1月20日,特朗普重返白宮,俄烏和談也將提上日程了。在此之前,克里姆里宮已經多次否決了特朗普的“初期方案”——至于內容大家都清楚,就不啰嗦了。而要想讓后者遵從自己的意思,無疑就得展現出實力來,特別是在庫爾斯克,得將烏軍打得丟盔卸甲慌不擇路才行。
但是,可但是,但可是……之所以“言語混亂”,是因為現在庫爾斯克出現的局面,已經讓某些人腦瓜子嗡嗡的了。此時此刻,他們的腦海中,或許就是在回蕩這幾個詞,在這苦苦思索:怎么會這樣?
接下來要談的事,相信大家也能夠知道:烏軍在庫爾斯克展開大規模的反攻。
目前,各方消息很混亂,也沒個準信:有的說是三路進攻,有的說是要拿下庫爾斯克核電站……不過,這也正常。烏方這邊,要進行保密,不會透露什么有用的信息。俄方呢,說已經擊敗了兩次烏軍的進攻,大家都知道,這又是在自說自話。
至于烏軍此次反擊的規模到底有多大,戰略意圖又是什么,只能待后續戰場實質性的進展了。不過在此之前,還是有很多事情可以分析的。
俄羅斯媒體透露這樣一個“細節”:此次烏軍發動大規模進攻主要是因為烏東地區天氣寒冷,在地面結冰后,重型裝備可以投入使用,但是根據天氣預報未來幾天氣溫將回暖,烏軍重型裝備機動性將下降。
俄媒反復提到天氣對于烏軍重型裝備的影響,那么大家沒有覺得奇怪嗎?按照“常理”來講,俄軍應該更喜歡鋼鐵洪流之間的對決,烏軍出動了大規模的重型裝備,正合其所愿才對啊。實際上,這就足以證明了:在重型裝備這一塊,俄軍已經處于絕對的劣勢了。
戰爭智庫報道:2024年,俄軍損失坦克3689輛,步兵戰車8956輛、火炮系統13050套、防空系統407套。
而俄軍的庫存,坦克僅有戰前的47%,步兵戰車是52%,裝甲運兵車是45%。要知道,這些只是通過衛星圖片的統計。實際上,它們看起來外形完整,真正能用的絕對不可能這么多。而生產線,也遠遠無法滿足戰場上的消耗。
因此在重型裝備這一塊,公認的觀點是:俄軍無法支撐2025年的消耗。所以在庫爾斯克,世人才見到了烏軍的鋼鐵洪流出動了。
8月份,烏軍攻入庫爾斯克。反過來講,從那一刻開始,俄軍就在圍剿烏軍。5個月時間過去了,烏軍不僅還保留著500余平方公里的土地,而且還展開了大反攻。那么,對于俄軍來講這打了一個什么?要知道,還請來了1.2萬朝鮮士兵來幫忙喲。如果沒有這1.2萬人,是不是更加不堪?
俄軍,已經是強弩之末了,這就是他們的“原形”。而且在庫爾斯克,俄軍更是損失慘重。西爾斯基在前幾日說,俄軍在庫爾斯克損失了4萬人。很多人覺得這是一個不可能出現的數字,實際上不是不可能,而應該是真的。
澤連斯基在1月4日晚間講話中就說過,在庫爾斯克馬赫諾夫卡村附近,消滅了一個營的朝鮮步兵和俄羅斯傘兵。通常一個營的人數是400余人,而一個戰術營是800余人。至于澤連斯基到底指哪個“營”不重要,重要的是烏軍在庫爾斯克的大反攻,無疑證明了俄軍壓根就無力將他們給趕出去。
12月8日,阿薩德離開敘利亞逃往莫斯科。此事對于克里姆里宮來講,無論在形象上,還是內里,都是一記重創。
形象上,敘利亞反對派是一群烏合之眾,但凡俄軍派出些正規軍區,就可以輕松加愉快地搞定。可是,俄軍就是沒有余力去做。這就說明了,俄軍有多么虛弱。而內里,克里姆里宮不僅僅是失去了多年苦心經營的中東基地,而且大筆大筆的盧布付之東流。
此次庫爾斯克的大反擊,無疑也是如此。整整打了5個月,最后還讓人家反過來摁著頭揍,無疑成為了笑柄。而內里的損失,上邊也已經介紹了人員之傷亡。
從阿薩德政權之潰敗,到庫爾斯克之反攻,1個月的時間,俄羅斯兩次在國際上展現了自己的“硬實力”。就問,還有誰會相信他們能取得這場戰爭的最終勝利?坐在“電視機”旁的特朗普,在看完這兩場大戲之后,會作何感想呢?
實際上,戰爭越往后拖,俄羅斯越虛弱。還是在昨天,喀山、下卡姆斯基、伊熱夫斯克、彼爾姆市的機場全部暫停航運,原因是遭受到了烏克蘭無人機的攻擊。在過去的一年中,俄羅斯“腹地”之損失,也是驚人的:
2024年,烏克蘭打擊了392個重要目標:236個基地、76個燃料基礎設施和71個彈藥庫(根據公開來源情報)。
烏克蘭的無人機,越產越多,性能越來越優越。而且,他們的導彈在今年也可以實現量產。但俄羅斯的防空呢?千瘡百孔,草木皆兵,打民航飛機可以,阻止烏軍卻做不到。接下來,其再生產能力將進一步遭受重創。
所以,別看在總體戰線上,俄軍依舊屬于攻勢的一方。實際在大戰略上,天平早已經傾向于烏克蘭了。有消息稱,烏軍不僅在庫爾斯克,而且在波克羅夫斯克方向也展開了局部反擊。
俗話說:一葉知秋。在克里姆林宮向朝鮮求助武器彈藥之后,又去搬救兵,大家就應該清晰地認識到戰爭的走向了。如果還不清楚,再說一個事:伊朗總統馬蘇德·佩澤希齊揚將于1月17日訪問莫斯科,屆時雙方將簽署全面戰略合作伙伴關系。
與朝鮮簽署的,也是全面戰略合作伙伴關系,于是乎……那么,與伊朗呢?實際上,與朝鮮一樣,雙方都是各取所需。伊朗,希望得到俄羅斯的天然氣。而后者呢?不知道會不會有士兵,但是武器彈藥應該是肯定的。
想一想,伊朗被以色列打成了什么熊樣。到今天,俄方還向從他們那里“進貨”。戰爭的發展,已經十分清晰了。
從2022年開始,我們覺得世界亂了。到了2023年,更是亂上加亂。但到了2025年,天已經越來越亮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