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嘍,大家好,我是檢車家的二手車檢測培訓講師胡老師,今天給大家分享一輛奔馳GLA(參數丨圖片)級AMG的鑒定案例。
成都一位客戶大哥最近買了一輛2015款的奔馳GLA 45,車子還沒怎么開呢,他就發現工況比較差,感覺有點不符合表顯公里的磨損,懷疑是有過調表,于是立即聯系咱們幫忙鑒定一下是否有過調表,除此之外大哥還想看看全車有沒有事故,發動機漏油漏水原因,大燈是不是原廠的等等。
鑒定目的比較多,咱們一個一個的來看,首先還是介紹一下車輛的基本信息。
車輛年款:奔馳GLA AMG 2015款 AMG GLA 45 4MATIC
出廠日期:2015年2月
上牌日期:2015年6月
表顯里程:11.2萬公里
新車指導價:57.8萬
市場零售價:10萬左右
2015年上牌的車子,開11萬公里,如果是實表,確實不算多。馬上我們就來看看有沒有調過表。
首先檢查到制動踏板的右下角有明顯的磨損,因為咱們駕駛自動擋的車輛普遍都是右腿單腳操作,在制動踏板和油門踏板之間來回切換就會是得剎車踏板右下角磨損嚴重。
其次就是方向盤的表面,已經磨得掉皮變色了,通常十萬公里的汽車方向盤基本上只會有點磨的包漿發亮,但不會掉皮掉色,這個磨損有點大了。
還有主駕駛座椅邊緣處,座椅皮已經被磨得掉皮了,因為座椅這個地方上下車基本上都會被接觸到,然后這輛車又是一輛性能鋼炮,座椅會偏運動,包裹性會更強,所以磨損會更嚴重。
內飾的磨損只能做一個參考,要實錘調表的話還需要查詢維保記錄核對有無異常,最關鍵的要查車輛數據,使用OBD診斷電腦讀取里程數據,可以得出電子點火開關系統里面最后儲存的總行駛里程為14萬多公里,而表顯公里數才11萬,那么這就有了調表的證據了,只是14萬公里調到11萬公里,有必要嗎?推斷是早期調的表,比如開到6萬公里的時候調到3萬公里,這樣才能讓車子賣高價,14萬調到11萬,顯然不太合理。
下一個鑒定項目是委托我們鑒定一下發動機漏油原因,因為發動機存在嚴重的漏油,正常11萬公里的車不會漏油這么嚴重,所以客戶覺得比較反常,經檢查發現發動機并沒有漏油,只有兩處有一點輕微滲油,但是變速箱有幾處明顯的損傷,這種損傷更像是由外力撞擊造成,這也使得變速箱也在漏油,漏油都是漏的變速箱油。
并且變速箱上不止一處損傷,有好幾處損傷,很有可能變速被撞到過,也有可能車輛底盤發生過比較嚴重的剮蹭,變速箱還和發動機分離過。
下面一個問題是幫客戶檢查漏防凍液的原因,檢查了一圈終于發現了漏水位置,就是發動機后側的連接水管,至于滲漏原因是因為正常老化導致,并不是撞擊導致或改裝導致的異常現象。
最后一個問題是客戶需要鑒定大燈是否更換過,因為客戶在年審的時候審不過,大燈亮度不合格,所以客戶以為大燈不是原裝的,才審車審不過,最后發現大燈并沒有更換,只是改裝過燈源,換過燈泡,而換過的光源沒有被固定牢固,才使得燈光有異常。
總結一下,這輛車有過輕微調表,估計都不是現在賣車給客戶大哥的賣家調的,是以前早期交易的時候調的,然后變速箱存在損傷滲漏,防凍液連接水管老化導致漏防凍液,其它就沒啥問題了。說實話,對于一輛開了9年半的二手車,尤其還是奔馳來說,這個工況其實不算差了,唯一可以維權的點就是有過調表,這是實打實的欺騙。大家覺得像這種輕微調表車,有沒有必要維權呢?
我個人覺得是沒有太大必要,14萬公里的實表也不算大,后期維權成本太高,如果車子不是買得特別貴,也就這樣了。當然,如果在買車之前發現調過表,那就另當別論了,起碼可以砍砍價嘛。所以買二手車做一個購前檢測還是很有必要的。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