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嚴格意義上來說,教育最大的成功之處不是成績,而是教會學生感恩,有了感恩之心,個人才華才能轉化為對社會的貢獻,無論是學校教育還是家庭教育都是如此。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劉強東,出生于江蘇省宿遷市光明村,他的家庭條件并不富裕,甚至可以說是貧寒,但家鄉(xiāng)的父老鄉(xiāng)親卻給予了他無盡的關愛和支持。
這種養(yǎng)育之恩,對于劉強東來說,是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當年劉強東考上中國人民大學時,由于家境貧寒,他連學費和路費都成了難題。
然而,在這個關鍵時刻,全村人伸出了援手,你一分我一角地湊錢,最終集齊了500多元和76個雞蛋,送他踏上了求學之路。
這份資助之情,對于劉強東來說,是改變他命運的關鍵一步,也是他心中永遠銘記的恩情,以至于成功后他不止一次在公開場合表達了自己的感恩之心。
而這種感恩不僅體現(xiàn)在口頭上,也體現(xiàn)在實際行動中,最明顯的例子就是每年的春節(jié),劉強東總會給村里人送上年貨,給老人送來紅包。
2025年春節(jié)將近,劉強東仍在表達謝意,據(jù)說村里開會通知1400多戶,60歲以上的老人一人有一萬元現(xiàn)金,每戶的年貨大約價值幾千元。
從1月7日公開的劉強東拜年信來看,禮單非常豐富,應有盡有,而且考慮得還非常周全,老人、小孩和婦女都兼顧到了。
最引人關注的是,此次要給當年在校的所有小學老師發(fā)紅包,每人10萬元,大家看清楚,不是劉強東個人的老師,而是當時在校工作的所有老師。
這樣的大手筆,如果不是真情實意,一般真的很難做到,這個世界上有錢人很多,但真正如此用心,持續(xù)地表達感恩的人并不多。
據(jù)了解,1月7日,年貨已經(jīng)開始發(fā)放,當?shù)責狒[非凡,而村民們?yōu)榱吮磉_謝意,也自發(fā)地來到劉強東老家門口放煙花,這樣的和諧場面讓人動容。
有趣的是,劉強東的拜年信簽名亮了,是“你們的大強子”,這種稱呼方式,再一次表明了自己的態(tài)度,無論自己有多成功,都還是曾經(jīng)的大強子,感恩之心永遠不會變。
對此,有很多網(wǎng)友表示,如果是兩口的話,就能拿到2萬元紅包,這可比自己親生兒子都孝順,在農(nóng)村過年能給父母2萬紅包的并不多,這就是劉強東的格局與大氣。
還有人表示,全國的小學老師都會很羨慕,學生如此有情有義,過往所有的付出都是值得的。
很多人走上社會后,根本不會記得小學老師,即便自己成功了,也不會有多少人認為小學老師是自己成長的關鍵,但劉強東為年輕學子樹立了典范。
而且此舉也進一步為當?shù)貭I造了“尊師重教”的氛圍,小學是人生觀和價值觀形成的關鍵階段,不因為對方是小學老師而忽略,反而要更加重視孩子的啟蒙教育。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