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叫王昌文,1988年出生在江淮流域的一個小村莊,是家中的獨子。
我爸媽雖說都是土里刨食的農民,但他們認知能跟上形勢,當年農村計劃生育剛開始抓,我爸就對我媽說:“別讓他們三天兩頭上門做思想工作了,咱領光榮證!把孩子好好培養成材,一個頂幾個!”
我爸年少時吃了許多苦,在他十多歲的時候,奶奶就去世了,是爺爺一雙手把我爸他們兄妹三個拉扯大的,好不容易等我爸成了家、姑姑出嫁,爺爺還得攢錢蓋房,給我小叔娶媳婦,一刻不敢停歇。
雖然我是家里的長子嫡孫,可沒專人照看,那些年只要大人們下地干活,我媽就一只稻籮挑著我、另一只稻籮放上農具,或者種子化肥之類的當配頭,跟他們一塊去地里。
風吹日曬,蚊蟲叮咬那是家常便飯,有一年身上長滿痱子,好不容易等立秋后好了,額頭又起了兩個大屎癤子,腫得眼睛都睜不開,最后還是找老中醫打火針、投捻子才好。直到如今,我右額還留一個疤。
所以我媽常說,是他們沒本事,讓孩子跟著遭罪。
其實農村孩子大多數都是這么過來的,我沒覺得自己多苦,反而覺得家里就我一個,吃喝穿戴沒人跟我搶,比村里那些兄弟姐妹多的強。
我爸是個孝順的人,我媽也通情達理,他們并沒有顧小家庭舒適、早早地找爺爺分家,而是直到把小叔房子蓋好、把小嬸娶進門,才各過各的。
我們村人均土地少,我家三口人總共才5畝多地,雖然母親每年能保證兩頭肥豬出欄,還養些雞鵝鴨只等,但扣完各項費用,年底成為“千元戶”都困難,而且這還得建立在全家老少無災無病的前提下。
眼瞅著守著這幾畝薄地想發家致富很難,可也束手無策,因為90年代初農村人打工也沒門路,關鍵是父親沒有手藝、家里也沒得力的城里親戚幫襯。
在我6歲的那年春節,我們去外婆家拜年,正好遇到我一個表舅。表舅是瓦匠師傅,跟著一個建筑隊在城里打工,看他的穿戴,肯定在外面能掙到錢。
于是我媽就問他,能不能把我爸帶著一起去打工,要不種地真沒出路。
沒想到表舅很痛快地答應了,說不會砌墻也沒關系,就當小工拎泥桶,農忙的時候還能回來,忙完再去。
表舅還說,錢的方面別擔心,包工頭跟他關系不錯,年底一次性結清。
就這樣,那年正月十五剛過,我爸扛著兩個蛇皮袋的行李,涌入打工的隊伍,跟表舅去了工地。
只一年時間,就讓我爸媽嘗到甜頭,地里收入保家用,我爸到年結回來的工錢就是凈賺的了。
漸漸地,村里涌起一股打工潮,而且都是夫妻倆都出去,把孩子留在家讓老人伺候。
望著村里一棟棟紅磚大瓦房拔地而起,我媽心里也開始動了。
有天晚上我聽到爸媽在說悄悄話,聽我媽的意思,她想把我留在家上學,讓爺爺照看,這樣兩個人在工地上掙錢,比一個人快。
我媽說:“咱家的房當年都是水泥型條和小竹桿對付的,年數久了也變形了,我們出去多掙點錢,說不定能蓋棟二層小樓呢。”
誰知道我爸一聽,就反對。
我爸說:“小樓蓋再高,把孩子學習耽誤了怎么行?你我就是吃了沒文化的虧,所以才四處打工掙苦力錢。咱就昌文一個孩子,無論如何要培養他上大學,將來在城市工作。”
我媽聽了沒反駁,大的決策她都聽我爸的,我感動得鼻子發酸,幸虧我爸果斷,否則讓我跟年邁的爺爺一起生活,簡直不敢想象。
就這樣,我從小學到初中,都是在老大隊中學上的。雖然我媽家里、地里忙得兩腳不沾地,但一天三頓飯都做得可口,我一進門有“媽”喊,端起來有現成飯吃,比那些爸媽外出打工的、一年見不上兩次面的同學強。
我媽經常在我耳邊念叨,讓一定要好好學,將來出人頭地,給娘老子爭口氣。
天道酬勤,我學習成績一直都不錯,后來考上了當地一所重點高中,三年后參加高 考,被省內一所大學錄取。
我爸望著紅彤彤的錄取通知書,激動得拿香煙的手不停地顫抖著,好不容易用打火機才把煙點著。
我爸對我媽說:“打幾斤肉,買些水果,去給他幾個舅舅們報喜!咱家幾代人總算出了一個大學生!”
平時省吃儉用的爸媽,那次擺了四五桌,宴請前來道賀的親朋好友們。
窮人家的孩子都能體諒到父母的不易,所以大學期間,別的同學比名牌、比吃穿,我從來不攀比,四年大學我勤工儉學,把開支降到最低,能不伸手找父母就不找。
大學畢業后,我應聘去了一家機械廠工作,一開始在技術部,后來又調到銷售部,成了華東片區的經理。
前些年農機市場銷量好,我所在的區域每年在全廠銷售量排前三名,我的收入自然也水漲船高。
我掙錢了,肯定就不想我爸再四處打工,拎泥桶的活風吹日曬的,也不安全。望著才五十出頭的我爸一臉滄桑,和我媽那雙關節凸起變形的手,我對他們說:“爸、媽,兒子如今能掙錢了,你們就歇下來,別那么拼命干了!我能養活你們!”
沒想到我爸笑著說:“臭小子,你才吃幾年飽飯啊,就口出狂言?再說了,我們不才五十出頭嘛,你爺70歲還用板車拉稻把呢,歇下來不現實。”
我媽也附和道:“就是啊,還早著呢,你還沒結婚,將來還得從城里買房。再說了,我們就你一個孩子,我和你爸到老又沒退休金,不得多攢點錢,將來也是給你減輕負擔啊,花錢的地方多著呢。”
不久經人介紹,我認識了在某單位當會計的妻子小麗。
為了給我買婚房,我爸媽把幾張到期的存單送過來,支援我。
直到那個時候我才感受到,有爸媽幫襯,壓力確實小了許多,很快,我們在妻子單位附近的小區,買了一套70多平米的學區房,順利結了婚。
而我爸媽,依然日復一日地過著曾經的生活,也并沒有因為我長大成人而享福。
我婚后第二年,兒子壯壯出生,我媽義不容辭地把家里那幾畝地丟下了,來到城里給我們照看孩子,這一待就是六年多,直到兒子讀小學才回去。
而我爸一直在工地干活,后來表舅照顧他,讓他當了庫管。
幾年前我們村的南邊被占地修路,我家有一畝多地也在其中,補償了10萬多塊錢。
我爸接到錢第 一時間給我打電話,說讓我哪天回去,把錢拿過來,他又湊了幾萬,讓我們存起來。
我推辭不要,可我媽說:“你就拿著吧,你們那個小區周邊環境也落后了,要不換套房吧。”
我媽一語擊中要害,正好那段時間我和妻子商量,想換一套大平米的電梯房,考慮到父母年紀大了,總歸有一天是要跟我們一起生活的。
就這樣,在房價高峰期,我們賣了老房、按揭了一套花園洋房。
雖然每個月要支付好幾千的房貸,但想著我們還年輕,再說也能掙,早下手為強。
于是,我們成了千千萬萬中累并快樂的房奴。
雖然我們換了條件好的新房,可我爸媽很少過來住,總是說家里忙,走不開。只是偶爾等新米、新面上市時,老兩口肩扛手提,給我們送過來,還包括自己養的雞鴨、五谷雜糧和新鮮蔬菜,再看看他們的寶貝孫子。
每次我和妻子都讓我爸媽留下來,因為我一年365天,至少有200天不在家,妻子工作也忙,讓我爸媽陪陪孩子。
可我爸媽推辭說城里生活不習慣,再說多了兩口人在城里生活,費用大,負擔太重。而他們在老家,不僅可以自給自足,還能給我們提供糧油,平時我媽在林區干活,我爸在工地,多少能掙些錢。
拗不過,就只好聽他們的,只是囑咐他們多注意身體,免得我們掛念。
怕我爸媽想念我們和孩子,只要有空,我們就開車回去。
每次看到我們家那輛黑色的小轎車停在門口,和長得虎頭虎腦的大孫子,我爸媽滿是褶子的臉,燦爛得像秋天盛開的菊花。
日子本應該是風和日麗的,可生活中難免有波濤洶涌的惡浪,從去年開始,我所在的機械廠受大環境影響,銷量遭遇滑鐵盧。
銷量跟不上,我這個銷售經理也就名存實亡了,終于在今年年初,公司裁員,我失業了!
怕我爸媽擔心,我讓妻子保密,困難是暫時的,相信我很快就能找到新的東家。
于是這幾個月里,我不是在投簡歷,就是在聯系過去同仁的路上,希望早點找到適合自己的工作。
所幸妻子工作穩定,我們這個小家庭暗暗憋著勁,躲過一個個暗礁,日子能平穩地度過。
而這一切,我爸媽自始至終蒙在鼓里,我自打春節后,就以各種借口搪塞他們,沒回去。
因為我這人不善于撒謊,尤其是在我父母面前,一說瞎話就臉紅、結巴。
爸媽期間來過幾次,有兩次我躲出去了,他們沒發現端倪。
前幾天兒子放暑假了,我媽打視頻過來,當時妻子在廚房,我下去買餃子餡,是兒子接的。
我媽囑咐兒子說,今年夏天熱,沒事別出去曬,爸爸出差不在家,要聽媽媽的話,等等。
沒想到兒子笑著說:“奶奶,我爸都好長時間沒出差了,他現在每天除了做飯,就是在電腦上找工作……”
等我妻子從廚房出來攔阻時,已經來不及了!
沒辦法,在我爸媽不斷地追問下,妻子只好硬著頭皮如實交代……
那一夜我忐忑不安地在床上翻來覆去睡不著,我了解我爸媽的脾氣,他們肯定也是徹夜難眠。
我想好了,還是勇敢面對吧,我決定回去一趟,好好安慰他們,讓老兩口別擔心,憑我的文憑和閱歷,找份工作應該不難。之所以這幾個月閑賦在家,是沒找到自己心儀的事。
就在我在把車從地庫倒出來,還沒進主路時,手機響了,是妻子打過來的。
妻子告訴我說,趕緊回來吧,爸媽從老家坐車來了!
我一聽吃了一驚,接著鼻子一酸,眼淚止不住地流了出來,看來他們一宿沒睡啊!
我趕忙用紙巾擦擦眼,將包裹著我的眼淚鼻涕的紙包扔進垃圾桶,邊走邊做著深呼吸,努力讓自己平靜下來,別在爸媽面前裝孬。
一進門,爸媽從沙發上站起來,客廳的地上擺滿了各種帶著露珠的蔬菜,我媽的褲腳還是濕的,半舊的運動鞋上還沾滿了泥土。
我爸看著我,埋怨道:“你這孩子,出了這么大的事居然瞞著我們!有難處跟我們講嘛。”
我嘴里故作輕描淡寫地說沒啥事,然后扶著爸媽坐下。
這時,我媽把旁邊的布包解開,拿出一只錢包,抽出一張卡,對我和妻子說:“這是20萬,我們拿著也沒啥用,早晚都準備交給你們的,密碼是壯壯的生日,”
不等我媽把話說完,我哽咽道:“爸媽,這個錢我不能要!那可是你們的養老錢啊!我都快40歲的人了,還在讓你們操心,我拿著慚愧啊!”
一下子,我這個七尺男兒在自己的父母面前沒繃得住,幾個月的委屈和心酸迸發出來!我“嗚嗚”地像個孩子似得哭了起來,妻子也不停地抹眼淚,兒子目瞪口呆地望望這個,瞅瞅那個,也哭了起來。
這時我爸心疼地把兒子拉進懷里,不停地給他擦著眼淚,然后他坐直身板,一字一句地對我說:“臭小子!瞧你這沒出息的小樣!告訴你,天塌不下來!你好胳膊好腿的,實在不行就去工地搬磚,去跑外賣!活人還能被尿憋死?”
“你是接受過高等教育的人,再怎么著比我們這代人強!老話講,不怕慢,就怕站。你是男人,家庭這副重擔不能讓小麗一個人挑,哪怕騎著馬找馬也行,……”
后面我爸說了許多,我就像小時候那樣,認真地聽,不住地點頭。
別看我爸只是個初中畢業生,但許多生活的道理經他那個大白話一說,還真是這個道理。
妻子要上班,就慌慌忙忙走了,說好中午回來吃飯。
那天我爸帶著兒子在客廳下象棋,我媽和我在廚房做飯,她把宰好的雞收拾干凈,我負責做,還炒了幾個色香味俱全的菜。
我媽夸獎道:“你這半年也沒荒廢,至少做飯像模像樣,還記得以前在家時,我在外干活,你在家連煮米飯都做不好,不是硬了就是厚粥爛飯,還說鍋有問題……”
我媽的話把我逗得笑出鼻涕泡,笑著笑著,眼淚又下來了……
有父母在,真好!他們永遠都是我停泊的港灣。
我的爹娘啊,我該如何報答你們?!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