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剛剛過去的12月30日,比亞迪在深圳總部隆重舉行了30億元教育慈善基金啟動儀式,有幸在現場感受這一意義非凡的時刻。啟動儀式上,比亞迪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兼總裁王傳福攜手來自全國35所高校及28所科技館、博物館的代表,共同見證并開啟了這筆巨額慈善基金的捐贈。
回顧在啟動儀式上王傳福王總的發言,沒有華麗的辭藻,卻讓人感受到深厚的情感與強烈的責任。他說:“如果沒有科教興國戰略,就不會有比亞迪的今天,也不會有中國新能源汽車的今天。”這番話樸實而深刻,道出了他對國家科教興國政策的感恩,以及對科技與教育在推動社會發展中核心作用的深刻理解。比亞迪的發展史正是這一戰略的成功縮影——從最初的電池研發到如今引領全球的新能源汽車,比亞迪的每一次突破,都離不開教育和科技的支持。
王傳福王總特別提到,高校是人才的搖籃,正是各大高校長期培養卓越的人才,為比亞迪這樣的企業注入了源源不斷的創新力量。他說:“我們感恩各大高校培養的優秀人才,他們是比亞迪發展的基石。”這不僅是對高校教育的贊揚,更是一種從個人經歷出發的深切認同。王傳福王總自己正是科教興國戰略的直接受益者,他坦言,如果沒有母校中南大學和北京有色金屬研究總院的培養,就沒有今天的他,也沒有比亞迪的今天。
他回憶了自己的求學經歷:“通過讀書,我改變了命運,也找到了人生的方向。”作為中南大學冶金物理化學專業的優秀畢業生,他不僅為母校培養了大量科技人才感到驕傲,更通過連續16年捐贈獎學金的實際行動,持續支持母校和學弟學妹們的成長。
他還滿懷感激地提到研究生期間的導師李國勛教授,正是這位恩師引領他進入電池材料領域,為他的人生和事業奠定了基礎。
這一次比亞迪捐贈的30億元教育慈善基金,也充分體現了王傳福王總對教育事業和人才培養的重視。基金不僅支持高校獎學金,還聚焦新能源技術的普及教育,旨在推動中國科技與教育的雙向進步。他說:“我們希望通過這項基金,讓知識走進更多人的生活,讓新能源技術成為推動社會進步的重要力量。”這番話語中,既有對教育本質的理解,也有對未來人才需求的敏銳洞察。
這樣的大手筆投入,是比亞迪作為行業領軍企業的責任擔當,更是王傳福個人價值觀的真實寫照。他始終堅信,教育是社會發展的根基,人才是企業創新的關鍵,而教育與科技的結合,能夠為國家帶來更廣闊的未來。
在啟動儀式的最后,王傳福王總還深情地感謝了母校、導師以及所有曾經幫助過他的人。他說:“我們感恩這個時代,是國家科教興國戰略讓比亞迪有了今天的成就。未來,我們也希望用自己的努力,讓更多人因為教育而改變命運,讓更多年輕人找到自己的方向。”這不僅是一位企業家的遠見,也是對社會最深沉的愛與責任。
比亞迪的30億元教育慈善基金,是一份對教育事業的長期承諾,更是一份播種未來的莊嚴宣言。它凝聚了王傳福對教育的敬意、對人才的重視,以及對國家科教事業的無盡支持。這樣的格局與胸懷,彰顯了他作為企業家的偉大,也為中國的教育事業注入了源源不斷的希望與力量。
而在啟動儀式的最后,來自王傳福王總的母校中南大學的校長、中國工程院院士李建成也發言表示,比亞迪捐資30億元成立教育慈善基金,這是比亞迪以實際行動服務強國建設的大義之舉,充分彰顯了企業的社會擔當,深刻詮釋了王傳福校友的拳拳赤子心和殷殷愛國情,必將為中國高等教育事業發展注入新的暖流,匯聚愛的力量。
北京汽車博物館館長喬曉鵬在致辭中表示,比亞迪為國內博物館、科技館捐贈新能源汽車解剖車作為科普展具,用于科普教育,這必將激發廣大青少年對汽車技術和工業制造的興趣,助力培養更多的卓越工程師!
可以說比亞迪的30億元教育慈善基金,不僅是對教育和科技普及的巨大支持,更是其始終秉承的人才培養理念和社會責任感的有力延續。正如王傳福董事長所說:“人才是比亞迪最寶貴的財富。”這一理念貫穿了比亞迪的發展歷程,從企業內部的人才培養,到社會層面的教育支持,都展現出比亞迪推動教育與科技進步的使命與擔當。
此外,從1997年開始,比亞迪堅持招收應屆畢業生,28年來從未中斷。僅在近兩三年,比亞迪就吸納了超過5萬名應屆大學生,而在剛剛過去的2024年,在吸納的眾多應屆大學生中,碩士、博士占比接近70%,研發人才占比達到80%。更令人矚目的是,如今比亞迪超過一半的高管和技術骨干都成長于應屆生培養計劃,這一完整的人才培養體系,構建了從校園到企業的“教育接力”,為比亞迪的持續創新提供了強大的動力。
與此同時,2017年設立的博士后創新實踐基地,則將這一人才戰略推向了更高的層次。比亞迪形成了深圳、重慶、西安“三站四基地”的博士后培養網絡,與全國15所頂尖高校、35個一級學科合作,邀請超過1000名頂尖導師,累計培養近1600名博士后,出站留存率高達100%,位居全國第一。這一切不僅為比亞迪的新能源技術攻堅提供了堅實后盾,是比亞迪科技創新的底氣,更為整個行業的人才生態注入了新鮮血液。
比亞迪還關懷人才的生活與成長,建設研發公寓、福利小區“亞迪村”,并為員工子女打造九年一貫制的“亞迪學校”,從生活的方方面面幫助人才解決后顧之憂。這種企業溫度與長遠視野,讓比亞迪不僅成為行業技術的引領者,也成為人才培養的標桿。
比亞迪用行動證明,企業的成功不僅在于商業價值的創造,更在于如何反哺社會。通過設立教育慈善基金、推動新能源技術普及、支持科普教育,比亞迪在服務自身發展的同時,也在為社會注入持續的希望和動力。正如北京汽車博物館館長喬曉鵬所說,比亞迪的努力將激發更多青少年對技術與制造的興趣,助力培養新一代卓越的工程師。
也期待能夠有更多企業加入這支隊伍,像比亞迪一樣,用行動踐行責任,用格局書寫擔當。通過共同努力,為教育和科技事業的蓬勃發展匯聚更多力量,讓知識的光芒照亮每一個年輕人的未來。比亞迪的每一步都在證明,企業的真正價值,不僅在于它今天的成就,更在于它為社會未來所帶來的深遠影響。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