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夏心愉
出品 | 愉見財經
好氣色往往源自好底色。被券商譽為“業績常青樹”的杭州銀行(600926.sh)資本市場表現不負眾望,于2024年全年股價上漲60.20%(根據收盤價復權計算),年末市凈率0.84。無論股價表現還是估值,均在A股上市銀行中名列前茅。
資本市場的眼睛總是雪亮,看的是一家銀行的經營穩健、回報給力。開篇先劃三大重點,是杭州銀行優異股價表現背后重要的支撐點。
其一,基本面好。
有些公司的股價回暖,實則是因為此前經營經歷了周期起伏,最終業績反彈、利空出盡;而杭州銀行則不同,他們的業績是穩定的出類拔萃,穿越周期的“常青樹”也由此得名。
在銀行業整體負重前行,面對外部環境不確定性增加、息差進一步收窄等挑戰的過去四年里,杭州銀行規模穩步增長,結構持續優化,風險管控有效,各項降本增效措施落實,經營韌性持續體現。
最能說明問題的數據是,杭州銀行已經連續4年錄得利潤的雙位數增長。盡管2024全年業績尚未公布,但截至三季報18.63%的增幅已是江山既定;而2021至2023年,該行凈利潤增幅皆超20%。
疾風知勁草,浪急見舟穩。這樣的低調中見實力,放之整個銀行業也是鳳毛麟角。
其二,對股東好。
縱觀近兩年的市場走勢,在監管進一步鼓勵上市公司通過現金分紅提升投資者回報后,經營穩健、分紅實誠的上市公司紛紛迎來了一波上漲,從分紅到股價雙重回饋耐心資本和價值投資者。
而在這一點上,杭州銀行是佼佼者。一個鏗鏘有力的數字是,上市8年來,杭州銀行累計分紅170億!170億真金白銀的回饋是個什么概念?這遠遠超出杭州銀行上市以來股權融資總額,同時,該行自上市以來年度普通股分紅年化增長超20%,與同期凈利潤復合增速一致——這才是資本市場惠及居民財產性收入、讓投資者同享優秀上市公司發展的要義體現吧。
其三,資本充實。
資本金是否充足,既是銀行的風控之本,也是決定一家機構未來能否全速前行的“糧倉”。2024年三季度杭州銀行核心一級資本充足率較上年末環比大幅提升0.6個百分點。
再進一步,很多投資者可能還未及發現的又一大利好是,2024年12月30日,杭州銀行股票收盤價14.81元,超過“杭銀轉債”轉強贖觸發價0.05元,這就意味著,“杭銀轉債”轉股已駛入快車道。
杭州銀行這一批可轉債的規模是150億元,未來如果全部轉股,勢必有效提升公司核心一級資本充足率,進一步優化資本結構。
是的,眺望未來,債轉股駛入快車道,也意味著杭州銀行各項業務可以保持在高質量發展車道,游刃有余。
下文,“愉見財經”嘗試從不同角度,一起探索杭州銀行股價年漲幅超六成背后的動能。
基本面好:
穿越周期的“業績常青樹”
過去幾年間,應對經濟環境的內外部挑戰,順周期的銀行業難免考驗重重。“愉見財經”在兩年前就以一文洞察了這家銀行所具備的穿越周期的內功:長期主義的戰略定力、“量價險”的均衡發展、背靠浙江腹地及長三角的優質客群基本盤、“數智杭銀”的數字化賦能,以及日漸形成差異化的產品及服務能力。
2024年三季度報顯示,截至9月末,杭州銀行資產總額突破2萬億大關,達2.02萬億元,自2016年上市以來年化增長15.57%;2024年前三季度,實現營業收入284.94億元,同比增長3.87%;凈利潤138.70億元,同比增長18.63%。
值得注意的是,如開篇所及,不只是2024年保持良好增長態勢,自2021年至2023年,杭州銀行連續三年實現凈利潤增速超過20%。
效益穩健增長的同時,杭州銀行資產質量長期保持行業最優水平。尤其是隨著市場利率走低,風控價值尤為明顯。在其背后,足可見“不以風險換發展”的長期主義經營理念已經滲透在了企業文化中、全員的日常業務思維里。在工作機制層面,杭州銀行通過鞏固深化大額風險排查、信貸結構調整、員工行為管理“三大法寶”,著力推進風險監測預警中心、數據模型中心、貸后管理中心“三大中心”建設等措施。
截至2024年三季度末,杭州銀行不良貸款率僅為0.76%,撥備覆蓋率高達543.25%;不良貸款率已連續7年實現下降。
廣發證券銀行分析團隊在研報中也重點觀察了杭州銀行自上至下具有的“不以風險換發展”的風控文化。研報認為:“公司實際資產質量水平和信用成本保持較大‘安全邊際’,風險抵補能力充足,為短中期高速增長提供保障。”
此外,要看一家銀行的發展后勁,資本管理及資本內生能力尤為關鍵。杭州銀行在2024年積極作為,資本充足率穩步提高,尤其值得一提的是,該行的ROE扣分紅高于風險加權資產增速——這一公式足可證明這家銀行的資本內生能力。
在三季度業績說明會上,杭州銀行方面表示,在確保資本充足符合各項監管要求前提下,將通過保持業務總量合理增長,資產負債結構優化,輕資本業務提升,以實現總資產、風險資產和資本的有效平衡。
穩可見,進可期。未來杭州銀行資本充足率有望進一步提高。如前文所及,150億規模的“杭銀轉債”已經觸發強贖價,據悉,截至12月31日,累計約有13.77億元“杭銀轉債”轉為公司A股普通股股票,累計轉股數為1.19億股。接下來,隨著債轉股的持續進行,杭州銀行核心一級資本充足率將得到進一步提升,成為未來各項業務可持續發展的堅實底座。
量、質、價、效、險、資本充足各方面均衡且穩定的發展,為杭州銀行股價上漲提供了基本面支撐。在銀行板塊整體以其“高股息+中特估”優勢為資本市場所青睞的2024年(行業分析詳見“愉見財經”近期專欄),杭州銀行作為其中排頭兵之一,獲得了長期資金的青睞。據“愉見財經”統計,截至2024年三季度末,逾30家知名基金公司旗下產品持有杭州銀行這張標的。
市場回報好:
上市8年累計分紅170億,遠超股權融資額
保持穩健的現金分紅是衡量上市公司投資價值的重要標尺之一,也是一家上市公司切切實實重視投資者回報、為股東創造價值的重要體現。據公告,杭州銀行于2024年11月順利完成中期分紅,每10股派發現金紅利3.70元,總計分紅22.20億元。
如果再算上該行于2024年7月發放的2023年年度現金紅利,2024年內杭州銀行合計派發現金紅利0.89元/股,實現分紅53.04億元。相信每一位杭州銀行的股東,都切實感受到了這一份扎扎實實的誠意。
正如該行相關負責人在業績說明會上曾說的:“杭州銀行一直以來非常重視投資者回報,分紅增長率呈現出良好的成長性,每年按照利潤增長和資本充足情況,合理安排分紅計劃。”
此言不虛。拉長時間線觀察,自2016年上市以來,隨著盈利能力、資產質量、資本回報率逐年提升,杭州銀行的現金分紅水平逐步提升。2016年至2023年期間,該行年度普通股分紅年化增長超20%,與同期凈利潤復合增速一致,特別是2024年的中期分紅更是超出市場預期。
從規模上看,八年間,依托穩健的經營策略及持續的業績提升,杭州銀行向普通股股東累計派發現金紅利達170.71億元,遠超自上市以來完成的109億普通股股權融資額(未計入已轉股的部分可轉債)。
投之木桃,報之瓊瑤。八年的持續分紅,不僅是杭州銀行對提升股東回報承諾的積極踐行,也是該行穩健經營、持續盈利能力的有力證明,同時也反映了其對市場波動的適應能力和對未來發展的堅定信心。
上述相關負責人表示,股東回報與經營業績呈正相關關系,杭州銀行近年來資產質量保持行業領先,利潤增長也在上市銀行中位居前列,因此其現金分紅更具成長性和可持續性,能為投資者提供更為穩定和可預測的回報。
客戶服務好:
客戶數增長背后的樸素真理
行文至此,如果再往深推一層,那么一家銀行的價值其實還體現在對實體經濟的服務力度、以及對客戶的服務深度。反之,從近幾年銀行業穿越周期的能力來看,客戶基本盤的穩固,又反證著一家銀行是否具有核心競爭力,決定著一家銀行的發展潛能、未來業績的支撐。
抱樸守拙,行穩致遠。“多做對客戶有利的事情”是杭州銀行董事長在年度工作會議上反復強調的。多年來,杭州銀行踐行“金融為民”理念,主動融入地方建設發展大局,積極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助力實體經濟高質量發展。
自提出將訪客拓客作為“一號工程”以來,杭州銀行旗幟鮮明地將堅持“客戶至上”價值觀在產品、流程、政策、制度、機制等層面真正落到實處。面對激烈的市場競爭,高效和專業始終是贏得客戶信任的制勝法寶。
杭州銀行與貝達藥業的一路合作就是一個頗有說服力的案例。
新藥研發對全世界來說都是件很具挑戰性的事:高投入、長周期,面對一道道技術攻堅,具有很強的不確定性。多年前,貝達藥業研發的第一只產品鹽酸埃克替尼(凱美納)進入三期臨床研究階段,這一階段是最為關鍵、也是最耗經費的。
在這一關鍵時期,杭州銀行科技支行堅定地發起了與貝達藥業的合作。堅定的背后是專業,這家成立于2009年的科技支行,是浙江省首個專注于科技金融的專營機構,針對科創企業普遍存在的“輕資產”運營模式,科技支行制定了以“先進技術、內容創新、前沿模式、頂尖人才、市場前瞻”為核心的貸款政策,為企業量身打造專屬的信用貸款方案。
正是基于對科技企業的了解、貸款模式的匹配,科技支行迅速為貝達藥業提供了高達2000萬元的貸款,幫助公司度過難關。自此以后,雙方不僅建立了緊密的合作關系,更鑄就了深厚的友誼。
有了穩定的資金保障,貝達藥業開始全力以赴地投入到新藥研發中。2011年,貝達的一類創新藥完成三期臨床,通過國家藥監局的動態考核和GMP認證。
但在此時,貝達藥業又遇到了新的問題——現有研發場地無法滿足需求,急需新建研發中心。了解到這一客戶痛點后,杭州銀行又為貝達藥業迅速匹配了2600萬元項目貸款,支持企業建設研發中心,保障新藥研發。
2011年6月,貝達藥業的產品“凱美納”成功上市,一整年后實現了2.5億元的銷售額。再之后,在多方支持下,貝達藥業完成多輪融資,并于2016年成功上市。目前貝達藥業已有凱美納、貝美納、貝安汀、賽美納、伏美納等五款藥成功上市,其中凱美納一度被稱為“肺癌王者”。
而在“肺癌王者”的背后,在新藥惠及萬千患者的背后,有著杭州銀行的金融力量,精準滴灌。
過去十五年間,杭州銀行與貝達藥業的合作愈發緊密,不僅基于企業授信為貝達藥業提供金融服務,還深度參與貝達藥業的上市公司并購、產業基金投資、投融資對接以及行業研究等多領域的合作,全方位助力公司發展。
最好的關系莫過于“你需要我時,我剛好都在。”貝達藥業與杭州銀行的合作,已經超越了傳統的銀企信貸合作關系,而是形成了一種全方位、深層次的產投融生態鏈,詮釋了“從為客戶好出發、多做對客戶有利的事情”才是客戶經營的深層邏輯。
從案例到整體,由點及面,現如今,“訪客拓客一號工程”的縱深推進已帶動杭州銀行客戶數與業務量的有效提升。截至2024年9月末——
公司金融條線方面,貸款(不含貼現)余額達5520.56億元,較上年末增長12.64%;承銷各類銀行間市場非金融企業債務融資工具1441.22億元,在浙江省內銀行間市場占有率連續三年排名第一。
零售金融方面,深化客群經營體系建設,AUM余額達5758.96億元,較上年末增長11.30%;個人儲蓄存款余額達2707.24億元,較上年末增加424.24億元,增幅18.58%。
小微金融方面,聚焦重點客群,圈鏈客群營銷實現破局,普惠型小微企業法人貸款余額達305.33億元,較上年增幅14.06%;信用端普惠型小微信用貸款余額達177.67億元,較上年末增加26.83億元,增幅17.79%。
“志之所向,開創高質量發展新局面。”在低息差成為新常態的背景下,杭州銀行從傳統經營指標導向轉向經營客戶導向,以客戶為中心,杭州銀行從業務結構、盈利模式、組織管理、技術支撐等方面全面謀變,彰顯出敏捷特色和強大生命力,也為自身高質量發展提供不竭動力。
展望2025年,券商報告紛紛給出分析,在“高股息+政策組合拳”的催化下,銀行股行情依然值得期待。循著這一邏輯,杭州銀行亦穩持多家研究機構的“買入/增持”評級。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