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讀過昆德拉小說者,均知其是一個頗具哲思的小說家,他生命中前期與中期創(chuàng)作的小說我們甚至可以說是哲理小說,而在他的小說世界中堪稱極品者,無疑的,乃是《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輕》。
在小說《生命中不可承受之輕》中,昆德拉在其敘事上采用了巴赫式的賦格結(jié)構(gòu),因此,他不時地會在某個敘事段落中兀自插入一頗具哲理意蘊的小標(biāo)題,然后,再以某種敘事范例去"論證"此一哲學(xué)性命題。
例如,在《生命中不可受之輕》》中,有個標(biāo)題是以卡夫卡日記(或信函)中的一句話,作為此一敘事段落之小標(biāo)題的———這個標(biāo)題被命名為:
"生活在真實里。"
這句話看似普通,尋常,但卻具備存在主義式的深刻內(nèi)涵。試想,在我們繁忙的、操勞的、庸庸碌碌的日常人生中,我們?nèi)绾尾拍茏龅剑⑸钤谡鎸嵗铮ⅲ?br/> 也就是說,我們在面對煩擾喧囂之世間時,能否真正卸載我們常備不懈地掛在臉上那副人格面具,而成為一個真實而圓滿的"我"?
必須認我們難以做到,尤其在今天,在言語空間局促狹窄甚至喪失的今天,我們幾乎都在"自覺"地患上了嚴重的"失語癥"!
"生活在真實里"這時猶如洪鐘大呂,即刻響徹在了我們的耳畔,不,是響徹且回蕩在我們的心靈深處。像吶喊,亦如審視,抑或拷問———即便我們面具在身,為了生存,逼迫著我們虛與委蛇地與社會乃至世界周旋,應(yīng)付,打交道,但請別忘了,那個真實存在于我們體內(nèi)的"我";亦請切莫不要在不斷地被社會的異化中忘卻或遺失那個真正屬于我們的"我",惟此,我們才不枉為我們?nèi)松穆侣谩R驗榇松覀內(nèi)匀皇桥c"真我"相伴,并以此為鏡,時刻審視乃至批判我們迫不得已戴上面具的那個"偽我",即異化之"我"。
無論命運將我們帶向何方,我們都盡量爭取做到"生活在真實里",這是一種抗?fàn)帲环N面對殘酷命運的一種姿態(tài),也是朝向真理的回歸。
2025年元月12日手記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