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7篇原創(chuàng)文章
這幾年,癌癥的發(fā)生率正在悄無聲息地增加。相信大家都有體會~
癌癥對身心的打擊,不必多說。能夠幸存下來的人,最大的心愿莫過于:可以相對有質量有尊嚴地多活一些時日,每天早晨醒來都能看見新一天的陽光。
但,無論手術還是藥物,再對付癌細胞的同時,都對腫瘤患者身體里那些原本健康的細胞同步造成不同程度的打擊。術后及放化療后的患者,基本都會經(jīng)歷疼痛、疲勞、食欲不振、惡心、嘔吐、腹瀉、、便秘呼吸困難、失眠等困擾。一句話總結就是:生活質量難以保證。而這只是生理層面的,再加上心理上的恐懼、焦慮、無助……真的很辛苦!
很多腫瘤患者及他們的親屬,都會找臨床營養(yǎng)師尋求營養(yǎng)補充方面的幫助。但很少有人會找物理治療師、康復醫(yī)生進行運動/康復治療。殊不知,對于很多疾病(包括但不限于各類腫瘤),營養(yǎng)及運動康復都應該是腫瘤康復的左膀右臂,缺一不可!在讀完今天這篇后,希望你們能幫助更多罹患腫瘤的親友們知曉:
合理設計的個體化運動,可以顯著改善腫瘤導致的上述不良反應,改善患者的生命/生活質量,幫助他們在每一個可以呼吸的日子更輕松地享受陽光!
既往已有不少研究證實,合理運動,有助于減少癌癥治療期間及治療后的副作用。但,當癌細胞轉移時,運動是否還能給患者以戰(zhàn)勝癌癥的“力量”呢?
去年,頂級學術期刊Nature Medicine上一篇多國隨機對照試驗(這中多國多中心隨機對照研究,是非常有說服力的研究方法),給了人們非常積極肯定的答案:能!很能!
357名乳腺癌患者,平均年齡55.4歲,99.4%為女性(余下為男性患者)。招募自5個歐洲國家及澳大利亞的8個研究中心,預期壽命均≥6個月。74.8%正在接受一線或二線治療,并有骨轉移,但轉移程度穩(wěn)定。357名患者中,約50%報告的疲勞具有臨床顯著性,超過一半的人報告了身體功能低下、疼痛和呼吸困難。
試驗過程
參與者被1:1隨機分配到到兩個組:一組接受常規(guī)護理(對照組,179人),另一組接受為期9個月的監(jiān)督鍛煉計劃(鍛煉組,178人)。每3個月對兩組患者的各項指標進行匯總對比(使用專業(yè)量表,涉及身體功能、角色功能、情感功能、認知功能、社會功能、疲勞、惡心、嘔吐、疼痛、呼吸困難、失眠、食欲不振、便秘、腹瀉和經(jīng)濟困難等多項指標)。
監(jiān)督鍛煉組的運動安排:每周2次,每次1小時。包括抗阻訓練(沒有骨轉移的患者采用了12RM最大肌肉力量測試,有骨轉移的患者未使用)、有氧運動、平衡性鍛煉。抗阻訓練強度按照“從小重量多次重復開始,緩慢漸增”的原則,且根據(jù)每個患者自身的身體情況量身定制。有氧運動根據(jù)患者自身的最大短時運動能力及運用陡坡試驗估計峰值功率輸出來定制。無論抗阻運動還是有氧運動的強度,均遵循逐漸增加原則,且根據(jù)參與者健康狀況和個人勞累感知程度不斷調整。除了每周2次的監(jiān)督鍛煉,試驗組的患者還被鼓勵在一周內的其余5天,盡可能每天堅持至少30分鐘的體力活動——因此給他們佩戴了活動跟蹤器,并提供了專用的體力鍛煉應用APP,以簡單易懂并配備清晰說明的動畫形式呈現(xiàn)跟練運動,以方便他們在家堅持鍛煉。
常規(guī)護理組的運動安排:沒有接受任何如上運動干預,但鼓勵他們按照針對腫瘤患者的體育活動指南(即每周進行150分鐘的有氧運動和阻力運動兩到三次),在身體狀況容許的前提下保證日常活動,避免久坐或久躺不動。
結果驚人
鍛煉組在6個月時,身體疲勞感顯著降低,生活質量顯著提高。與腫瘤及治療相關的大多數(shù)指標(身體功能、角色功能、認知功能、社會功能、疲勞、疼痛、呼吸困難、失眠、食欲不振等),均得到了顯著的改善!身體活動能力(無論抗阻運動還是有氧運動水平)在3個月和6個月時持續(xù)提升,且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這些顯著改善效果一直持續(xù)到試驗結束!
對照組的情況,看下面這張身心功能及癥狀改善情況對比圖就能一目了然。深色區(qū)域是對照組,淺色區(qū)域是鍛煉組。
也就是說,對于腫瘤患者而言,設計合理、強調適中、可被堅持的鍛煉,幾乎可以改善他們身體功能和生活感受的方方面面(除了情感功能、腹瀉、便秘沒有觀察到顯著變化),應作為支持性護理的一部分。
想想看,僅僅是降低疲勞、減少疼痛、改善失眠這三件事,就足夠感動,不是嗎?別說腫瘤患者了,就是普通人,但凡這三方面出現(xiàn)任何一個,生活的顏色都會黯淡啊。而積極的改善和幫助,如同擦亮了落滿灰塵的窗玻璃,讓陽光得以明媚地溫暖整個家。
無法獲得專業(yè)運動支持怎么辦
我想,這可能是大多數(shù)患者及患者家屬心中最大的疑問。雖然我本人不是康復專業(yè)人士,但,作為長年運動愛好者,我個人建議:
在能力范圍內,將快走作為有氧運動。不一定非要一次性完成30分鐘走量,可以拆分成一天2-3次完成。
利用小區(qū)健身器材做抗阻訓練,以及在家跟練八段錦。八段錦是非常非常非常厲害的運動形式(而不是簡單的養(yǎng)生體操),動作正確的前提下,對全身的肌肉、韌帶和筋膜都能起到非常有效的鍛煉、糾正和平衡。可以說是極簡但極不簡單的濃縮太極!就算是動作不達標,堅持一段時間,也能感受到身體的變化!安利給每一個朋友~
今天這篇的內容,或許不會有太多人感興趣。但,如果你愿意分享給身邊的人,相信這些知識終會傳遞到需要它的人那里,幫他們擦亮一小扇窗,讓陽光灑進來~
—— 全文終 ——
(文中用圖來自網(wǎng)絡)
遂謙碎碎念
運動與睡眠,身體最好的保養(yǎng)品
作者簡介
劉遂謙:澳洲DAA認證注冊執(zhí)業(yè)營養(yǎng)師(APD),中國營養(yǎng)學會認證注冊營養(yǎng)師,澳洲DAA及中國營養(yǎng)學會會員,悉尼大學臨床營養(yǎng)學碩士研究生(MND),同時持有美國波士頓大學醫(yī)學院兒科營養(yǎng)研究生課程證書,臨床營養(yǎng)師,科普工作者,中國健康促進基金會關愛孕產(chǎn)婦健康公益活動專家團成員,北京健康管理協(xié)會營養(yǎng)管理專家委員會委員,中國營養(yǎng)保健食品協(xié)會嬰幼兒輔食專業(yè)委員會專家委員。《Krause營養(yǎng)診療學》等譯著的翻譯委員,眾多雜志及媒體營養(yǎng)專欄作者,曾主編過五套母嬰類圖書,著有《寶寶喂養(yǎng)7堂課 告別焦慮從食育開始》一書。19年面對臨床老幼孕產(chǎn)病患,認定未病防治和心理支持,是醫(yī)者幫助和療愈的方向——科普之路,我們一起努力。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