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3日,“長征路上看四川”主題宣傳教育活動出征儀式在古藺縣太平鎮中國工農紅軍四渡赤水太平渡陳列館廣場舉行,四川省文化和旅游廳在啟動儀式上發布了紅色旅游精品線路和紅色研學精品線路,其中,“四渡赤水”三日游線路入選紅色旅游精品線路。
“四渡赤水”三日游線路
從四川長征干部學院四渡赤水分院出發,走過太平古鎮、紅軍四渡赤水太平渡陳列館、雞鳴三省石廂子會議舊址、雙沙總司令部駐地舊址,最后抵達二郎古鎮。
“四渡赤水”三日游線路融合紅色人文景觀和綠色自然景觀,寓教于游,既深入學習“毛主席用兵如神”的軍事智慧,感悟長征精神內涵實質,又飽覽赤水河畔優美風光,體驗川南古鎮特色民俗。
四川長征干部學院四渡赤水分院
四川長征干部學院四渡赤水分院作為四川長征干部學院五所分院之一,于2022年納入中央組織部黨性教育干部學院目錄。依托中央紅軍四渡赤水時的重要場所重點打造現場教學點,推出5條精品教學路線、21套教學方案、75門專題課、20門微黨課。
太平古鎮
太平古鎮是國家4A級旅游景區、國家歷史文化名鎮、國防教育基地、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范基地、全國紅色經典景區。古鎮內保存有大量紅軍生活、戰斗的遺跡,長征街、勝利街兩條老街上,作為紅軍各種駐地而被列為文物保護單位的有256處。
這里有司令部、機要室......紅軍舊址87處,紅軍標識,隨處可見,四渡赤水的奇跡就在這里演繹。
紅軍四渡赤水太平渡陳列館
1958年在太平渡盛通鹽號建“紅軍長征紀念館”,1975年為紀念紅軍長征四渡赤水勝利40周年,為實現周恩來同志“寫好四渡赤水的光輝勝利,因為那是毛澤東同志軍事指揮藝術的得意之筆”的心愿,古藺縣委、縣政府在紅軍四渡赤水二、四次渡過赤水河的主要渡口所在地太平鎮建立了“中國工農紅軍長征四渡赤水陳列館”。館內陳列了四渡赤水革命文物300余件,有紅軍號譜、紅軍醫書、紅軍印、紅軍盆等,展示了毛澤東同志早期軍事指揮才能和四渡赤水光輝戰例,再現了當年紅軍長征四渡赤水史跡。館名“中國工農紅軍長征四渡赤水陳列館”由開國上將張愛萍題寫。
二郎古鎮
二郎古鎮位于古藺東部,赤水河畔,距縣城48公里,與貴州省仁懷市、習水縣毗鄰,是紅軍“四渡赤水”主戰場,有二渡、四渡赤水的渡口遺址和多個古鹽道舊址,有載入世界吉尼斯紀錄的“美酒河”摩巖石刻和天寶洞,是國家歷史文化名鎮。
白沙紅軍總司令部舊址
中央革命軍事委員會主席、中國工農紅軍總司令朱德,中央革命軍事委員會副主席、中國工農紅軍總政治委員周恩來,中國工農紅軍總參謀長劉伯承,在二渡赤水期間駐地。
"雞鳴三省"石廂子會議舊址
石廂子彝族鄉,距敘永縣城79公里。1935年2月3日至5日,紅軍長征“四渡赤水”轉戰于此,毛澤東、周恩來等中央領導進駐石廂子,召開了著名的石廂子會議。“雞鳴三省”石廂子會議是遵義會議的延續,這次會議完成常委分工后,事實上確立了毛澤東同志在黨中央和紅軍的領導地位,開始形成以毛澤東同志為核心的黨的第一代中央領導集體,標志著中國共產黨有了堅強的領導核心。
時逢舊歷年除夕,紅軍與當地彝漢群眾殺豬過年,歡度春節,還留下了毛澤東同志“三枚銅板”的佳話。
走進舊址,仿佛能聽到歷史的回響,感受到那份堅定的信念與不屈的意志。在這里,每一塊石頭、每一面墻都承載著厚重的歷史,激勵著后人不斷前行。
#瀘州#、#春節在瀘州#、#嗨在酒城·已已如意#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