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些年來,巖彩畫在我國發展迅速,越來越多的藝術家投身其中,潛心創作。他們憑借創新理念與精湛技藝,為巖彩畫注入了全新的活力,使其逐漸獲得市場的關注與認可。在國內眾多巖彩畫家中,來自莆田的曾國防憑借對巖彩畫的深入鉆研和卓越的創作才華,在福建省內有一定影響力。近期,他的力作《賢良圣境》一經推出,便再度吸引了包括我在內的眾多藝術圈內人士的目光。接下來,我們將從曾國防對巖彩藝術“新空間”的創造追求、《賢良圣境》的創作靈感、創作過程、畫面表現內容以及畫中的情感寄托這五個方面展開賞析。
?曾國防《賢良圣境》 96cmx180cm 巖彩畫
一、藝術追求:突破傳統,創新“空間”
自2021年加入中國美術家協會后,曾國防便開啟了不斷探索巖彩畫新藝術形式的征程。他大膽地摒棄了宋元及以后的傳統繪畫方式,一心致力于追求新的繪畫語言,試圖在巖彩畫領域開拓出全新的藝術空間。在他的藝術理念中,藝術的核心價值在于藝術家能夠將自身的靈魂以獨特的方式呈現在畫作之中,而這一過程需要藝術家擁有一顆純粹而赤誠的心,如此才能創作出真正優秀的作品。以《賢良圣境》這幅表現山海之間圖騰的作品為例,其創作過程極為復雜,前后耗時長達一年多。在創作過程中,曾國防運用四維思維塑造畫面空間,巧妙地融合了微觀、中觀、宏觀三種視角,同時充分運用逆向性思維、聯想性思維、散發性思維和高度概括性思維,讓畫面突破了二維和三維的限制,呈現出極具震撼力的立體感。這種創新的思維模式和表現手法,為作品賦予了獨特的魅力。說他是用生命、用靈魂在創作,也不為過。
?《賢良圣境》局部一
二、創作靈感:溯源歷史,扎根莆田
曾國防生活在媽祖故里莆田,這片充滿傳奇色彩的土地自宋代以來就孕育著豐富的媽祖文化,成為他藝術創作的不竭源泉。為了創作出具有深厚內涵且與媽祖文化、海洋文化相關的有價值的巖彩作品,他深入調研、廣泛采訪,在浩如煙海的歷史資料中探尋,思索著如何將這些豐富的文化元素融入畫面之中。最終,他將目光聚焦于漢唐以前的繪畫形式,尤其是7000多年前仰韶文化中陶罐上的繪畫圖案,這些圖案給他帶來了極大的啟發。表面上看,這些圖案簡潔卻極具表現力,充滿了抽象與夢幻的色彩,仿佛一把古老的鑰匙,開啟了他創作《賢良圣境》的靈感之門。不僅如此,出于對家鄉莆田的熱愛,他決定選用媽祖故里賢良港的五色土來進行創作。從這幅作品中可以看到,畫面以紅色為主色調。紅色在中國文化中象征著熱情、活力與吉祥,賦予畫面強烈的視覺沖擊力和深厚的文化底蘊。而畫中的五色土則讓畫面別具質感,增添了大地的厚重與質樸,使作品與媽祖故里的土地緊密相連,仿佛是從這片土地中自然生長出的藝術之花。
?《賢良圣境》局部二
三、創作技法:匠心打造,不懼繁瑣
在創作技法方面,曾國防充分發揮了自身掌握的建筑知識優勢。他首先為畫面打底,至少打了三遍,在底色未干時,如同在濕壁畫上創作一樣,用毛筆進行勾線。接著捏土塑造第一版畫面,風干后有些地方會出現裂痕,他巧妙地進行修補,讓畫面中的山呈現出浮雕般的立體感。隨后進入第二版創作,不斷精心打磨畫面,賦予其情感與生命力。這幅畫還采用了抽象形式,具有強烈的抽象感,給人以無限的遐想空間。當人們現場觀賞《賢良圣境》原作時,畫面所蘊含的厚重感和生命力撲面而來,這種獨特的藝術魅力是版畫、油畫等其他畫種難以比擬的。
?《賢良圣境》局部三
四、表現形式:多元融合,展現圖騰
從表現形式來看,《賢良圣境》融合了多種藝術元素,例如它借鑒了壁畫、彩繪以及西畫的元素。該作品生動地展現了福建沿海地區海洋圖騰文化。在《賢良圣境》中,我們能夠看到象征富饒繁榮的魚、代表長壽智慧的海龜等海洋生物形象。這些形象不僅承載著人們對海洋的敬畏之情,更寄托了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在這幅畫里,大地上有雄偉的山巒、寧靜的港灣、古樸的建筑,天空上則有飄逸的云朵、靈動的魚群等,共同營造出一種獨特而奇幻的視覺效果。畫中魚的靈動活潑,跟圣境里的靜止建筑形成了鮮明對比,動靜結合讓畫面充滿藝術張力和節奏感,仿佛在講述一個神秘而動人的故事。這種對海洋圖騰的藝術表達,不僅豐富了作品的內涵,也讓觀者深切感受到媽祖文化與海洋之間千絲萬縷的聯系。
?《賢良圣境》局部四
五、情感寄托:遵循本心,傳承創新
《賢良圣境》不僅僅是一幅畫作,更是曾國防情感的深深寄托。他毫無保留地將自己對賢良港、對媽祖故里的深厚情感融入畫作之中。在創作這幅作品時,他特地前往賢良港采集五色土,用本地的材料、語言和風土人情來講述媽祖的傳說。也正因如此,對這片土地有著深厚情誼的人,往往更能創作出如此飽含深情的作品。在創作過程中,他遭遇了諸多困難與挑戰,如材料在特殊技法運用下效果不佳,需要反復試驗,但他憑借頑強的毅力和對藝術的執著追求,始終堅持不懈。從而在創作中摒棄了市場的功利需求,堅守住自己的內心,全身心投入創作,忘卻周遭紛擾,心與筆相融,情與畫相生,達到了一種物我兩忘的境界,最終創作出這幅極具藝術性的巖彩作品。他深知,真正的藝術家不應為了商業利益而創作毫無藝術水準的商品畫。回顧歷史,明清之后一些畫作過度追求商業利益和表面技法,忽視了作品的內涵,顯得俗套而空洞,失去了宋代繪畫所具備的那種高水準和深厚的文化底蘊。而像八大山人、石濤、黃賓虹等優秀藝術家,他們的作品追求形而上的境界,具有深厚的文化內涵和精神價值,他們的創作理念與追求讓曾國防深受觸動與影響。曾國防的《賢良圣境》無疑也在追求這樣的藝術高度,他通過這幅作品,在傳承和弘揚媽祖文化、海洋文化方面貢獻了自己的一份力量,為當代繪畫藝術增添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本文作者:鄭梧沐,藝術媒體“八鏈名人”主編
藝術家簡介:
藝術家
Zeng Guo Fang
曾國防,1969年出生,福建莆田人,職業畫家,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中國工筆畫學會會員,福建省美術家協會會員,莆田市美協常務理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