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地鐵11號線二期,一直被認為是地鐵2號線的分流線路,以前寫11號線客流預測的時候,不少人斷言11號線二期開通后會分走2號線一半的客流,甚至還有人認為11號線二期三期開通后客流量會和2號線不分伯仲。
畢竟不少人認為11號線和2號線武昌段平行,且一樣是直達光谷腹地的通勤線路,然而11號線二期三期已經開通有一段時間的,客流量似乎并沒有那么網友當初預期的那么高。
雖然目前從網友路透來看,11號線二期早高峰的客流還是可以的,但是目前11號線的發車間隔還是很長,高峰6分鐘,平峰8分鐘,周末則需要10分鐘。
而2號線最小發車間隔2.7分鐘,1號線和4號線都在3分鐘內。從發車間隔不難看出11號線目前的客流離2號線還有很遠的距離,甚至比其他市區線路都差。
而據非官方透露11號線開通前兩日客流并不是很高,當然也跟開通時間為周五有關,且客流量培養需要一段時間,就像當初5號線剛開通,客流量也不是很好,慢慢就漲起來了,甚至超過1號線、3號線和8號線。
對于發車間隔問題,武漢地鐵集團也表示,目前11號線的運力和客流量匹配度較高,后期會根據客流量進行調整,這也側面證實目前11號線整體客流并沒有那么高,不足以讓地鐵集團調整發車間距。
那么,寄予厚望的11號線二期,為什么客流量不達預期呢?問題到底出在哪?
多線交而不換,客流難集中
拋開線路規劃、前期客流培養等原因,11號線二期三期最大的問題就是交而不換,導致流失了很多客流。
目前11號線有5個轉內換乘站,分別是與2號線換乘的武漢東站、光谷廣場站、虎泉站,以及和8號線換乘的馬房山站,還有和19號線換乘的光谷五路站。與4號線和7號線以及5號線雖然交匯,但是卻不能直接換乘。
雖然武漢地鐵集團在11號線二期三期開通的時候就說了,11號線武昌站東廣場站與4、7號線武昌火車站,11號線紫陽湖站與4、5號線復興路站關聯為換乘站進行票價計算,同一組關聯換乘站的車站單程票實現互通,票價系統默認為換乘站進行計價,但乘客從任一車站出閘系統將重新計費。
而且這3個站換乘很麻煩,且沒有虛擬換乘,導致很多人并不會放棄2號線而選擇11號線。
要知道11號線武昌段和2號線武昌段很大一段是平行的,而2號線武昌段與4號線、5號線、7號線都換乘,如果11號線能很好的與5號線、4號線以及7號線換乘,就能達到給2號線武昌段分流的作用。
但是很可惜,11號線二期三期并沒有起到很好的分流作用。
再加上11號線二期與2號線、8號線換乘的幾個站點都非常的麻煩不夠便捷,很多人還是會選擇2號線,在武漢東站換乘11號線,而不是早早換乘11號線,因此11號線二期三期前期開通客流量并不是特別理想。
二三期站間距大,輻射面不廣
除了交而不換、換乘不便外,還有一個原因就是11號線站點跨度太大,覆蓋率不廣。
不知道11號線是由于本身規劃跨區多跨度大的原因,還是為了拉近光谷東與市區的原因,11號線整體的站間距跨度特別大,甚至二期三期的站點間距比光谷中心城那邊的幾個站點還大,導致輻射面并不是很廣。
比如武漢東站到光谷廣場這一段,2號線中間有3個站,但11號線只有1個站,11號線經過光谷大道、關山大道、珞雄路,但只在關山大道設站。
再比如,從虎泉到武昌站東廣場之間只有馬房山和丁字橋兩站,但是與之平行的2號線虎泉到中南路這一段中間有3站,11號線與石牌嶺路交匯沒有設站。
另外4號線武昌火車站到復興路中間設有首義路站,從地圖上看11號線武昌站東廣場到紫陽湖區間比4號線武昌火車站到復興路的區間更大,但是中間沒有設站,且11號線還經過4號線復興路站,不知為何沒在此設站。
如果11號線在光谷大道、珞雄路、石牌嶺路和復興路都設站點的話,那么不僅能方便更多人,吸引更多客流,也能承接4號線的客流,甚至5號線和7號線的換乘客流,整體客流肯定會比現在大很多。
綜上,交而不換、站點區間大是目前11號線客流未達預期的本質原因,雖然隨著客流的培養,后期11號線的客流量肯定會有很大幅度的提升,但是分走2號線一半的客流,甚至和2號線不分伯仲估計很難。
大家發現沒有,2020年后,武漢新開通的地鐵客流量都差點意思?曾經大家都說8號線二期三期開通后能分流一部分2號線漢口到武昌的客流,結果8號線二期客流拉垮,導致8號線整體客流在市區線路中處于末尾。
后來大家又說19號線肯定能分走4號線轉2號線去光谷東的客流,但是19號線的整體客流還不如16號線。
再后來黃陂的網友說前川線客流肯定不差,但是前川線二期開通后雖然客流也還行,但是依舊干不過快3和292,黃陂段的客流不及紙坊段。
現在11號線客流雖然不差,但是遠遠不達預期,也沒有完全幫2號線武昌段減壓,甚至在換乘便捷上讓很多人失望,這些似乎都在說明武漢近年來的地鐵規劃似乎確實有點問題。
如果當初修8號線的時候能把8號線三期進一步延長,如果修前川線的時候不彎彎繞繞,如果11號線二期沿著雄楚大道走多設站,如果9號線能率先上岸,那么武漢即使有超前規劃的線路,整體客流也不會太差。
可惜沒如果!
武漢地鐵整體運營公里已達518公里,但是整體的客流量以及換乘系數都不是特別好,這也影響著武漢第五期地鐵申報。
而號稱換乘之王的12號線,也存在很多交而不換的站點,甚至與武漢客流之王2號線不換乘,后期如果武漢不開通虛擬換乘,12號線的客流也不能達預期的話,武漢后面地鐵申報批復只會越來越難。
畢竟地鐵的本質還是交通工具,如果后面新開通的線路客流不太行,整體客流拉垮,上面也不會給你建新地鐵的機會。
編輯:筱攸
圖片:網絡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