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元首付買房!”近期刷爆了房地產市場的熱度。
只要一杯咖啡的價格買房的戲碼,在廣東中山上演了!
事情的起因是廣東某樓盤,推出了一項極具吸引力的營銷活動:購房者只需支付9.9元即可訂購一套價值數百萬元的商品房。
活動期間,開發商通過短視頻、直播等方式宣傳,并吸引了大量購房者參與。
然而,當購房者簽約后發現,所謂的“9.9元買房”并非房屋全款,而僅是訂金,不過真的確實是首付只要9.9元。
而當地的媒體前往求證時,中山市橫欄鎮城市建設和管理局工作人員表示:“實際上,是開發商先行墊付首付,后續買家再和開發商簽合同,最后均攤在月供或是后期再支付延交的首付?!????
該樓盤主推89~107㎡戶型,總價在約69萬元,月供則在3000元左右,以最小面積計算,一年的房貸大概在3.5萬左右。
其實9.9塊買房,不僅是一種促銷方式,通過“低首付”降低入門門檻,撬動觀望中的客戶群體。
對于房企來說,其實更是一種短期去庫存的方式,在市場需求低迷的情況下,開發商需要迅速回籠資金以償還貸款或支付工程款,自然就需要通過此類方式快速回籠資金,避免樓盤長期滯銷。
截至2024年底,中山住宅庫存量達5.9萬余套,去化周期超33個月,12月均價為1.3萬/㎡,但成交量依然低迷。
對于許多購房者而言,房價過高帶來的經濟壓力,迫使他們尋求“捷徑”。
難免會有人因缺乏足夠的法律和金融知識,對“零首付”風險認識不足,甚至抱有僥幸心理,最終成為受害者。
自2023年以來,房地產市場持續降溫,購房需求不足。開發商為緩解資金壓力,頻繁推出“零首付”“低首付”等促銷手段,以表面上的低門檻吸引購房者。
然而,這些方式多以延后支付為代價,不僅無法真正解決購房壓力,還為后續的金融風險埋下伏筆。
一些開發商聯合第三方機構推出“先息后本”、“氣球貸”等金融產品。這些模式雖然短期內為購房者提供便利,但其本質是通過借貸將風險轉嫁給購房者,使購房成本隱性提高。
例如在協議內容規定,購房者需在一定時間內分期償還首付款,而墊資方則從開發商處收取高額服務費。
然而,后期操作中,墊資方因開發商未支付費用而停止代償,導致購房者征信受損,并被銀行要求提前還款。
此時,開發商與墊資機構互相推諉責任,購房者陷入困境,無奈之下發起集體維權。
最終,事件不僅使多名購房者蒙受巨大經濟損失,更暴露出“零首付”背后的系統性風險。
盡管國家早已明令禁止“零首付”“首付貸”等違規操作,但部分地區的監管仍存漏洞。
一些開發商利用政策模糊地帶,通過變相墊資、分期首付等方式繞開法律限制,使這些違規行為屢禁不止。
一定要記住,真正好賣的樓盤,開發商也不需要“零首付”的廣告宣傳!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