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 | 魏水華 頭圖 | pixabay
紅極一時的茅臺冰淇淋不行了。
包括長沙、杭州、西安、廣州、南京、武漢、上海等多地的線下門店陸續閉店,線上APP停售。
在財經媒體對貴州茅臺相關負責人的采訪中,對方做出的回答是:
“茅臺冰淇淋在培育年輕消費群體上已經取得了一定成效。當下,對于冰淇淋業務,公司在戰略上選擇主動收縮。”
一句話透露出三個意思:
1、茅臺冰淇淋對于年輕人群體的吸引力是沒有問題的。
2、茅臺冰淇淋關店是公司主動的戰略收縮,不是因為效益不好關店。
3、產品線收縮的背景是當下,也就是經濟大環境不好的現在,言下之意這是消費降級才引起的。
自身沒問題+甩鍋大環境。
可去你的吧。
這是杭州,與閉店中的茅臺冰淇淋門店一墻之隔的另一家小眾冰淇淋店Sette Gelato。
隊伍排到街上,年輕人們圍在店門口拍照、打卡、交流品嘗心得。
這家店爆火的背后,是老板在意大利一個名為Sherbeth Festival的冰淇淋節上得了大獎。
雖然本地媒體把Sherbeth Festival形容為“冰淇淋界的奧斯卡”,但實際上,它在國內沒什么認知度,含金量也并不十分高,年輕人選擇它的原因,其實很簡單:產品味道不錯、提供了不少小眾的外面吃不到的口味、幾十塊錢一份的價格挺合理。
好吃,性價比高,這是任何能夠作為“生意”的美食的基礎。
幾十塊,在Sherbeth Festival這樣的小冰淇淋店里能吃到什么呢?
同樣幾十塊,茅臺冰淇淋又給了什么?
只要不是請客送禮愛面子,是為了自己吃,選誰?
說到底,幾十塊錢的東西,誰消費不起?茅臺把鍋甩給消費降級,這是看不起年輕人,還是太看得起自己了?
雖然茅臺冰淇淋顯而易見地在一線城市退潮,但茅臺相關負責人卻說了一大段話來圓場,原話如下:
茅臺在培育新消費群體上仍將不遺余力,在“三個轉型”的戰略指引下,更重視將“文化”和“科技”融入產品與服務中,進而引領消費文化潮流。同時,消費者仍可以在遵義茅臺鎮茅臺國際大酒店、三亞海棠灣茅臺度假村等線下銷售渠道購買茅臺冰淇淋,使之與旅游、餐飲等場景更好的搭配。
先是冠冕堂皇的官腔官調,再是引領潮流的恢弘藍圖,最后圖窮匕見:茅臺冰淇淋以后只服務到訪茅臺鎮的商旅客戶,和去得起三亞度假的高端游客了,普通街頭消費的年輕人,已經和茅臺冰淇淋的尊貴腔調不“搭配”了。
除了傲慢,還是傲慢。
實際上,冰淇淋想走高端,并不是一條不好的路線,關鍵在于,產品本身能不能提供獨到的口味,和物超所值的體驗。
就在幾個月前,臺灣米其林發榜,全世界第一家摘星冰淇淋店MINIMAL,在名不見經傳的小城臺中誕生。
憑什么呢?
受到日據時代脫亞入歐的影響,臺灣是全中國最早出現冰淇淋的地區。老照片記錄,早在1911年,臺中街頭就出現了售賣“氷淇淋”“雞蛋氷”的小攤。
更重要的是,臺中又是中國東部地理最復雜、海拔落差最大的地區之一。2200多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囊括了海洋、高山、河流、丘陵、湖泊等等地貌。因之孕育出來的食材的多元和復雜,也首屈一指。
這是臺中米其林一星冰淇淋店MINIMAL出品的一款冰淇淋,基底是野姜花與清酒,穿透了臺灣日據時代異域文化與野蠻生長交織的歷史;在-40℃的超低溫下打入空氣,出現蓬松細膩的獨特口感;三種爆珠球堆的材料分別是粉紅胡椒草莓、洛神紫蘇和酸奶,兼具莓果、香料和乳制品三種變換交織的風味。
這是另一款以柚子皮和麻筍作為主料的冰淇淋。柚子和麻筍是臺中山地上常見的經濟作物,前者甜中回苦,后者微澀清香,都是很能表達本土風味的食材。將之做出細密的棉花糖口感,還原了“臺灣孩子們放學時的美好回憶”。
說到底,這些高級包裝下的冰淇淋好不好吃,都是主觀的。但米其林冰淇淋店MINIMAL的主廚、經營者們,在冰淇淋里所用到的食材、心思,以及背后所付出的閱讀、學習和旅行見識的時間精力,都是實打實的成本,和對顧客的尊重。
相反,流露出了想走高端奢侈路線的茅臺冰淇淋,又給顧客帶來什么呢?
添加了尊貴的茅臺酒?還是用了工業風格包裝的,工業標準味道的冰淇淋?
實際上,冰淇淋里添加烈酒,并不是茅臺的原創,而是抄了上世紀80年代哈根達斯推出的朗姆冰淇淋的作業,是西方人早玩剩的玩意。
烈酒冰淇淋的初衷,并不是以酒為冰淇淋增添口感:刺激、辣嗓子的烈酒,怎么看都不是冰淇淋味道的良配,相反,還會加快冰淇淋融化的速度。
這種搭配的底層邏輯來自西西里古老的甜品酒浸葡萄馬拉加(Málaga),是用烈酒中的醇類作為風味提純劑,把葡萄干里的甜酸味和玫瑰香味提取出來,再添加到其他烘焙、甜品和冰品里。
沒錯,包括哈根達斯朗姆冰淇淋在內的,全世界幾乎所有烈酒冰淇淋,比如君度舒芙蕾冰淇淋、軒尼詩維克托利亞冰淇淋、百利甜冰淇淋在內,都有葡萄干、莓果干、果脯蜜餞的參與。因為它們才是風味的主角。
茅臺冰淇淋除外。
如果這不是因為茅臺冰淇淋的“主創團隊”沒文化、根本不懂這種冰淇淋制作邏輯的話,唯一的解釋,就是他們傲慢。
傲慢到認為茅臺酒天下無敵,只要“中國國酒”屈尊駕到,就是對食客們的恩賜。
呵呵。
2011年,旭酒造推出了明星產品獺祭清酒的周邊衍生品:獺祭冰淇淋。
和歐美的蒸餾烈酒冰淇淋有著完全不同的邏輯,獺祭的冰淇淋產品并不是簡單粗暴地把獺祭清酒摻入冰淇淋,而是采用了獺祭清酒的酒糟,經由殺菌、碾細、水解懸濁液后,再加入淡奶油,參與冰淇淋的打發制作。
雖然含有釀酒副產品,但其酒精度低到可以忽略不計。成品沒有歐美烈酒冰淇淋的刺激銳利,而是帶濃重的,東方式的含蓄婉約,輕盈回甘的風味。
走出了一條與西方完全不同的道路。
誕生至今十幾年來,獺祭冰淇淋的銷量長盛不衰。是日本本土很受歡迎的,外國游客熱衷于打卡的,也是出口量最大的冰淇淋產品之一。
人民用腳投票,吃貨用嘴投票。作為噱頭的、廉價抄襲的食物總歸不能長久,基于民族習慣、土地物產、歷史沿革的出品,才是細水長流的真諦。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