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
有關“人偏肺病毒”的
相關話題引發廣泛關注
網上甚至很多人認為
這是一種未知的 “新毒株”
真的是這樣嗎?
這種病毒到底是什么?
在什么時節流行?
普通人群該如何預防?
別急,跟著攻略君來劃重點!
近期感染是新毒株嗎?
人偏肺病毒(Human metapneumovirus,HMPV)是一種引發急性呼吸道感染的常見病毒,2001年被荷蘭科學家發現,但研究表明,它已經在人類中存在了60多年,并不屬于新毒株。
據全國急性呼吸道傳染病哨點監測結果:到醫院就診的、癥狀類似流感的患者中,流感病毒、鼻病毒、人偏肺病毒和肺炎支原體等病原體檢出陽性率較高。
人偏肺病毒在2025年第1周(2024年12月30日—2025年1月5日)全國檢測陽性率為6.2%,遠低于流感病毒的檢測陽性率35.5%,并非當前我國呼吸道傳染病優勢病原體。
什么是「人偏肺病毒」?
人偏肺病毒與大多數呼吸道病毒相似,它主要通過飛沫和接觸傳播。
我國人偏肺病毒呈現冬春季流行的特點,流行主要集中在12月至次年4月,尤其是人群密集的地方更容易暴發,比如學校、醫院和養老院。
感染人偏肺病毒后,患者從潛伏期末到急性期都有傳染性。需要注意的是,人偏肺病毒的免疫保護時間較短,這意味著人可能會反復感染。
這種病毒對兒童的威脅尤其大,是導致5歲以下兒童急性呼吸道感染的主要病原之一。
感染病毒后會出現哪些癥狀?
人偏肺病毒感染的潛伏期一般為3~6天,全人群普遍易感。常見癥狀有咳嗽、發熱、鼻塞和呼吸短促等上呼吸道感染癥狀。
輕癥感染
人偏肺病毒感染通常輕微,多為隱性感染,在幼兒和老人中癥狀相對明顯。且感染為自限性,1周左右能完全好轉。
兒童:癥狀包括咳嗽、鼻炎、發熱和氣喘。
成人:很少發熱,主要表現為咳嗽、鼻炎、氣喘等。
患病后如只出現咳嗽、鼻炎這些癥狀,建議居家休息,幾天內通常能好轉;如病人有明顯的喘息或發熱,且癥狀持續時間長,建議及時就醫。
重癥感染
對3類高危人群,人偏肺病毒可能引發嚴重的下呼吸道感染。
●5歲以下兒童:可能導致毛細支氣管炎或重癥肺炎。
●老年人:可能誘發肺部感染或哮喘加重。
●免疫力低下人群:如接受器官移植、造血干細胞移植的人,感染后可能出現嚴重的肺部炎癥。
對于老年人、兒童和免疫功能較弱的人群,必須密切關注病情變化,一旦出現呼吸困難、高燒不退等癥狀,應及時就醫。
做好6件事有效預防
目前還沒有針對人偏肺病毒感染的特效藥物和疫苗,以對癥支持治療為主。
另外,由于人偏肺病毒在環境中具有一定的生存能力,尤其是在物體表面,病毒可以存活數小時。因此,日常生活中做好清潔衛生非常重要。
洗手抓住關鍵節點
洗手有幾個關鍵節點:
準備食物或進食前要洗手,如廁后,咳嗽、擤鼻涕或打噴嚏后,照顧生病的人后及處理垃圾后,都要用流動水清洗雙手。
科學戴口罩
乘坐公交車、地鐵、火車、飛機等公共交通工具時,或前往環境相對密閉、人群密集的公共場所時,建議科學佩戴口罩。
老年人、嚴重慢性基礎疾病患者等,盡量減少前往人群密集的室內公共場所,如確需前往,應科學佩戴口罩。
定時開窗通風
由于天氣寒冷,大家多在室內活動,會增加呼吸道傳染病傳播的風險。
建議每天定時開窗通風,保持室內空氣通暢。
主動提高免疫力
均衡飲食,從日常食物中補充營養。運動可以增加免疫細胞的活力,無論中青老年人,在天氣、身體狀況良好時,都建議每天鍛煉半小時。
保持充足睡眠
人體免疫因子多在睡覺時形成,長時間熬夜還會導致免疫力降低。
日常要規律作息,平時注意保持充足睡眠。
注意自我健康監測
如出現發熱、咳嗽、咽痛等呼吸道感染癥狀,建議盡可能居家休息,避免參加聚集性活動或前往人群密集的室內公共場所。
癥狀較重時,應及時就診。
臨近春節過年
走親訪友、外出聚餐的機會變多
小伙伴們一定要打起12分精神
日常注意保持手衛生和咳嗽禮儀
做好日常防護措施!
健健康康過大年~
來源|新聞坊、廣州衛健委、生命時報、上海發布、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