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210年,嬴政病逝,沙丘政變。趙高為斬草除根,伙同丞相李斯矯詔逼迫公子扶蘇和蒙恬自殺。蒙恬看了一眼萬念俱灰的扶蘇,撇嘴連連擺手:“要死你自己死吧,我可不當那大冤種!”
蒙恬一身凜然正氣地望著那趙高的走狗,從鼻子里冷哼出一口惡氣。望著逐漸變涼的扶蘇,蒙恬怎么也想不明白,始皇死了為何要帶走他和扶蘇。愛,會消失嗎?必然不會!當初將公子交到他手里,可不是為了這一刻陪葬的。
蒙恬雖然是一個武將卻也懂得這其中的曲折不尋常,除非是嬴政腦子瓦特了。要知道,當時公子扶蘇可以說是繼位呼聲最高的一位公子,不僅僅是因為他是秦始皇的長子,而是大秦百姓苦嬴政暴行多年,而扶蘇主張仁愛,減輕刑罰,這正順應(yīng)民心。
當然這種仁慈在嬴政的眼中就是婦人之仁,所以將其貶到邊疆去和蒙恬作伴,希望能讓扶蘇的性子更嗜血更像一個大秦的君王。當然,嬴政對于培養(yǎng)扶蘇并不怎么急切,畢竟自己準備長生不老,繼位之事來日方長。誰能想到,就是這來日方長,讓大秦本來就不富裕的氣數(shù)雪上加霜。
蒙恬看著手捧詔書的使者狡詐一笑,心里便道此事必有貓膩。他必須要活著,為扶蘇討一個真相,為蒙家滿門忠烈討一個說法,絕不肯如此屈辱而亡。
在秦始皇統(tǒng)一中國的大業(yè)中,蒙恬的祖上蒙驁還有父親蒙武都為統(tǒng)一中國立下了汗馬功勞,到了秦始皇這一代,蒙家出了兩員猛將,一個是南征北戰(zhàn)的蒙恬,大敗齊軍履立戰(zhàn)功,另外一個是弟弟蒙毅為始皇出謀劃策,兄弟二人接替了王翦父子,成為了大秦的中流砥柱。
嬴政兼并天下之后,盧生曾經(jīng)以神的旨意向嬴政透露天機說“亡秦者胡也”,嬴政因此將蒙恬派到了邊疆抵御胡人。三十萬大軍在蒙恬的帶領(lǐng)下一路北逐戎狄,收復(fù)了黃河以南,在邊境修筑了一萬余里的長城用來抵抗外敵入侵,風風雨雨,酷日嚴寒一守就是十多年,匈奴因為忌憚蒙恬始終不肯進犯。
正因蒙恬勇猛如此,趙高和李斯合謀賜死扶蘇之時,便決心對蒙恬也痛下殺手。那蒙恬三十萬大軍不是鬧著玩的,誰也不敢給自己留下這么大的禍患。
蒙恬頑強抵抗,拒不自盡,那幾個手無縛雞之力的宦官打量著蒙恬一身腱子肉也不敢輕舉妄動,更何況蒙恬身后還有一群忠心耿耿的士兵。使者心里也明白,這些士兵只聽將令,管他哪朝天子哪朝臣。
使者皮笑肉不笑地點點頭,揚長而去,只命人將蒙恬的將印收回,并在李斯安排的內(nèi)應(yīng)下將其關(guān)押到了陽周大牢。
胡亥等人聽說扶蘇已死,興奮異常。狼狽為奸地三人齊齊地松了一口氣。丞相李斯慶幸這步險棋走得還算順利,沒了扶蘇這張王牌,就算蒙恬有三頭六臂也興不起太大的風浪,他李家世代榮耀將從這一刻得以保全。
在一片歡樂祥和的氣氛下,只見趙高暗暗捏緊了拳頭望向了陽周方向,眼中閃過一絲殺戮之光,他明白蒙恬必須要死,因為蒙毅已經(jīng)趕回咸陽了,兄弟二人聚首,只怕情況不妙。這蒙毅剛才我們講了是蒙恬的弟弟,這個人和趙高結(jié)了很深的梁子,趙高一心要處死蒙家,私人恩怨占了很大比重。
嬴政在世時,趙高因為精通刑法很得寵,但并不是唯一的寵愛,被稱為忠信大臣的蒙毅也熟讀律法,因為蒙家兄弟的勢力趙高始終屈居人下。有一天,趙高犯了大罪,嬴政將他交給蒙毅處置,蒙毅早就看不慣一個宦官耀武揚威的樣子,也不管嬴政心里怎么想的,他直接秉公執(zhí)法判了趙高死刑。
但嬴政舍不得啊,只好拉下臉求蒙毅網(wǎng)開一面,就赦免了趙高。趙高大難不死,因此嫉恨了蒙毅,此為前話。
趙高正回憶往事呢,胡亥傻乎乎地一蹦三尺高湊到趙高身邊:“趙高,要不咱把蒙恬放了吧,扶蘇都死了,關(guān)他也沒必要。”趙高嘴唇抖了抖,眼珠子一轉(zhuǎn)對胡亥假模假樣地說道:“老大,你知道嗎,當初你爹可是一直想立你做太子,就是蒙毅那小子瞧不起你,這才沒立成。這貨你不殺他,難道留著過年嗎?”
胡亥一聽火冒三丈:“殺,必須殺!”當時胡亥的哥哥(不是扶蘇)有個兒子叫子嬰,他聽說秦二世剛走馬上任就要干虎事,連忙上前規(guī)勸:“叔啊,趙遷當時殺了李牧就亡國了啊,田健重用后勝也亡國了,你可別走人家老路!”
趙遷和田健可以說是歷代國君的反面教材,人不在江湖卻總有他們的傳說。但是這胡亥只知道吃喝玩樂,聽不懂這種委婉的諫言,捂著耳朵說道:“不聽不聽,王八念經(jīng)。”
蒙毅就這么莫名其妙地處死了,趙高恨不得在他墳前蹦迪慶祝。但是,只死一個不是目的,還剩一個陽周的蒙恬,在趙高苦口婆心的勸導(dǎo)下,秦二世胡亥決定對蒙恬下手。
蒙恬在大牢中聽聞弟弟慘死,又見大秦江山落入胡亥之后已無回天之力,捶墻痛哭:“蒙家上三代開始數(shù),各個忠烈,豈料我如今落了個如此下場。老子三十萬精兵要是想反你,輕而易舉,只是,我不能對不起先皇對我蒙家的重用。老子也干不出那背信棄義的事,事到如今,唯有一死能明志!”
說罷,蒙恬服毒自殺,含恨而終。
對于蒙氏兄弟,司馬遷在《史記》中的評價是死有余辜,因為蒙氏愚忠,任由嬴政勞民傷財胡作非為而不勸諫,算不得忠臣。然而,歷史已經(jīng)遠去,是非功過誰又說得清楚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