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品 | 摩登消費
作者 | 婉青
編輯 | 閃電
美編 | 邢靜
審核 | 頌文
有年輕人的地方,就有瘋狂星期四;有年輕人的地方,就有衛龍。當這兩個“年輕人的快樂源泉”成為搭子,會碰撞出什么樣的火花?
2025年剛開始,衛龍聯手肯德基瘋狂星期四,給了營銷界一點震撼。
一直以來,“瘋狂星期四”都是全網年輕人的玩梗圣地,每到周四發“V我50”的衍生梗就會滲透到各種社交平臺。最近兩周衛龍又貢獻了新的玩梗素材,它和肯德基組成“瘋搭子”。消費者只要去指定聯名主題店點辣條風味大雞肉條,就能獲贈一份吮指烤肉味辣條。
同時,限定口味和10萬+份只送不賣的玩法,吸引了不少年輕人打卡嘗鮮,也讓衛龍新品成了開年第一批頂流。
1、兩大頂級“E人”聯名,事半功倍
衛龍與肯德基聯名并不是一時興起,而是零食品牌破界的勇敢探索。
衛龍和肯德基一個是休閑零食,一個是主食快餐,兩個看似不相關的品類,為什么能打出跨界爆款?
其實,這不是衛龍第一次和快餐品牌聯名。去年4月1日,衛龍就曾聯合必勝客推出愚人節限定新品“辣條芝士雞肉披薩”,憑借辣條與雞肉披薩的跨界組合,打開了跨界聯名的想象空間。
國民品牌衛龍,不僅在零食圈混得風生水起,如今還成為兩個餐飲巨頭的聯名搭子,冰山下的密碼武器是對年輕人需求的深刻洞察。
一是瘋感營銷,戳中年輕人嗨點。
2024年是發瘋元年,抖音上帶#發瘋日常話題的相關視頻有474.4億播放。當代年輕人主打一個“與其精神內耗自己,不如發瘋外耗別人”。
當“發瘋”成為一種流量密碼,瘋感營銷便變成品牌拉近與用戶距離,贏得流量的營銷策略。
肯德基是最早掌握這項營銷技能的品牌,僅#肯德基瘋狂星期四#的話題,微博上就有近31億的閱讀量和3200萬的討論量。
這次衛龍和肯德基聯名,更是瘋感十足。衛龍和肯德基把“瘋四”的梗玩到極致,在聯名主題店的墻上,寫滿了“瘋四”主題文案,如“瘋搭子上線,開年就瘋辣!”“衛你瘋狂,龍哥呈上”等。
這些梗不僅承接了“瘋四”的流量和熱度,還把衛龍品牌融入爆火的梗里,引發用戶自傳播,迅速占領年輕市場。
二是經典組合打造驚喜感,實現最大限度破圈。
衛龍和肯德基組成的“瘋搭子”能被年輕人認可,除了玩梗上的小心思,還有“更驚喜”的產品和玩法承接。
從產品角度看,辣條是衛龍的經典招牌,炸雞條是肯德基的必點單品,兩個經典產品的奇妙組合勾起不少年輕人的獵奇心理,不少人專門去店里打卡嘗鮮,甚至成了美食博主的流量密碼,這兩周社交平臺上出現大量測評視頻。
光有話題還不夠,營銷想要強勢破界,還要撬動消費者自發參與和深度互動。瘋狂星期四最初爆火是因為瘋狂的折扣,背后是年輕人的“薅羊毛”心理,衛龍成為“瘋搭子”后,直接把誘惑力拉到極致。
點“辣條風味大雞肉條”就送10萬余份吮指烤肉味大面筋,除此之外還有掃碼抽獎的幸運玩法,吸引了大量消費者到店消費。有人點外賣嘗過辣條風味大雞肉條后,還專門去店里點單領取了新口味辣條嘗鮮。
衛龍的辣條、瘋四的熱梗、再加上買就送的驚喜感,使得聯名效果1+1>2。
2、精神狀態最超前的品牌,治好了流量焦慮癥
辣味零食行業進入下半場,流量紅利也已見頂,品牌都面臨流量焦慮。
究其原因,在于這些企業沒有形成自身的內增長,始終依賴于流量紅利這樣的外部驅動力,才會被流量左右。
衛龍治愈流量焦慮的內驅力,來源于兩個方面:
一是產品創新不設限,占領品類制高點。
近兩年,辣條行業進入存量競爭階段,產品已經卷到極致,當品類很難卷出差異化的時候,新口味可以創造新需求。
在口味創新方面,衛龍的精神狀態相當超前,總能緊跟實時熱點推出最吸睛的口味。
衛龍此次和肯德基聯名除了玩梗,也借勢肯德基的場景帶火了新品“吮指烤肉味大面筋”。烤肉風味的大面筋與肯德基的雞肉條完美適配,當無肉不歡的“肯德基粉絲”遇到烤肉味大面筋,就是一場雙向奔赴的狂歡。
專業做辣條出身的衛龍,不僅想做一款產品而是聚焦不同品類,讓衛龍不僅是一種辣。
因此除了烤肉風味,衛龍還推出過榴蓮味大面筋、麻辣小龍蝦味魔芋爽、麻醬火鍋味小魔女魔芋素毛肚、青檸味脆火火辣脆片,就連經典的親嘴燒,都發展出香辣風味、麥辣雞汁風味、川香麻辣風味。
各種口味的創新,不僅滿足了消費者對于口味和品種的多樣化需求,也為衛龍注入新的品牌活力。
二是場景化推新,打破流量邊界。
回顧衛龍過去的營銷動作不難發現,衛龍一直在通過場景化推新,打破辣條的流量邊界。
衛龍去年與必勝客聯名,推出的辣條風味披薩,首次將辣條送入用餐場景,無形中借勢巨頭的用戶群,使必勝客的用戶也在無形中成為衛龍辣條的潛在用戶。
這次推出的新品吮指烤肉味辣條,更是一種場景化推新的升級,通過和肯德基的聯名將休閑零食與快餐場景綁定,直接突破辣條的食用場景。
類似的新品營銷還有辣椒炒肉和麻辣小龍蝦兩種限定口味魔芋爽,通過“上菜”的動作,把衛龍魔芋爽和地方美食IP強綁定,給未來地域限定口味系列打好基礎,也把衛龍魔芋爽送進了很多年輕人的廚房,成了年夜飯餐桌上的一道菜。
衛龍去年推出榴蓮辣條時,用一條《重生之我在衛龍做榴香師》的短視頻,使榴蓮辣條殺入了《甄嬛傳》的粉絲群體,在兩天時間熱賣10w單,銷售破100萬。
這種流量共享的方式突破了衛龍的消費場景,營銷效果事半功倍。
3、一袋衛龍,一部中國年輕人成長史
沒有永遠年輕的品牌,但永遠有愿意為保持年輕而步履不停的品牌,衛龍便是如此。
衛龍今年已經26歲了,卻始終保持著年輕品牌的活力,堪稱最長青的網紅品牌。看衛龍的產品發展史和營銷史,就是年輕人的成長史。對用戶需求的洞察貫穿在衛龍的品牌基因里,每一個時代都緊跟熱點,搞定年輕人。
根據Frost&Sullivan的數據,衛龍95%消費者年齡在35歲及以下,其中55%的消費者年齡在25歲及以下,而超過一半的消費者是95后。可見,跨越不同時代,衛龍總能搞定年輕人。
表面最大的功臣是衛龍創意十足的營銷活動,但背后的底層邏輯是衛龍基于“國民零食”定位孕育出的敏銳市場嗅覺。
以創新口味為例,表面上看衛龍的口味總是很大膽,但奇葩口味背后都是衛龍對消費者需求的深刻洞察。
比如此次推出的烤肉風味大面筋,背后是烤肉風味零食在整個行業的爆發。
數據顯示,烤肉味是各零食品類中最受歡迎的一種口味,尤其是在麻辣、香辣等口味盛行的當下,烤肉風味更受年輕人偏愛。近兩年烤肉味零食的品種越來越多樣化,不僅有薯片、魚豆腐、牛肉干等傳統零食,還有一些新型的烤肉味零食,如烤肉味餅干、烤肉味海苔、烤肉味蛋卷等。
衛龍作為辣條一哥,在競爭激烈、辣條產品同質化的市場環境下,不斷補充流行口味,不僅符合其“辣條專家”的人設,也更符合行業長線發展的需求。
在營銷上,衛龍的品牌活力和年輕化創新思維始終在線。
近兩年爆火的聯名玩法,衛龍也在不斷推新,除了和餐飲巨頭聯名,去年衛龍聯合贊意與熱度爆棚的《蛋仔派對》聯名營銷,強強聯手滲透了00后年輕游戲圈層和潮流圈層。
為了更好地和年輕人對話,衛龍還舉辦過衛龍辣條節,通過“一根辣條玩轉六座城”的玩法,讓衛龍不只是一種辣的概念,更深層地滲透到用戶情感與認知中。
衛龍的產品和營銷始終緊跟年輕人文化的焦點并與之深度結合,潛移默化地讓年輕群體感知并認同衛龍的品牌價值。
在此“道”的引領下,衛龍的面制品、蔬菜制品、魔芋制品等產品,不僅成了一代又一代年輕人的回憶,還火到了全世界。
從經典產品到引領行業的新品,從零食行業到餐飲行業,從國內到國外,衛龍一直在挖掘辣條行業的深度和廣度,早已超越了“一種辣”的局限,不僅為整個行業突破帶來新活力,也為實現“讓世界人人愛上中國味”的品牌使命做好了打長期仗的準備。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