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萬別被書名騙了!
乍一看,這本書好像是出版行業的圈內書。實際上,本書是以“書”串起了人類文明史。
人類文明最主要的標志之一,就是文字的誕生。所有記錄文字的考古文物,都被本書劃入了“書”的范圍。
因而,這本全球書籍史,其實就是一本視角獨特的全球文明演化史。非常值得一讀。
◎書架上有那么多書,卻沒有一本關于“書”的書
我們讀了那么多書,其實我們并不了解“書”。牛津大學出版社打造的這本經典之作,可能是目前唯一的全球書籍史,第一次讓我們看清了“書”的歷史。
它同時打破了對書籍認知的時間藩籬和地理藩籬,涵蓋全球,縱觀古今,圖文并茂,分外好看。
在紙書沒落時代,這種專門講“書的歷史”的書,仍然讓人沉浸。這是獨屬于愛“書”之人的浪漫,更是對人類五千年文明史的禮贊。
◎讀了此書才知道,我們以往對“書”的認知太狹隘了
以往人們以為,“書”只是一種記錄語言的方法。但本書打破了這種認知,指出:“書”其實是一種記錄并傳播信息的技術。
“書”的歷史不僅非常久遠,而且自古以來形式多樣,僅是制作書的媒介就包括甲殼、獸骨、獸皮、絲綢、竹簡、木片、黏土版、莎草紙、石片、石碑、紙張等等,甚至“繩結”也能劃入“書”的范疇。
從刻有楔形文字的泥版,到承載數碼圖文的電子書,本書將書籍五千余年的歷史娓娓道來,繪成一幅精彩壯闊的人類文明畫卷。
◎了解到書籍的歷史,才能真正明白書籍對人類文明進步的巨大意義
英國國家學術院院士詹姆斯·拉文,攜手十五位來自哈佛大學、牛津大學、普林斯頓大學、倫敦大學、布朗大學等世界頂級學府的知名學者,共同寫就了這本佳作。
本書不僅內容權威可靠,還真正讓人們看到:書籍普及的歷史,就是打破文化壟斷的歷史;書籍不僅是知識的載體,更是推動人類文明進步的重要力量。
比如:
如果沒有書籍品種和規模的迅速增長,啟蒙時代“以啟蒙破除愚昧”的效果,恐怕要大打折扣;
如果沒有西方傳來的石板印刷技術,近代中國的“新文化”啟蒙,恐怕也不會有那么大的威力。
總而言之,凡是愛書之人,書架上都很需要一本這樣專門講“書”的書。它能成為商務印書館“2024年十大好書”之一,可謂實至名歸。
資深出版人林道群:這本書既是書的歷史,也是書創造人的歷史,個中人和書的故事令人回味。???????
專欄作家胡洪俠:若要保持對書籍的熱愛,我們需要刷新“書籍觀”。而于當今之世完成這一刷新,非借助全新視野的書籍史不可。這本《牛津全球書籍史》,可謂來得正是時候。
好書難覓,這樣的好書更加稀有。數量有限,感興趣的書友千萬不要錯過,長按下圖,識別圖中的二維碼,即可一鍵收藏:
添加:Leonardo2010317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