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不要以為只有中國的股市是政策市。任何一個市場,無論是中國的證券市場也好,美國的證券市場也罷,其實全部都是政策市。
為什么都是政策市?因為這個市場上至少80%上漲都是貨幣現象,什么意思?就是流進市場的錢多了,股票自然會漲。哪怕你這公司業績再好,全市場要是沒錢,這公司還是漲不起來。
你可以把公司股票想象成一條船,沒有水,再漂亮的船也飄不起來了,這是基本的邏輯,是不是?水是什么呀?這個市場上的水就是資金。
還記得我們2014年的股市嗎?其實那一年在中國市場基本面是不好的,整個經濟是不太好的,當時的中國股市直接面對三大利空:地方債,高利率,發新股。市場上當時有一個普遍共識是,若沒有可與之抗衡的反向趨勢,2014年將是一個大熊市。幾乎所有研究經濟的,研究股市的首席都一致性看空股市。
但是,2014年的中國股市的結果怎么樣?我告訴你,那一年股市漲得特別厲害。
大家有沒有想過,股市在經濟基本面還那么差的時候,它為什么會漲呢?那就是因為錢太多了,大規模的資金又沒有辦法去境外,他們必須在國內找到一個投資標的,能夠容納那么多資金。
舉個例子,比如工廠有錢有閑錢,但是工廠的效益暫時不好,我那些閑錢放在哪呢?一個是我可以放在銀行吃利息,另外一個地方我可以拿到一個快進快出的地方,就說我工廠要錢的時候,我這部分錢是可以很快撤出來再投入到生產的。所以那個時候當生產周期往下的時候,但是很多廠商又積攢了很多的現金,他們要把這部分錢放在一個產生更大利潤的地方,一部分跑去銀行去做短期存款。但是大部分的資金跑去了股市,那時候股市有一波上漲,因為有了波股市的上漲,所以最后帶動起來,房市一起來,房地產再漲一波,其他行業也都帶動起來。所以有的時候我們說,不是股市反映了經濟,在某種程度上股市拉動的經濟。
我們再來說回到現在,現在是什么情況?現在同十年前像極了,只不過現在工廠更難做了,出口更難掙錢了,房地產的頂峰也已經過去了,利率更低,貨幣政策更寬松,財政政策更加發力,土地財政已經轉向為股權財政,這些難道不是中國版的QE嗎?
當年日本地板上趴了一堆股票,日本的央行不斷買股買債,直到央行手上握著一大堆股票,你再看一下日本股市是怎么走的?結果股市就漲起來了,你說股市大換手,央行手里換進了這一大堆股票,他又不會賣出去,結果是什么?不用我來說了吧?只有買沒有賣,那結果一定是買漲起來呀!
所以,你別著急,現在咱們A股也是一樣的情況,央行手里會有越來越多的股票,未來會是什么樣的情況,你還不明白嗎?其實這十多年來,全球的資本市場都是用這個類似央行換手股票的QE辦法漲起來的。
那我們這次土地財政向股權財政轉移,我們很早就說過,這是中國版的QE,要做到的是什么?最終是要通過股市來拉動消費。
所以,你不要像眾人所想那樣去理解現在的股市,不要悲觀,不要唉聲嘆氣的,現在股市還沒有漲,我正偷著樂呀,這正是留給你大膽布局的好時候!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