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日,TOPCon路線龍頭晶科能源針對BC路線龍頭隆基綠能提起專利訴訟,要求隆基綠能立即停止侵害相關發(fā)明專利權,賠償經濟損失。
一方面,BC和TOPCon廠家各成聯(lián)盟,雙方對峙、爭奪激烈,專利戰(zhàn)也是兩個聯(lián)盟的爭斗;另一方面,晶科能源開始以子之矛,攻子之盾,公開表示也有BC相關技術儲存,搭建了BC研發(fā)生產線,有可能在2025年上馬BC產能。
盡管有“行業(yè)自律”,光伏行業(yè)仍處于下行周期L曲線的橫盤階段,各廠家受困于產能出清遲遲未見效,對彼此的存在十分難受。在這個節(jié)點上,不同技術路線之間的爭奪也進入了關鍵時期,兩家在路線選擇上的爭論和在市場份額上的爭奪,是本次專利訴訟的誘因。
價格戰(zhàn)、專利戰(zhàn)接連,都是行業(yè)困局的冰山一角。在不斷的市場地位爭奪中,BC與TOPCon技術路線之爭也在朝著結局加速推演。
搜索添加芯流微信Aristodemus0403,深入交流更多新能源行業(yè)新進展(不建群),市場與項目咨詢、人才服務、決策研判。
以下是正文:
近日,晶科能源以旗下100%持股的上饒新源越動科技發(fā)展有限公司的名義,針對隆基綠能提起訴訟,將隆基綠能以及江西上為科技有限公司列為共同被告,案由為侵害發(fā)明專利權糾紛,要求隆基綠能立即停止侵害相關發(fā)明專利權,賠償經濟損失,案件將在2月13日開庭。
分為BC路線和TOPcon路線的兩大龍頭,隆基綠能和晶科能源的專利戰(zhàn)一觸即發(fā)。
01
路線不同,埋下伏筆
在光伏的技術賽道上,晶科能源與隆基綠能一直是并駕齊驅的兩大“馬車”。
晶科能源選擇TOPCon這一邊,2019年起就開始大力投入研發(fā)與量產,憑借先發(fā)優(yōu)勢在市場上占據了一席之地。
而另一巨頭隆基綠能則全面押注相對小眾的BC技術,在2023年9月宣布將BC作為未來公司的主要技術路線。
技術路線方向的不同,或為兩大巨頭的技術專利紛爭埋下了伏筆。
隆基綠能認為,在未來5-6年內,BC會是光伏行業(yè)的主流技術,并計劃2025年年底HPBC2.0形成約50GW的產能,2025-2027年三年內將BC電池產能提升至100GW。
而晶科能源副總裁錢晶則是直言:TOPCon不僅僅是主流,而是絕對的主流?!安粌H僅是五年,是目前可預見的、可實現量產級的未來里的底層技術,之后都會圍繞TOPCon平臺展開”。
TOPCon技術具有低成本產業(yè)化、設備配套更優(yōu)等優(yōu)勢,占目前光伏出貨量的主流。而BC則是一種只在單面進行金屬化、正面沒有遮擋的結構性技術,轉換效率更高、更美觀。由于環(huán)節(jié)工序更多,目前BC的成本比TOPCon高。
另一家押注BC的光伏企業(yè)愛旭股份的董事長陳剛表示,目前在組件端,BC的材料成本已經和TOPCon基本一致,意味著單瓦BOM比TOPCon低,只是由于初期BC電池設備投資高,要幫助設備廠商分攤部分研發(fā)成本,導致BC電池綜合成本還有劣勢。
這兩種路線的矛盾,不止停留在各自優(yōu)勢的辯論和對未來主流路線的判斷上,在市場份額層面,兩家、甚至兩家背后代表的兩個陣營也是打得不可開交。
02
各成陣營,紛爭加劇
根據《中國光伏產業(yè)發(fā)展路線圖》數據,N型TOPcon電池的市占率從2023年的23%迅速擴展到2024年的60%。
BC電池也是在2024年突破了原本分布式場景的限制,開始進軍海外地面電站,2025年,將成為隆基綠能BC技術大規(guī)模出貨的準備之年、積蓄之年。
一方面,BC和TOPCon各成聯(lián)盟,雙方對峙、爭奪激烈,專利戰(zhàn)也是兩個聯(lián)盟的爭斗。
2024年8月,在2024 TOPCon太陽能電池技術發(fā)展趨勢研討會上,天合光能、晶科能源、晶澳科技、通威股份、一道新能等幾大光伏企業(yè),就未來5年內TOPCon是主流技術達成了共識。
2024年11月,在“雙面BC”為核心主題的第12屆bifiPV珠海國際峰會上,愛旭股份、隆基綠能、TCL中環(huán)等多家光伏企業(yè)與研究機構參與,探討共建BC技術生態(tài),愛旭股份、隆基綠能以及TCL中環(huán)旗下Maxeon組成的BC聯(lián)盟已現雛形。
另一方面,晶科能源也開始以子之矛,攻子之盾。在與投資者交流時,晶科能源公開表示,公司也有BC相關技術,搭建了BC研發(fā)生產線,計劃形成全鈍化接觸BC電池成套工藝。
趕碳號報道,晶科能源將在2025年上馬BC產能,甚至做到TOPcon和BC同價,晶科山西二期14GW一體化產能,大概率選擇BC路線。
在這個紛爭節(jié)點上,晶科能源針對隆基綠能發(fā)起訴訟,一方面是有了一定的底氣和證據,另一方面也是挫一挫對手銳氣,以期在接下來的大戰(zhàn)中先發(fā)制人。
03
從價格戰(zhàn)到專利戰(zhàn)
事實上,BC技術是一個能夠整合多種電池工藝的平臺技術,PERC、TOPCon以及異質結等技術實質上都是電池的一種基礎結構,也都可以做成BC產品。
“所有的技術路線,包括TOPCon只要做成BC后,就會帶來很好的收益?!甭』G能認為。
所以,盡管技術路線各成陣營,并不妨礙隆基綠能和晶科能源可能存在專利之爭。
一方面,專利訴訟更多是一種市場份額爭奪、領先地位競爭的手段。作為TOPCon技術頭部玩家,晶科能源擁有462項TOPCon相關專利,已開始通過專利授權來收取TOPCon技術專利使用費。
在起訴隆基綠能之前,晶科能源在去年12月于美國向一家日本光伏企業(yè)VSUN Solar USA提起訴訟。
也不只晶科能源,多家光伏頭部企業(yè)都開始提出專利訴訟。2024年5月初,天合光能在美國法院提起專利侵權訴訟,指控潤陽股份在美的分公司侵犯其兩項TOPCon太陽能電池技術專利;7月,晶澳科技在歐洲統(tǒng)一專利法院慕尼黑分庭起訴正泰新能。
諸多訴訟事件的爆發(fā),是光伏行業(yè)從價格戰(zhàn)轉向專利戰(zhàn)的表征。
回到晶科能源和隆基綠能的此案,晶科能源表示,相關涉案專利包括太陽能電池及其制備方法、光伏組件、太陽能電池模塊發(fā)明專利等,涉及TOPCon電池技術及組件技術。
晶科能源起訴后,隆基綠能方面表示,“公司會積極調查應對,必要時也會針對TOPCon及其他技術系列產品提起反訴。”
由此看來,專利戰(zhàn)很有可能會繼續(xù)蔓延,隆基有可能利用自身在BC技術的專利優(yōu)勢來增加在這場專利戰(zhàn)中的談判籌碼。
04
尾聲
這場專利訴訟的結局,有可能如韓華與隆基、韓華與晶科那樣雷聲大雨點小,以和解或賠償作結,但2024年上半年歸母凈利虧損高達52.43億元的隆基綠能是否能在2025靠BC打出翻身之仗,晶科能源又是否能捍衛(wèi)住TOPCon的絕對主流地位,都尚不可知。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價格戰(zhàn)、專利戰(zhàn)接連,都是行業(yè)格局震蕩的冰山一角。在不斷的市場地位爭奪中,BC與TOPCon技術路線之爭也在朝著結局加速推演。
搜索添加芯流微信Aristodemus0403,深入交流更多新能源行業(yè)新進展(不建群),市場與項目咨詢、人才服務、決策研判。
- XINLIU -
喜歡就獎勵芯流一個“”和“在看”唄~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