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智凡居士工作室、新動向傳媒股份、北京解解汽科技有限公司、中視華凱傳媒集團出品的《衣食詩畫》·第一季長安行上線騰訊、搜狐、B站等眾多平臺,讓觀眾以穿越的視角“觀美景、品美食、享美事、飲美酒”,成為酒飲探索短劇營銷的先行者。
歐陽千里受邀與國際詩酒文化大會組委會主席吉狄馬加、正一堂營銷咨詢機構董事長楊光、知趣咨詢總經理蔡學飛等嘉賓參與其中,成為其評論家。
歐陽千里評論如下:
開門七件事,柴米油鹽醬醋茶;文人七件寶,琴棋書畫詩酒茶。
衣食是物質的,詩畫是精神的,所以才會有“倉廩實而知禮節,衣食足而知榮辱”的說法。近年來,拍攝美酒的紀錄片,雖然有幾部,但未引發廣泛關注,反觀拍攝美食的紀錄片,可謂出盡風頭,甚至在《舌尖上的中國3》中出現的“臻三環章丘鐵鍋”等周邊都成為現象級品牌。
回想近些年,年輕人喝不喝白酒甚至喝不喝酒的話題,時常引發熱議,專家、協會、酒企等都在推動酒飲年輕化,以期實現酒類甚至白酒類的基業長青。
在沒有考慮酒民斷代的時候,是因為“江山代有才人出”,替萬億的酒業“負重前行”。
2024年是金庸誕辰百年,其大筆如椽創作了十五部武俠小說,影響了數代人,俠之大者,為國為民,無酒不稱俠,有酒即江湖。
《天龍八部》中,喬(蕭)峰、虛竹、段譽飲最烈的酒,開啟少室山大戰;《笑傲江湖》中,令狐沖嗜酒,綠竹翁懂酒,丹青生好酒,最精彩的莫過于祖千秋講酒具;《射雕英雄傳》中,郭靖、黃蓉初相逢,郭靖請扮成小乞丐的黃蓉吃飯,黃蓉開口便要十年陳的汾酒,下酒菜更是點了八個高檔菜;《神雕俠侶》中,郭襄過十六歲生日,在閨房內舉辦英雄小宴,與父輩們難以結交的江湖非主流人士舉杯相會。
80后、90后的酒友,說起酒:有人會想起曹操“對酒當歌,人生幾何”;有人會想起王羲之“曲水流觴”;有人會想起蘇軾“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我相信更多人會想起李白,這位詩仙,這位酒仙,以致于讓吟詠出“蜀酒濃無敵”的詩圣杜甫為其寫下“天子呼來不上船,自稱臣是酒中仙”。
近年來,95后、00后,關注更多的或許是修仙、玄幻類文學,幾乎與酒無緣,也就意味著數代人未受到文學作品潛移默化的影響。縱然,先知先覺的瀘州老窖曾牽手《三生三世十里桃花》出品“桃花醉”,伴隨著影視劇的熱播一度引發熱議,卻未引發業內更深層次的思考。
時值當下,智凡居士深造歸來,深諳酒飲消費之道。構思巧妙,從衣食入手,采用流行的穿越方式,夢回大唐,與白詩人、黃狀元等演繹新故事,以衣、食、詩、畫會友,讓網友愛看、看得懂、看得進去,的確不容易。
人人心中有一個大唐,人人心中有一個李白,所以才造就了《長安三萬里》的大火。
詩歌融入了國人的血液,白酒融入了國人的生活。
讀懂李白,就讀懂了人生:初入社會,我輩豈是蓬蒿人;人逢低谷,天生我材必有用;歷經磨難,輕舟已過萬重山。
讀懂李白,就品透了美酒:一人獨飲,舉杯邀明月;兩人對飲,一杯一杯復一杯;三人聚飲,將船買酒白云邊;親朋聚飲,莫使金樽空對月;接待客人,呼兒將出換美酒;被人接待,但使主人能醉客。
期待《衣食詩畫》的熱播,讓我們在處處不說酒卻處處有酒香的場景中,品味中國酒的味道,領略美酒相伴的暢意人生。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