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輪電動車智能化和個性化需求呈持續增長態勢。
最近,剛換完房子的直播運營芷婷有些煩惱。新家是一套比之前面積大出50平米的loft,陽光透過落地窗能照進廚房、很是舒服,但另一邊,她需要接受公寓位于離公司3公里外,沒有地鐵公交直達的尷尬地理位置。
因為崗位需求,芷婷日常需要倒兩班跟播,步行上班太遠、騎自行車太累、經常打車更是筆不小的開支。考慮到便捷性和時間成本,兩輪電動車無疑是最合適的出行工具。而逛了幾家品牌門店后,芷婷的選擇困難癥犯了。
過去購買電動車,用戶更關注其外觀、續航、充電及電池安全等,而現在各線下店中,銷售人員的介紹重點變成了自動解鎖、路線規劃、定位追蹤等智能化功能。兩輪電動車的價格也從一兩千元漲到了五六千、甚至五位數。
兩輪電動車出行在中國一二線人群中屬于高頻剛需。它的體積小巧、行駛靈活、更便于停放,今天許多都市街頭,可以看到一輛輛顏色各異、設計時尚的兩輪電動車穿梭其中。
一個明顯的趨勢是,移動互聯網時代的新消費用戶的需求正在發生轉變。如今用戶購車時,智能化功能成為其重要購買產品的重要考量標準,新能源汽車如此,兩輪電動車也是如此。同時,他們對產品品質和性能的要求也在不斷提高,續航能力強、充電時間短的兩輪電動車更受用戶青睞。這也驅使了各廠商探索更全面的智聯功能,以提升用戶體驗,實現人車交互的便捷與安全。
以當前智能化水平處于前列九號公司為例,自進入兩輪電動車市場以來,以“智能化、高端化、年輕化”為產品戰略定位,收獲市場快速認可,這也為九號帶來了高速業績增長。根據官方數據,2024年九號兩輪電動車業務營收持續增長,Q3中國區銷量達到了213.47萬臺,同比增加86.08%;同期中國區銷售收入也實現了同步增長,達到59.08億元,同比增加87.45%。
新能源汽車講述了近幾年市場上最性感的資本故事。如今,這陣風卷向了更多出行工具,兩輪電動車就是其中之一。中國每天有逾10億次的兩輪出行需求,由此衍生出一個龐大而競爭激烈的交通市場。
電動車智能化是不可逆轉的趨勢。隨著更多企業涌入兩輪車賽道,大數據融合、AI+智能物聯等技術應用,及多元化出行場景的持續拓展,可以預見的是,將推動兩輪電動車行業的新一輪革新。其中,企業如何基于核心技術建立競爭壁壘優勢,將成為其能否占據一定市場份額的決定性力量。
智能化卷向兩輪電動車
根據中國自行車協會數據,2023年我國兩輪電動車保有量在3.5億輛以上,平均每3人中就擁有1輛兩輪電動車,規模已超越汽車。其中,35歲及以下年輕群體占比的擴大,對高端智能兩輪電動車表現出更強的偏好,不僅在經濟性方面擁有顯著優勢,還能滿足城市短途出行的需求。
常見的智能兩輪電動車主要包括兩類:一類是傳統電動車品牌主打中端市場,基于原有車型的基礎上增加智能化功能;第二類是以九號等為代表的新勢力品牌,在產品定義之初就瞄準智能化、高端線。
自第一版新國標施行后,兩輪電動車迎來一波換購高潮。今年1月13日,第二版電動車新國標,強制性國家標準《電動自行車安全技術規范》(GB 17761—2024)正式對外發布,并將于2025年9月1日起實施。
本次沒有規定明確的已售舊國標車的過渡時間,對換車需求刺激性不大。但本次標準要求電動自行車具備北斗定位、通信與動態安全監測功能。而這些功能,智能新勢力品牌已經走在了前列,可以預見,卷智能化技術必然成為企業競爭的一環。
新華社發 程碩 制圖部分截圖
兩輪電動車的智能化首先體現在軟件服務上,尤其是智能互聯和數據分析技術的應用。通過物聯網、大數據和云計算技術,兩輪電動車能夠實現遠程監控、智能管理和數據分析,從而提升用戶體驗和安全性。
智能兩輪電動車通過搭載5G、北斗定位等通信模塊,將車輛與手機APP互聯,通過手機APP,用戶可以遠程查看車輛狀態、控制車輛開關鎖、設置電子圍欄等。
以智能車鎖功能為例。當前各家的智能車鎖包括了感應鎖、手機解鎖、指紋解鎖等不同類型,比如感應解鎖可在不用掏出鑰匙的情況下完成感應開關鎖、以及離車自鎖,解放了雙手,用戶不再需要隨身攜帶機械鑰匙,避免了使用中沒扭、沒拔、丟失的安全風險,防止車輛偷盜問題,提升了車輛使用的便捷性和安全性。
據艾瑞咨詢數據,智能車鎖、APP遠程控制已成智能化兩輪電動車產品的標配。
續航能力作為兩輪電動車用戶關注的重點之一,也可以通過智能化功能實現有效提升。例如引入BMS系統,能實時檢測電池狀態,選擇最佳充電方式,延長電池壽命,智能充電器和電能回收技術的應用也能提高充電效率和能源利用率。
硬件層面的迭代是兩輪電動車智能化的關鍵因素。傳感器、智能芯片等硬件廣泛應用,可有效提升兩輪電動車的安全性、便捷性和能效。
傳感器是兩輪電動車智能化的基礎。通過搭載重力傳感器、溫度傳感器、電壓傳感器等,兩輪電動車能夠實時監測車輛狀態,保障騎行安全。例如,九號智能兩輪電動車可以通過重力感應避免在推行狀態時發生車輛啟動,從而防止意外發生。
智能芯片的應用使得兩輪電動車的中控系統更加智能化。智能中控搭載智能化芯片或ECU,以汽車級總線通信技術實現車輛的多媒體控制以及動力系統管理,同時外接定位、藍牙等通信模塊,實現車聯網交互。
隨著年輕人群用戶的增加,兩輪電動車智能化和個性化需求呈持續增長態勢。
一方面,他們更關注行駛時的個人體驗,智能化功能逐漸成為用戶購車時的核心考量,包括自動落鎖、乘/駐車感應、路線規劃導航等功能。另一方面,能夠彰顯個性的定制化需求在這部分消費者群體中日益凸顯,品牌意識認同加強,更需要廠商提供更多樣化的選擇和服務。
當場景和用戶需求發生轉變,智能化成為必然命題,正加快卷向兩輪電動車行業。
「真智能3.0」,瞄準精細化場景需求
產品體驗作為品牌和用戶最之間的連接點,其智能化功能是否能精準打中場景痛點,直接影響到用戶對兩輪電動車品牌的觀感和認同。
在這一背景下,兩輪電動車廠商紛紛尋求突破的辦法,通過技術層面持續發力,不斷進行產品優化為用戶帶來更好的行駛體驗。
九號公司入局兩輪電動車賽道是2019年12月,以“智能化、高端化、年輕化”為戰略定位,并于同年發布首款產品,提出了“真智能”概念。今年1月3日,九號公司舉辦了「真智能3.0」技術發布會,正式揭曉全新升級的“真智能3.0”。聚焦精細化功能服務,定位“享”滿足不同用戶在多場景下的不同需求。
安全性能是九號探索智能化的主要關注方向。具體來說,真智能3.0在某種程度上正嘗試將電動兩輪車往汽車方向靠攏,通過將汽車功能降維下放,來實現產品在同級別產品對比中的智能化和高端化。
ESP是汽車車身電子穩定系統的簡稱,它整合了多種失控場景應對方案,涵蓋ABS(剎車防抱死系統)、TCS(牽引力控制系統)以及EBD(制動力分配系統)等,這套安全輔助系統自推出以來廣泛應用于汽車領域,也被九號引進到真智能3.0,并在已部署ABS和TCS方案的基礎上,推出了第三項EBD自研安全配置。
日常駕駛兩輪電動車或摩托車時,剎車制動是保證人們生命安全的第一道防線,然而在遇到突發狀況時,往往容易因為慌亂對前后制動操作不當,進而產生危險情況。根據行業調研數據,在摩托車事故中,由于剎車制動不當產生的事故占總數的30%,而兩輪電動車駕駛人群體更廣泛、且駕駛技能參差不齊,因為制動使用不當產生的事故占比預估在40%以上。
洞察到這一用戶痛點,九號在真智能3.0中提出了車身穩定系統NinebotESP。NinebotESP由新推出的NinebotEBD系統聯動ABS和TCS,面對不同路況,比如干燥路面或下坡路段、上坡路段或潮濕路面等,可以基于事實地面狀態,對車輛輪胎的滑移率、輪速、車速、車輛重心分配等系列要素做出反應。
即使是新手用車,無論其如何使用前后制動,NinebotEBD系統都能針對當前場景,給出最優的前后制動力分配方案;同時,三個系統的聯動也能在一定程度上穩定車身姿態,以緩解新手應對突發狀況的焦慮,確保駕駛安全。
據了解,未來九號接下來將繼續下放更多主動安全配置,在全系產品中普及TCS(牽引力控制系統),在4000元以上價格帶的產品中普及ABS,8000元以上的產品普及ESP系統。
真智能3.0與AI技術的融合也是此次的一大亮點,其智能化的核心在于如何更好地實現人車交互。
NinebotSIGHT是一個AI視覺輔助系統,當中搭載了三顆集成高性能AI芯片的攝像頭模組,具有視覺預警功能,包括前向碰撞預警(FCW)、盲區監測(BSD)、車道偏離警告(LCW)和后向碰撞預警(RCW)等。
用戶在騎行過程中,NinebotSIGHT會進行實時記錄并識別潛在風險,及時發出警報,比如對系統設定頭盔騎行檢測權限后,一旦發現用戶沒戴頭盔、該車則無法騎走,以提升行車安全性;同時,它還具備了一定的生活娛樂功能,當用戶想拍下周圍風景時,通過手勢就能開啟錄影模式。
總體而言,九號本次發布的真智能3.0,延續了其“智能化、高端化、年輕化”的戰略定位,是基于前兩代智能系統的技術迭代,對多元場景下年輕化用戶需求轉變的精準把握,從技術、功能到產品端打通智能化的全鏈條,進而提供更加便捷、安全、智能的騎行體驗。
兩輪電動車走向Next level
根據工業和信息化部披露數據,2024年,我國兩輪電動自行車的市場規模預計突破1129.82億元,同比增長14%。
如果用一個字形容當前的兩輪電動車行業,莫過于“卷”。一邊是新國標帶來的政策紅利期進入尾聲,高增長時代告一段落;一邊是大量企業玩家涌入,分化市場。
與此同時,整個兩輪電動車市場成熟度日漸提高,從早年拼成本、打價格戰的同質化競爭,到如今卷智能化技術、拼精細化服務,呈現出更穩健的向上趨勢。
關注智能出行領域的投資人趙鵬告訴36氪,“隨著兩輪電動車智能化發展,部分軟硬件功能下放,不少價格段在一兩千元的電動車也具備自動解鎖、軌跡查詢等功能,用戶會追求更有性價比的產品。但我們相信,長期來看消費升級的趨勢依舊存在,以高性能產品、精美設計和優質的服務,是品牌持續性發展、占據市場份額的關鍵。“
從數據端可以看到,九號以智能化、高端化立足,已經鎖定了一部分忠實用戶,兩輪電動車業務銷量和銷售額持續攀升。其中在2024年前三季度,九號中國區銷量突破200萬臺、同比增長86.08%,銷售收入同比增長87.45%。這主要得益于九號在產品、服務和渠道端的投入。
從不同價格段布局出發,九號目前已推出多款產品,以滿足不同用戶的差異化需求。比如面向女性用戶和注重外觀設計用戶推出妙想家C系,兼具美觀和實用性;針對追求高性能和智能化體驗的用戶,機械師Mmax2搭載了更高性能的電機和電池組,提供更強勁的動力和持久續航。
更多定制化服務上,九號會在真智能3.0中推出主題商場,讓用戶自主選擇喜歡的主題皮膚和主題音效,并通過九號出行APP部署到自己的車輛上;外形硬件端,用戶還可以接入智能尾箱、加熱部件、音響部件和智能氛圍燈等九號提供的智能部件,進一步拓展車輛的個性化功能。
在渠道端,智能兩輪電動車屬于線下體驗型產品,由于其價格段較多、部分產品客單價較高,加上使用感受的差異性較大,因此用戶更傾向于在門店試用后再購買,交易流程短、售后也更有保障,這樣要求企業能搭建起強大的渠道網絡資源和靈活的售后相應服務。
截至2024年12月,九號公司已在全國范圍內開設了6200多家銷服一體門店以及350家以上的專業服務中心,可快速響應各地用戶,為其提供2小時上門服務、備件買貴雙倍賠付等基礎保障與服務權益。為用戶提供全方位的服務支持,有效提升用戶體驗的滿意度。
此外在供應鏈端,九號已自建有數智化工廠,從零部件采購到整車交付,每一輛兩輪電動車要經過至少100道工序檢驗,并通過最終的路測后才會交付到用戶手中,以確保產品品質可控和規范生產。
目前來看,兩輪電動車的智能化方向發展已是大勢所趨。市場正處于存量階段的競爭期,隨著更多企業入局和出海進程的加快,行業也將面臨更加嚴峻的市場競爭和整合壓力。而瞄準年輕用戶群體個性化需求,以技術為驅動力,推動產品智能化發展的九號電動車為行業提供了一個良好的方向參考。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