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打開某紅薯,“猜你想搜”赫然寫著“怎么投訴空姐”,點進去一看:
雖然意料之中,但看到這個數字還是有點震驚。
如果細分一下:
帶著好奇的態度,我又搜了一些其他行業,想看看數據如何:
不知道列位看完是什么感覺,反正我的感受很不好。
在我片面的理解中,所有的消費場景——包括需要別人來提供服務的場景、需要我花錢的場景、需要跟人打交道的場景中,若想獲得超出預期的“服務”,首先得學會放低自己的姿態,雖不必過分謙卑,但要保持絕對的尊重與相應的禮貌,如此,才有可能獲得對方給予我的期望的服務。
各行各業每家企業廠商的廣告幾乎都是天花亂墜自賣自夸,我向來不怎么相信。因為公司老板們所承諾的服務,最終仍要通過一個個一線的窗口單位人員來跟我個人對接,那跟我對接的人,人家憑什么要提供一個特別優質的服務?
你說這是本職工作,理論上是沒錯,但老板們吹下的牛逼讓一個個普通員工去實現,可老板只畫餅卻不給點實際的好處,人家員工又憑什么多付出一個“好的態度”呢。
這種觀點或所謂價值觀可能不夠正,但絕對現實。不管列位身處哪個行業,同樣都要服務顧客或者客戶或者領導,可以問問自己,你們愿不愿意每天笑盈盈的實現老板們吹下的牛逼。
可能有兩家愿意,一家叫胖東來,一家是我某音上經常刷到的礦業老板。
只有在這個現實問題上達到共識,我們才能正確看到“投訴”這個問題——如果你說,這是三觀不正!這是荼毒我的心靈——我絕不反駁,請回烏托邦,回理想中的那個世界。
說回我們飛機上。
航空服務本就是一個較為復雜的服務場景。飛機上空間密閉、旅客需求多樣,空乘們在滿足安全規定的前提下,在有限的時間里要面對各種狀況。
不論是你因何而想投訴,我從來都沒有說說旅客不能投訴——合理的訴求和反饋是推動服務進步的動力——但現在上百萬篇筆記都在教人怎么投訴,這反映出一種社會情緒的失衡。
一方面,旅客們似乎習慣了用投訴來解決問題,而不是嘗試先溝通。在這個快節奏的時代,大家都缺乏耐心,不愿意花時間去理解對方的難處。一旦覺得服務不如自己意,就想著投訴,仿佛這是最快捷有效的手段。
另一方面,航空公司在管理上也存在漏洞。對員工的招聘標準、員工的培訓、制度和作業指導、授權的下放、薪酬待遇激勵機制等等,都可能存在不到位的情況,當乘務員面對旅客的不滿情緒時,或處理能力不足,或得不到有效的支持。
巧婦難為無米之炊,我們都知道在現有條件下,旅客的很多訴求就沒辦法解決。
我們不能僅僅將責任歸咎于旅客或者乘務員任何一方。這需要整個社會、行業以及每一個個體的反思。消費者要學會換位思考,多一些理解和包容;航空公司要做好堅強后盾,給予一線員工足夠的支持和激勵,同時要積極引導旅客預期趨于理性。
只有這樣,我們才能打破這種 “投訴至上” 的怪圈,皆大歡喜,營造一個更加和諧、優質的民航服務環境。
好孩子不是打出來的,好服務也一定不是罵出來的。
理解萬歲。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