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再這樣下去了!”
據《聯合早報》消息,1月22日,東盟輪值主席國總理安瓦爾在達沃斯世界經濟論壇再度示好中國,為2025年東盟定調。
他說:“我認為我們應與中國繼續合作,因為中國相當重要,而且中國非常理性并重視我們,甚至比許多傳統盟友還重視我們?!?/strong>
安瓦爾還說:“馬國也正加大與歐盟的接觸,并與金磚國家合作。金磚國家提供了新的對話機制,而且加深與全球南方合作。”
美新政府一上臺就宣布退出《巴黎協定》,卻在制造緊張方面不遺余力。
《環球網》消息稱,魯比奧就職當天召開美日印澳四國外長會,這對東盟而言,無疑是在墻外扎籬笆,卻是繞著東盟家門不入,你們這么高尚,都想當治水英雄大禹嗎?……
為此,安瓦爾指出,一些人會特別挑起南海問題。
安瓦爾再次表態:“中國是重要的鄰國,我們和中國之間沒有問題?!?/strong>
馬科斯究竟做了什么,會讓東盟國家發出 “不能再這樣下去了” 的吶喊?安瓦爾為何在達沃斯世界經濟論壇上特別強調要與中國繼續合作?中國與東盟的合作關系為何如此緊密?這種緊密關系對雙方意味著什么?
需求是關系運行的底層邏輯。
第一,先看貿易數據:
2024年中國東盟雙邊貿易額都快逼近 9500 億美元;
從 2015 年開始,連續 9 年噌噌往上漲,中國連續 15 年穩坐東盟第一大貿易伙伴的寶座,
關鍵是,現在誰也離不開誰。
雙方產業鏈的深度融合才是要命的存在。
再瞧瞧東盟和美國、歐盟的貿易情況:
2023 年,美國與東盟貿易額大概也就 3700 億美元;
2023 年,歐盟與東盟雙邊貿易額差不多 3000 億歐元;
但東盟和金磚國家的貿易往來,那可是越來越熱絡。
2023 年印尼與金磚國家的雙邊貿易規模達到 1732.9 億美元,占印尼對外貿易的 36.1% ,所以,印尼今年就入金磚。
即便是普拉博沃口說“是美國培養了我”,然行動是很誠實的,國家利益至上。
2022年,歐盟與中國貿易額為8563 億歐元;
2023 年,歐盟與中國的貨物貿易額約為 7000 億歐元。
很大因素在于,歐盟內部出現“逆子”:立陶宛在一些外交政策上與美國保持一致,采取了對華不友好的舉措。
受此影響,2023 年歐盟對華高端制造業產品出口額同比下降約 5%。
而同一時期,中國與東盟在制造業領域的貿易額卻保持著 8% 左右的增長。
這一降一升,鮮明地展現出不同合作態度帶來的不同結果。
不就是等于把喂到歐盟的飯,給到了東盟?
第二,再看看安瓦爾處境
一方面,納吉案想“在家服刑”,伊黨想借機離間執政聯盟,把安瓦爾政府搞得內憂外困。
與此同時,新隆高鐵建設項目推進得那叫一個艱難,技術難題、資金短缺、協調困難等問題一大堆。
說到這里,你腦海已經有一個畫面:安瓦爾做夢都想有個金主爸爸來幫忙。
另一方面,馬來西亞可不想守著金飯碗要錢,馬六甲海峽,本就是馬來西亞、新加坡、印尼三國都有份,唯獨新加坡吃大頭。
馬來西亞比誰都想要改變利益格局:
于是馬東鐵路項目開建,
還有上文提到的新隆高鐵,
以及與泰國邊境鐵路開工建設……
馬來西亞所圖,就是成為泛亞鐵路的入???,以及國際航運中心。
馬來西亞一心想著借助中國的力量,在區域經濟發展里占據更有利的位置。
現在東盟出現一個不好苗頭,那就是馬科斯要將菲律賓變成歐盟的“立陶宛”:
2023 年,立陶宛對華出口額下降超 40%……
2024 年上半年菲律賓對華出口額同比下降 25%,
這勢必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東盟整體經濟增速。
反之,東盟對華友好各國,都是大發橫財:
2023 年,馬來西亞與中國雙邊貿易額高達 1319.6 億美元;印尼與中國雙邊貿易額達 1490.7 億美元 ;
泰國與中國雙邊貿易額達 1350.3 億美元,其大米、水果等農產品深受中國市場歡迎,甚至推動泰國 GDP 增長約 2%!
安華直接放話:“美國在東南亞的影響力已經比不上中國了?!?/strong> 他還反復強調,東盟成員國必須緊密團結。
這話,馬科斯你懂了嗎?
第三,東盟看清了誰是區域合作的推動者?
從哲學上來說,這世界有人煽風點火,就必然有人出來搞建設。
中國在這一系列區域合作中,始終是積極的推動者和重要的貢獻者。
以中老鐵路為例,截至 2024 年 9 月 16 日,中老鐵路進出口貨運總量已突破 1000 萬噸,貨值達到 407.7 億元。
這新契機一到,老撾的發展就步入了快車道!
隨著泰國榴梿通過中老鐵路運送到中國,泰國不只是心動了,你不信?但是他信:
泰國前總理他信更是表態要將鐵路修到中國,這不僅僅是符合泰國國家利益,更為關鍵的是:
為泰黨的鐵票倉就在泰國東北部,而拿下泰國東北部地區,就拿下三分之一天下,就可以繼續執政。
因此,中泰鐵路二期工程的修建,從某種意義上講,決定著欽那瓦家族政途長青。
第四,吸引大國投資是關鍵
其實,從人口規模、年齡結構、經濟發展程度來看,東盟和印度存在一定的競爭關系,東盟要想做大,就不能學歐盟在政治議題上被某個成員國牽著鼻子走,而是要在經濟議題上發力。
東盟除了維持與美國傳統關系外,還有三個著力點:中國、歐盟、金磚。
這個金磚值得一提:2008 年金融危機后,東盟與中國等金磚國家貿易增長,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對歐美出口下降的壓力。
當和某一傳統伙伴貿易受到沖擊時,就能從與金磚國家的貿易合作中獲得一定補償,穩定經濟增長。
因此,當美國舉起關稅大棒之時,有沒有想到全球各大經濟體都在趨利避害?
反而令東盟各國向金磚靠攏呢?
因此,有人說“讓美國再次偉大,其實是讓特朗普再次偉大?”
《聯合早報》沈澤瑋點明了實質:“如果他以武力奪取,那將徹底顛覆美國在戰后提出以民主、自由貿易、國際合作與法治等理念奠定的國際秩序基礎,也逆轉了美國近百年來的外交思想?!?/blockquote>正如泰戈爾所說:“當我們是大為謙卑的時候,便是我們最接近偉大的時候?!?/strong>
在合作共贏的道路上保持謙遜與開放,才能真正擁抱偉大的發展前景,而那些搞對抗、搞破壞的行徑,注定會被歷史的洪流所淘汰 。
你認為東盟在未來的國際合作中,應該如何更好地與中國攜手共進,實現共同發展呢?
看見更大的世界,認知更真的世界!
歡迎大家在評論區留言討論,也別忘了點贊、轉發和分享這篇文章哦,讓更多人看到我們對國際局勢的分析與思考。
資料來源丨《環球時報》《聯合早報》等媒體報道;聲明:本文根據權威媒體結合個人觀點進行撰寫;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