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近日雪景
60年前,似乎也一個蛇年,那時的我,還是一個戴著瓜皮小帽在五華區“人委會”大操場堆雪人的5歲孩子,只隱約記得,老外公穿著民國式樣的長袍馬褂陪我在球場堆雪人的樣子,還真是“帥”呆了。
總記得,童年時的我總是很調皮,當時從宣威來昆明領我和妹妹的老外公、老外婆也常被我“戲弄”得“哭笑不得”。
用現在流行的話講,老外公是“詩書傳家”,曾經是大清朝的最后一任“舉人”,故而在宣威城也頗有些人脈和聲望,其精湛、大氣的書法作品即便在老人家離世幾十年后,仍然在宣威廣為人們稱道。
△昆明近日雪景
當年老外公帶著我從宣威回到昆明吋,順便還帶著一大個土布包袱,后來我才知道里面裝的竟然是一件當年老人家在“抗日戰爭”前夕,讓老外婆用絲棉制做的“馬褂”。
上世紀60年代中期的一個春節,昆明的冬天似乎是來的特別早,烏蒙蒙的天空上便飄起了漫天的大雪花,我和崇仁街榮慶里的小伙伴們便吵著、嚷嚷著要去院壩旁的五華區“人委會”大球場上去堆雪人。
△昆明近日雪景
記得我在當時去堆雪人的小伙伴中是年齡最小、也最頑皮的一個,要知道當時的老外公已經是70高齡,為了防止我摔倒或者被冷著,被其它小伙伴欺負,老人家匆忙中,把從宣威帶來的包袱里的馬褂取出穿在身上,就追了出來。
雪人在眾多小伙伴的努力下,很快就堆了起來,那應該是我這一生中見過的最漂亮的、也最難忘的雪人,至今,每當天空中飄起雪花,我腦海中都會過電影般映照出童年時的這一幕情景。
△昆明近日雪景
應該講,絲棉“馬褂”對當時我們這些任事不懂的頑皮孩子而言,可是稀罕物件,反正“生眼眨毛”以來都沒有見過,甚至比我們大7、8歲的大哥哥、大姐姐可能也沒有見過。
大約十幾年后,昆明人、尤其是一些文化人、“潮人”也流行起了穿馬褂,但現如今的馬褂似乎與外公身上穿的馬褂似乎不同。
再后來,讀了一篇魯訊先生的文章,其中似乎是提到有“穿長衫套馬褂”文字,才感覺恍然有些明白了。(文:張耀輝)
編輯:李紅戟
編審:陳大坪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