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十一弟
年關將至,萬科的管理層,徹底大洗牌。
實際上,更準確地說,這是一次大換血——
由一幫職業經理人掌管的混合所有制房企,從此將更深地染紅了。
昨天下午四點半,萬科連發四條公告——
其中一條,有關2024財年業績預告;另外兩條,涉及上市公司董事及高管變動。
去年,萬科預計將會巨額虧損450億。
而在2023年,它的凈利潤還有超過121億。
過去二十多年以來,這是萬科第一次錄得巨額虧損。
更重磅的消息,是萬科三名職業經理人的辭職退任——
郁亮辭掉了上市公司董事會主席,仍然留任董事,并擔任執行副總裁,相當于降職留用;
祝九勝以身體原因,從上市公司辭掉了董事、總裁、首席執行官等一切職務,徹底從萬科退出;
朱旭辭去了董事會秘書等職務,也仍留在萬科,負責對接長租公寓事業部,從核心管理層調任具體業務條線。
萬科的三名職業經理人辭任下野,來自深圳市政府和深圳地鐵的四名董事高管,隨即在上市公司接任上位——
深圳地鐵董事長,之前擔任萬科董事會副主席的辛杰,從郁亮手上接過了權杖,出任了萬科董事會主席。
跟郁亮一起上任執行副總裁的,還有三個新面孔——
李鋒、華翠、李剛。
李鋒有著深厚的地產開發背景,此前一直在中洲控股、天健集團、深圳建工等深圳下屬國企擔任高管。
從去年六月份到現在,他出任了天健集團董事。
華翠從法律專業畢業,擁有法學博士學位。
她擔任過茂名市紀委副書記、市委組織部副部長、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局長、深圳地鐵審計法律中心總經理、深圳建材交易集團總經理、董事長。
李剛也擁有法律專業背景,他在深圳公安局長年任職,之后調任天健集團紀檢監察室負責人,目前擔任了深圳地鐵辦公室主任、深圳地鐵商業管理公司董事長。
接替朱旭出任萬科董事會秘書的,是田鈞。
田鈞之前在平安集團任職,之后調深業集團、深圳地鐵、深圳國有免稅集團、深圳投資控股、深圳創新投資集團等深圳下屬國企擔任專職外部董事。
春節之前,這一輪核心管理層大換血,其實就是替換了萬科原來的職業經理人,來自大股東深圳市政府、深圳地鐵的高管上位。
從深圳市政府、深圳地鐵派駐到萬科的幾名高管的職業背景來看,他們對萬科的主營業務足夠熟悉——
尤其是地產開發、商業管理等業務,同時還具備審計、紀檢監察的法律專業。
作為萬科的大股東,深圳地鐵持有上市公司超過27%的股權。
當年,為了拿下萬科第一大股東的位置,深圳地鐵真金白銀地花了664億。
其中,還有大約400億的收購資金,是靠從銀行獲取的并購貸款。
每年光是銀行利息,就需要償還幾十億。
拿下第一大股東位置以后,萬科股價上漲、盈利豐厚。
深圳地鐵每年從萬科獲得的幾十億分紅派息,能夠覆蓋掉一部分銀行貸款利息。
在房地產行業上行的那些年,深圳地鐵的大手筆投資得到了回報,國有資產保值增值,萬科的股權結構保持穩定。
那些年,你好我好大家好。
萬科與大股東之間的關系,若即若離、你儂我儂。
作為大股東,深圳地鐵對萬科足夠放權,由郁亮、祝九勝為核心的職業經理人掌管上市公司。
但現在,萬科虧損了幾百億,不僅沒了分紅派息,而且上市公司現金流吃緊,股價大跌,市值縮水。
深圳地鐵在萬科身上投入的,不僅是真金白銀的現金,還是沉淀下來的國有資產。
如果萬科的經營和財務處境進一步惡化,造成幾百億的投資與國有資產損失,不好交代。
從入主萬科以來,盡管深圳地鐵坐穩了第一大股東的位置,但萬科一直保留著混合所有制企業的身份,由郁亮、祝九勝等一幫職業經理人掌控。
現在,萬科業績虧損、股價下跌,需要有人站出來負責。
郁亮從上市公司董事會主席降職到執行副總裁,祝九勝徹底退出核心管理層,是必要之舉,也是最好的結局。
不過,即便從萬科降職卸任,也不代表著郁亮、祝九勝從此安全落地了。
萬科是在昨天下午四點半同步發布了業績預告和人事變動的消息。
十分鐘后,深圳官方媒體——深圳特區報的一篇文章,鄭重出街了——
《多方積極支持 萬科發展迎來重大轉機 深圳國資:有足夠“子彈”支持萬科》。
這顯然是一篇為了對沖萬科大洗牌、大換血的文章——
萬科的人事變動,將會引起巨大的行業地震,輿論風暴、外界解讀、市場影響,難以預料。
而且,萬科之所以選擇在年關之際扔出人事變動的消息,很明顯,也是為了稀釋、淡化市場沖擊。
深圳特區報提前安排的這篇文章,其中對萬科目前問題的定性,其實比人事變動公告本身,更有看頭、更有含金量。
在文章開頭,就作了定調——
“自出現流動性風險以來,萬科在各方支持下積極開展自救,但仍未徹底化解風險。”
“萬科出現大額虧損,有市場原因,更有管理因素。”
這兩句話至為重要,它透露了兩個核心信息——
一是到現在,萬科仍然存在很大的流動性風險;
二是目前萬科出現問題,原來的職業經理人,在管理上有很大的責任。
因此,來自深圳市政府和深圳地鐵的一批高管,此時不得不上任接管萬科——
一是由深圳國企出面,讓萬科獲得更深厚的國資背景,為接下來化解債務、貸款融資,增信背書;
二是上市公司原來的那幫職業經理人,在管理上出了問題,就需要撥亂反正,要換思想先換人。
對于人事變動,文章作了肯定——
“萬科新的高管團隊,既保留了部分老將,又出現了新面孔。”
“他們大多具有豐富的企業管理、資本運作等方面的經驗,專業背景更為多元。”
“新任董事會主席辛杰,此前任萬科董事會副主席,擔任過多家大型企業董事長,具有地產、商業、酒店、建筑等多領域工作經歷。”
還有,攘外必先安內。
目前萬科的核心管理層,郁亮是董事會主席,祝九勝是總裁。
在萬科內部,這是兩名最有實權、資歷最深的職業經理人。
這兩個位高權重的高管,一個降職留任,一個徹底退出,在公司內部,難免人心動搖。
深圳特區報的這篇文章,找了萬科兩位封疆大吏來站臺發聲——
華中區域管理部首席合伙人、總經理易平安,西南區域管理部首席合伙人、總經理李嵬。
他們對萬科的人事調整,舉手支持——
“我們對萬科有深厚的感情,和許許多多萬科人一樣,都衷心希望企業走上健康發展的道路。”
“此次大股東出手,極大鼓舞了團隊攻堅克難的士氣,相信大股東能為萬科帶來新的向好變化。”
除了向萬科派駐高管,深圳市政府和深圳地鐵還要繼續給上市公司輸血——
“深圳地鐵全年營收超萬億元,規模大、實力強,有能力、有實力,也有足夠的子彈,支持地鐵集團通過一切可能的市場化、法治化手段推動萬科穩健發展。”
有了深圳市政府和深圳地鐵接管介入萬科的經營管理,萬科有了國企背景的增信背書,銀行等金融機構紛紛表態——
“堅定看好萬科的后續發展,在聚焦主業的前提下,將繼續積極運用貸款、債券、資管、信托等各種金融工具,滿足萬科合理融資需求,全力保障其整體融資規模穩定。”
“同時,進一步加大對萬科主要股東的支持力度,共同幫助萬科增強流動性,實現穩健經營。”
在文章里,新上任董事會主席辛杰還讓投資人、資本市場吃了一顆定心丸——
“在各方及大股東強有力的支持下,新的管理團隊將積極實施一攬子方案,有信心實現萬科隊伍穩定、財務穩定和生產經營穩定。”
“目前,公司已對今年一季度債務償付做好了安排。”
這次核心管理層大換血之后,萬科的一切經營管理與財務狀況,似乎都在朝著好的方向發展。
換了身份血脈,也就改變了命運歸途。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