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乎是含著熱淚看完《蛟龍行動》。
就像網友說的,“很慶幸,很榮幸,我是中國人”。
第一時間看過的觀眾對影片質量直接給予認可,“全程無尿點,緊張刺激,牛!”。
不得不說,能超越《紅海行動》,也只有《蛟龍行動》,而能打敗林超賢的,也只有他自己。
當然,有一說一,《蛟龍行動》能在第一時間抓住我的眼球,便是源于它的科技感。而這種科技感,不是科幻,而是在現有的軍工技術的前提之下稍往前走半步的合理想象。
影片中,我們能看到很多高精尖裝備。
比如蛟龍小隊在隊長孟闖帶領下,身著特制飛行器,在軍艦上,直接起飛的場景簡直不要太酷。
還有影片后期出現的兩只殺戮機器——機器狗,不僅裝載微型榴彈,還帶有精裝炮擊功能,火力輸出超強,甚至還具備極強的偵察能力。
此外,片中還有諸多關于高科技武器核潛艇的諸多“科普”,比如其中的反制武器艙、核反應堆艙以及相應的制導系統等等。
尤其是片中以小樹苗為視角對核潛艇介紹的一鏡到底鏡頭,讓觀眾清晰且具體地看到了核潛艇的全貌,很是震撼。
而這些,其實離我們并不遠。甚至有些已經實現了。
在科技感之外,《蛟龍行動》的節奏感,更加吸睛。
用網友的話說,光是槍戰與打戲、潛艇互炸,就已經值回票價了!
這部電影是雙線并行結構。一方面,故事的主線是為了粉碎敵人的“恒星計劃”,我方的核潛艇有著明確的戰略目標;另一方面,以孟闖為首的蛟龍小隊,則是有著“獨立作戰”的潛在需求。
兩條作戰線,相輔相成,又彼此緊密聯系。
因此,我們能看到雙方魚雷交戰的畫面,還有蛟龍小隊在狹小的環境中與敵人廝殺。
當然,在這之間,我們也能看到《蛟龍行動》對比《紅海行動》的升級。
比如在打斗方面。
除了精彩的機槍對壘,還有拳拳到肉的“狠勁”。
僅是片中隊員訓練的一幕,就能看出這一點。
畫面中,新成員韓驍與隊長孟闖在泥地里有一場關于格斗的訓練,兩人的動作干練卻非常有力量,且出手“狠又準”,透著血性。
還有片中的佟莉,對待敵人沒有絲毫手軟,一把匕首,直插脖頸。
而這樣的打斗,在片中還有很多很多。
值得一提的是,除了以上的兩點,《蛟龍行動》還給觀眾帶來了足夠的新鮮感。
這里主要有兩個方面。
其一就是關于深海作戰,對于這一點,觀眾還是比較陌生的,并且關于這方面的國產片還是比較少的,因此,影片中的各種潛艇以及潛艇所帶有的不同功能,還是讓作為觀眾的我們都覺得耳目一新。
其二,就是聲吶兵這個特殊的兵種,王俊凱飾演的曹弘浪,就是聲吶兵,他的主要職能便是將復雜的聲音訊息翻譯成我們能聽懂的指令,進而方便艇長做決策。
不得不說,林超賢是敢拍也能拍。
影片中,我們能看到各種復雜的現代化戰爭現場,從催淚彈到榴彈炮,再到魚雷甚至是核彈,緊接著又是各種高能打斗現場,從水上到水下,全都是真實感爆棚。
當然,這里要夸一夸影片的演員與導演,都是肯拼的人。
在電影中,飾演突擊手秦大偉的韓東君,在水中且負重的情況下,仍舊是堅持真實打斗,一度因為體力不支而嗆水。
片里有一幕是韓東君的腿,被火燒著了,要知道,這里的火焰可是真的火焰,并非特效。
韓驍背著孟闖沖出火海的那場戲,20米的距離,就有著50個爆炸點,現場炸起的火焰都高達十多米,而留給演員的時間就只有五秒。
這樣的場面,光是想就覺得緊迫與震撼,但演員們卻是實打實地親自上陣實拍。
不管是蛟龍小隊,還是潛艇兵。無論哪個兵種,《蛟龍行動》都用近乎完美的演繹,用自己的硬核輸出,給出了一份完美的答卷。
而這一切的來源,是他們模仿的對象,叫作中國人民解放軍!叫作中國海軍!
電影只是創作,而在萬家燈火,合家團聚的今天,我們能在電影院里看到反映中國軍人的電影,是因為真正的中國軍人,正在我們看不到的地方默默守護。
而這恰恰是我們想借《蛟龍行動》想表達的:很慶幸,很榮幸,我是中國人!很慶幸,很榮幸,我們有像電影里這樣牛的中國軍人!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