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神》第一部的口碑還不錯,起初市場其實并不是太看好,不過后續的宣傳尤其是上映之后的口碑還不錯,烏爾善的孤注一擲也引起了觀眾的興趣和內心一絲絲的憐憫。到了第二部的時候,市場的宣傳并不如第一部那么張揚,或許也是因為有第一部的打底,因此信心也十足了一些。
看完之后,先說一下總體感覺:總體和第一部的觀感差不多,屬于可看的范疇。比起第一部來說,在場景設置,以及一些戰斗場面的渲染還是不錯的??傮w的故事情節也基本符合總體的基調。
不過,其中的一些敗筆也不少??傮w的一個感覺就是太多的橋段過于拖沓,故事的緊湊型不夠。其中比較典型的過程就是姬發刺殺聞仲的過程,不知道為何要留出那么長時間的空白,想演繹什么,耽擱什么,本來就是電光火石的過程,就是快速阻止的過程,在這時候加入時間差有何意義,也不符合人之常情。
在對魔家四將的使用以及戰勝其的技巧過于簡單化,魔家四將可以說死的太窩囊了,簡直就是四肢發達大腦低能的集中體現,四大天王原來都是如此的無腦啊?;蛟S是為了彰顯更多的文戲技能,其中鄧嬋玉和姬發的文戲啰里啰嗦還不感人,這樣的改編不知道又出于何種目的和考量?而且,在一些情節中,鄧嬋玉表現出了“戀愛腦嬌妻” 的特質,為了姬發可以不顧自己的職責和使命,這種人物形象的轉變過于突兀,讓觀眾難以接受。
至于,姜太公釣魚的說法,也過于牽強。姜太公釣魚意指愿者上鉤,用在攻伐之中,顯然并不彰顯技巧和新式解釋,過于牽強附會了。第二集中紂王的戲份開始降低,這符合主旨,但是過多引入鄧嬋玉的戲份,難以服眾,甚至離譜的改編讓忠于原著的觀眾難以認可。
眾所周知,在原著中,鄧嬋玉的官配是土行孫,兩人的愛情故事充滿了戲劇性和趣味性;而姬發的官配則是邑姜,他們的結合是政治與愛情的融合。但在電影中,姬發和鄧嬋玉卻莫名其妙地萌生了愛情,這種亂改,不僅篡改了對原著起碼的尊重,還讓人無法理解。據悉,《封神第二部:戰火西岐》的25-34歲觀眾占比最突出,這部分用戶顯然也是最喜歡看感情戲的,這是不是要引入更多文戲的緣由?
過于強調對封神榜的爭奪,也違背了封神的本意,封神并非依托封神榜,雙方的征伐,其實一方是為了政權,一方是為了民眾。帝王權謀和正義之師的抗衡,如今過分地強調太子的執念,甚至對于姬發也并沒有表現出更多的為了西岐子民乃至天下蒼生的愿景,很多時候,也沒有彰顯出姜子牙調兵遣將的能力。影片中還有許多情節被指不合理,如殷郊吸了十二金相的法力后,本應實力大增,可卻被十絕陣輕松困住,這種前后矛盾的劇情,簡直給人感覺就像交了“智商稅”。
或許是因為期待更多,致使失望也更多,這也是為何射雕和封神的票房要落后于哪吒、唐探的原因之一吧?作為主要人物的姬發,在成為周朝開創者的過程中,并沒有彰顯作為西岐之主的能力。在各大影評平臺上,封神2的差評開始不斷涌現,某瓣評分從開分的 7.8 分,一路下滑,最終落在 5.5 分左右,可謂說不及格。也就是說,相比第一部,觀眾們的失望之情溢于言表。有一些情節的設置過于拖沓,讓人看得昏昏欲睡。觀眾吐槽,西岐軍隊毫無戰術可言,就像是靠著“主角光環” 硬生生地撐過了這場戰斗,讓觀眾看得一頭霧水,完全感受不到戰爭的緊張與刺激。
令人贊嘆的是,春節檔的首日票房令人咋舌。根據國家電影局統計,2025年春節大年初一(1月29日)票房為18.05億元,觀影人次為3515.12萬,均超過2021年春節大年初一,創造了新的單日票房和觀影人次紀錄。大年初一,2025年春節檔票房(不含預售)已達18.27億元,六部春節檔新片票房分別為:《哪吒之魔童鬧?!?.87億元,《唐探1900》4.65億元,《封神第二部:戰火西岐》3.83億元,《射雕英雄傳:俠之大者》2.58億元,《熊出沒·重啟未來》1.38億元,《蛟龍行動》7822.54萬元。
此外,據貓眼專業版數據,《哪吒之魔童鬧?!贰短铺?900》《封神第二部:戰火西岐》三部“主力”影片排片占比均在20%以上,分別為23.4%、23.2%、21.3%;《射雕英雄傳:俠之大者》占比15.9%,為平均水平。今年春節檔最大的看點,莫過于檔期內總票房能否打破中國影史春節檔的最高紀錄。此前的最高紀錄為2024年的80.16億元。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