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小紅書上,關于“淘寶搜索不好用了”的筆記已經超過40萬篇,關于“淘寶搜索衣服都一樣”的筆記超過了54萬篇。
??懂財帝出品 · 作者|嘉逸
大年初五,雖然淘寶搜索大規模投放「淘個好彩頭」,但依舊難掩大量用戶對其吐槽。
一位用戶在社交平臺上吐槽:想搜索大衣,但系統推送的竟然全是自己關注過、買過、看過的店鋪,“我想要這些,直接去看關注列表的更新不就行了?”“根本找不到新品牌和新店鋪,還不如出去逛街。”
另一位用戶也發現,淘寶的人工智能大數據似乎「失靈」了:她加購了一件衣服進購物車后,系統連續幾個月不停地給她推薦,“已經看了幾十次”。
圖片來源:小紅書
而類似的遭遇并非個例。
筆者在淘寶上搜索運動長褲、跑鞋,系統也優先并大量推薦了買過的店鋪,如迪卡儂、喬丹、安踏,而非推薦一些新的、有特色的品牌。
在小紅書上,關于“淘寶搜索不好用了”的筆記已經超過40萬篇,關于“淘寶搜索衣服都一樣”的筆記超過了54萬篇。
用戶紛紛反饋,淘寶越來越不好逛了,“懷念以前的淘寶,琳瑯滿目、各式各樣”。
01 |用戶吐槽:淘寶搜索「失靈」
淘寶搜索“失靈”,不只是信息繭房。
更離譜的是,它還變笨了,搜索結果和關鍵詞根本不沾邊。
以筆者為例,搜索運動長褲,淘寶卻推送了紅蜻蜓休閑褲。搜索跑鞋,卻推薦了加絨保暖休閑鞋、老爹鞋。
圖片來源:淘寶APP
社交平臺上,還有很多用戶吐槽:搜索美式復古毛衣,出來卻是蕾絲風、學院風的毛衣。
搜索帽子,卻推薦了中老年款式,根本不在乎用戶的性別、年齡。
搜索棉襖女冬季新款,不僅推送了中老年款式,還出現了男款羽絨服,和“年輕潮流、女大學生”的需求完全相反。
圖片來源:小紅書
此外,淘寶的訂單搜索功能也出現了故障。
有用戶稱,她想尋找購買過的棉拖鞋,搜索關鍵詞“鞋”,系統優先卻顯示了前幾年購買的運動鞋、夏季拖鞋等訂單。她往下翻閱,但依然沒能找到棉拖鞋的訂單。最后,搜索關鍵詞“棉拖鞋”,相關訂單才出現。
另一位淘寶88VIP用戶反饋,他搜索關鍵詞“螺螄粉”,又搜索了“螺螄粉+品牌名”,但仍然出現了一堆其他零食的訂單。
筆者體驗了一下,在過往訂單中搜索“螺螄粉”“充電寶”,雖然找到了對應的購買訂單,但很明顯,搜索結果并不精準,同時還搜出了方便面、熱水袋、話費充值等無關訂單。
圖片來源:小紅書、淘寶APP
而截至去年9月,QuestMobile統計數據顯示,淘寶月活躍用戶規模已達到9.44億。據此計算,每個月,中國約有85%的網民(11.08億)要使用淘寶,它已經是國民級電商購物軟件。
對用戶來說,搜索的核心是效率。它要深刻理解消費者的真實需求,在浩如煙海的商品庫中,精準推薦一批最優質、最具性價比的商品,同時還要兼具用戶的個性化、多元化需求。
但目前來看,淘寶搜索似乎并沒有做到這一點。
在阿里每年超過500億元的巨額研發費用下,用戶不僅進入了同質化的信息繭房,獲取商品信息的效率也正大幅下降,購物體驗反而變差了。
02 | 技術「故障」與「趨利」策略
2023年5月,馬云在阿里巴巴內部會議上明確提出,回歸用戶。
同年9月,阿里CEO吳泳銘將“用戶為先”確立為新戰略重心之一。
去年,阿里董事會主席蔡崇信多次表示,我們的客戶是使用我們的APP進行購物的人,“用戶第一”。
創始人、高管屢屢強調用戶的地位和重要性,為何淘寶搜索還是陷入混亂?
筆者認為,一方面要歸咎于技術“故障”。
關鍵詞和搜索結果無法精準匹配,很可能是底層數據、搜索框架、智能算法模型出了問題。如數據庫更新不及時、算法模型調整不當,或關鍵的技術人員變動,都會造成搜索結果脫離實際需求。
另一方面,在運營端,要歸咎于淘寶的趨利策略,它加劇了搜索結果同質化。
時間先拉回到2012年。那一年,淘寶開始做千人千面的個性化推薦,用戶可以告訴系統自己的性別、購物主張,相當于為自己打上了標簽。
圖片來源:微信公眾號《鬼腳七》
這大幅提升了搜索效率,促使用戶持續消費。當年,在大碼、中老年等場景下的轉化率明顯增長。
次年,個性化覆蓋因子擴展到十幾個,部分“小而美”的淘寶賣家吃到了“肉”,獲得的流量顯著增長。
這直接刺激到了其他賣家,他們看到了算法進步帶來的高轉化率,開始為廣告位支付更高的價格。淘寶也因此嘗到了甜頭。
爾后,中國進入移動互聯網時代。
這一時期,消費愈加場景化,用戶的消費需求愈加個性化。同時,由于供給大幅增加,用戶對移動端搜索效率的要求也更高,逐漸偏重精品搜索。
淘寶抓住了時代機遇,轉型無線化,做手機淘寶,迅速積累起了龐大的用戶數據和海量的商品標簽,并開始大規模應用推薦算法。
到2018年8月,淘寶站內推薦流量的比例已經超過搜索流量,淘寶也從傳統搜索時代,正式進入到智能推薦時代。
這期間,流量紅利疊加消費升級,智能算法推薦“大顯身手”,既幫助了用戶高效挑選商品,又幫助了商家精準營銷,提升轉化率,還使淘寶的廣告業務賺得盆滿缽滿,一舉三得。
自此,淘寶越來越依賴算法推薦。
2019年,超級推薦取代鉆展、直通車等,成為核心廣告工具。2020年,手淘全面轉型推薦信息流,直到今天,“推薦”仍然是淘寶APP首頁的最核心頻道。
但隱患也悄然埋下。
算法推薦確實是更先進的流量分配方式,符合人性,效率更高。但缺點是,算法的慣性會把用戶逐漸帶入信息繭房。
這并不符合近幾年的消費趨勢:中國消費者正愈加青睞平價和高性價比的商品,他們更追求多樣性、貨比三家。
但淘寶似乎仍然沉溺于過往的輝煌,并未“糾偏”算法。
同時,在拼多多、抖音、快手、微信電商等“新勢力”的猛烈進攻下,它更迫切地想要業績增長,想要促進用戶成交消費,智能算法也就持續給用戶推送購買、瀏覽、收藏過的店鋪和商品。
B端商戶也受此影響。
財力雄厚的頭部商家不得不加碼廣告營銷費用,針對瀏覽、加購、收藏的用戶進行精準投放,以提升成交轉化率。
另外,為了提升營銷成功率,他們還紛紛根據算法顯示的用戶喜好,來生產爆款商品,更是加劇了同質化。
去年,淘寶變革,開始按照GMV來分配流量,更加重了那些原本擁有差異化、創新產品的小商戶的生存壓力。為了活下去,小商家們也只能跟隨算法,去生產所謂的爆款商品。
最終結果是,商品供給千篇一律,用戶又無法走出淘寶設定的算法框架,他們在社交平臺上吐槽,款式全是一樣的,根本選不出來,“恨不得自己開店了”。
圖片來源:小紅書
用戶對淘寶逐漸失去信任。
去年,蔡崇信在一次訪談中也坦言,“過去幾年里,當我們做內部審視和自我反思時,我們知道阿里落后了,因為我們忘記了真正的客戶是誰。我們的客戶是使用APP進行購物的人,而我們沒有給他們最好的體驗。”
03 | 如何平衡利益?
電商搜索引擎,To C是效率,To B是公平。
但在趨利策略下,淘寶難以兼顧。
2006年,淘寶進入搜索時代,上線“人氣排序”。結果,前幾名坑位被部分爆款長期占據,新品難以冷啟動,中小賣家一直缺少曝光機會。
同年5月,淘寶又急切推進商業化,發布了“招財進寶”的競價排名服務,更是激怒了商家,他們集體抗議。僅20天后,“招財進寶”就匆匆下線。
但流量的公平性問題一直沒能解決。
彼時負責阿里大搜索業務的鬼腳七(文德)后來提到:當時,搜索是在消保優先、相關性、櫥窗推薦的三大前提下,按照下架時間排序,但從實際展現數量和點擊數量來看,還是被一些針對規則做了很多優化的大賣家把持著。
他還提到,對于消費者也沒有任何公平可言,他們最關心的賣家服務質量,卻沒考慮在內。
于是,在2010年,淘寶發布“阿基米德”排序,它采用了“有指導的機器學習”,納入了商品信息豐富度、售后、評價、賣家評分等信息,并將時間輪播結合入人氣排序,削弱了馬太效應。
同時,淘寶搜索更加精細化,還調整了不同條件下的權重,比如類目不同權重不同,如化妝品、電子產品等更注重消保。
新政策一出,迅速激起了部分頭部商家的反對,淘寶陷入輿論旋渦。但馬云仍正面“硬剛”,直言,“我們將會面對任何挑戰,我們寧可關掉自己的公司也不會放棄自己的原則!”
時任淘寶首席執行官陸照禧也表示:“淘寶網只有一個上帝,那就是淘寶網買家。”
最后的結果是,由于搜索結果體驗變得更好,淘寶贏得了消費者的信任。另外,據當時的賣家的總結經驗,淘寶分配了大約70%流量給“所有寶貝”搜索、30%流量給“人氣寶貝”,流量分發機制相對公平,淘寶也成功贏得了中小商家。
然而,隨著消費環境的變化,以及算法推薦的深度應用,流量天平又逐漸失衡了——商品排序的算法已經是“黑盒”,但我們仍然能從后來的結果,推導出當時的趨勢。
2014年起,淘寶天貓轉型品牌化,疊加國人的消費升級趨勢,天貓的頭部大店獲得了更多的推薦位,成為流量主角。
相比之下,盡管部分長尾詞商品的曝光能力也有所提升,但中小商戶,或者說白牌商家的崛起概率明顯更低。這一趨勢延續至今,直接導致,有一些中小商家“出淘”,擁抱拼多多,或者把運營重心偏向拼多多。
但淘寶天貓依然是品牌商家的“核心陣地”。直到2023年,淘寶的增長壓力越來越重,決定學習拼多多,卷低價。
流量分發機制隨之改變,搜索權重按照“五星價格力”分配,價格越低,流量越大。品牌商家不得不放棄高額利潤,被迫跟進,部分中小商家甚至放棄商品質量,只為獲取流量,打爆款。
結果是,三方全輸。商家利潤被侵蝕,集體抗議;低價沒能持續刺激消費者的購物欲望,部分消費者買到了低質量的商品,更是不買賬;淘天集團的業績也繼續低迷。
去年618,淘寶主動弱化絕對低價戰略,搜索權重按GMV分配。但還是老問題,這一機制對中小商家并不公平。
雖然智能推薦可能是電商分發的主流趨勢,但是搜索依舊是人們選擇商品最原始、最基礎的需求。如果消費者最基礎的需求不能滿足,那么電商做得再花哨,可能也只是舍本逐末。
淘寶搜索,似乎回到了十幾年前的窘境。淘寶一直想平衡用戶、商家、平臺之間的利益,并且在2010年后的一段時間,確實做到了。
但為何如今,卻沒能兼顧,導致了淘寶搜索的混亂?未來該如何糾偏?如何重新獲取消費者的信任?
淘寶或許需要一場自上而下、大刀闊斧的思想變革。
參考資料:
1|《淘寶產品十年事》,蘇杰
2|《淘寶里的二十年》,洪濤、童若琰等,廣發證券
3|《揭秘淘寶搜索?那段故事》《淘寶搜索的2012》《鬼腳七對話思函:2015搜索變局》,鬼腳七
說明:數據源于公開披露,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投資有風險,入市需謹慎。
「點贊」「在看」與 「分享」,你對作者最大的支持。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