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5月21日,博主大廠小主(何安)在小紅書持續爆料自己在小鵬汽車工作期間的遭遇。
圖源:大廠小主(何安)小紅書主頁
在博主提供的舉報文件中介紹到,博主曾是小鵬人力資源部-企業文化組的員工,實名舉報人力資源總監-企業文化組負責人蔡某某,在職期間嚴重職場霸凌和PUA,導致員工身心出現嚴重問題、欺上瞞下、公器私用、虛假打卡、剽竊他人成果、上班期間開展第三產業,迫使下屬購買她傳銷的商品、搶地盤、私設流程暴力逼走員工不給賠償等一系列違規操作。
圖源:大廠小主(何安)提供
在博主小紅書的視頻和私下提供的文檔均表示,蔡某某的轉正述職申請、每一次對內對外演講的PPT(私人性質)、她在管理群發的每一段話都需要博主和小組成員為她寫好。就連實習生也要為她剪輯個人視頻號(用于個人名聲炒作)。
爆料、維權就上小紅書?
2024年6月17日,咖啡店Manner火了,網絡上一條關于員工與顧客產生沖突的視頻開始在網上瘋傳。據視頻顯示,Manner店員突然情緒失控,沖著顧客大喊“你投訴啊”,并將咖啡粉潑向對方。視頻一出就引發了廣大網友的關注和討論。
圖源:中新經緯報道截圖
很快,另一段爆料監控也緊接而來,據網傳視頻顯示,Manner店員與一名女顧客發生爭執,雙方一度發生肢體沖突,男店員還扇了女顧客耳光,至此,大眾討論更激烈了。
隨著輿論不斷發酵,該事件的話題突然轉向了一個意想不到的角度——企業壓榨員工。事件的轉折點正是源自小紅書上Manner咖啡師的吐槽貼。彼時,關于“Manner有員工稱8小時內要做500杯咖啡”的話題沖上熱搜。
圖源:小紅書筆記截圖
一位在華東地區的Manner咖啡師向“界面新聞”透露,“Manner會按照門店業績分配人手,日營業額5000元以下的,一個店只派一個人,日營業額在6000元及以上的才會派兩個人。”
以Manner單杯價格在15元左右計算,一個員工一天最多要做333杯咖啡。這位咖啡師還需要同時承擔理貨、制作咖啡、點單、清洗等全部工作。此外,Manner為咖啡師規定的上班時間通常是早上7:00至晚上10:00。
出于“這種工作環境下誰能確保情緒一直穩定”的預設,更多數的網友義憤填膺地站在了店員一邊,感嘆打工人何苦為難打工人。
受小紅書爆料影響的品牌還有不少,11月26日,有網友在小紅書上爆料,立白科技集團(立白集團)一區域經理以招聘為由找情人。
據網友公布的聊天截圖顯示,該經理介紹,所招崗位僅需掛職,不用來上班,“這個崗位歸我管理,想通過這個掛職找個簡單情人,不干涉彼此生活,一個月見2次左右即可。”其介紹,該崗位綜合工資1.3萬元左右。
圖源:網絡
針對此事,“瀟湘晨報”于11月27日致電立白客服了解情況,工作人員表示,已接到相關反饋,經核查,公司沒有該工牌所反映的員工,非常懷疑該人冒用公司名義實施違法行為,已向平臺舉報,將繼續調查,保留追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利。
圖源:瀟湘晨報
盡管立白澄清了此事是有人冒用立白科技集團的名義,但輿情終究是對品牌產生了影響。
除了爆料以外,維權也上小紅書,搜索維權關鍵詞,彈出65萬+篇筆記。
圖源:小紅書維權搜索結果
這是為什么?評論區有網友是這樣回復的:“公關部會主動聯系你的” “發帖的作用就是讓公關介入”。
圖源:小紅書維權筆記截圖
而且,這番操作真有管用的,在部分小紅書的維權貼中,真的會有官方賬號來回應。
社交平臺怎么成了“12315”?
大家為什么都在小紅書上爆料和維權?從上述情況中可以看出,這個渠道是真的可以從輿論上影響到品牌,也真的能有效迫使品牌來談判。
從多個帖子描述的經過中能看出來,很多人第一時間是去找客服解決問題,無果后才選擇來小紅書曝光。
圖源:小紅書維權筆記截圖
2024年12月30日,“極簡公關”在《住在小紅書上的公關人》一文中提到“就輿情爆發的頻次和呈現結果來看,小紅書相比抖音,都是更為‘顯學’的存在。”
就這一結論“極簡公關”給出了以下分析:
1、用戶發布更簡單,圖文筆記0幀起手,毫無壓力
不同于抖音以視頻為核心,小紅書的圖文內容形態更容易讓素人上手。相比于其他維權渠道需要提供一堆信息,簡單的圖文編輯更加方便,用戶引發關注后也能獲得維權的“談判籌碼”。
2、去中心化推流機制下,素人吐槽更容易爆
“去中心化”是小紅書一直以來引以為傲的平臺標簽,這也決定了其內容分發和推薦策略。如此一來,在小紅書每一個素人都有可能獲得千贊爆文,包括負面內容。相比之下,抖音采用的是中心化的流量分發機制,更加注重頭部精品和熱點。拉取品牌在同一時段的輿情總量對比,小紅書無論是數量本身、還是發布者,相較于抖音,都顯現出素人更多且更高頻的特點。
3、年輕用戶聚集,內容參與度高,情緒導向顯著
小紅書官方給出的用戶畫像顯示,70%的用戶是女性,其主要年齡段集中在18-24歲為主,95后占比50%,00后占比35%。年輕+女性,已經保證了分享欲的基本盤。有觀點指出,小紅書平臺用戶對憤怒、焦慮等高能量負面情緒的內容反應強烈,這些情緒容易被引爆,如工作壓力、被誤解的委屈等。
小紅書上的消息有多少是真的?
如果只是為大眾提供一個便捷的維權渠道那自然是有益的,但社交平臺都逃不開謠言和不實信息的問題,畢竟用戶多了什么人都有,但如何做好不實信息的甄別,卻是平臺應盡的責任和義務。
從小紅書在舉報響應方面的表現來看,做的似乎有些差強人意。小編親自在小紅書和抖音上舉報了幾條明顯反常識并缺乏數據來源的內容,其中有一條相似的不實內容同時在兩個平臺上出現過。
圖源:小紅書舉報結果截圖
在舉報反饋方面,小紅書僅僅表示“平臺將持續關注”,相較之下,抖音很快對視頻進行了“舉報通過”的評判。
圖源:小編和大廠小主(何安)聊天截圖
當然,小紅書的舉報機制也并不完全是擺設,在博主大廠小主(何安)實名舉報小鵬汽車領導的過程中,她曾在5月21日前就發布過相關內容,但現在已經無法查看了,據博主表示原因是公關一直舉報。
圖源:小編和小紅書客服聊天截圖
這樣的評判情況就令人很是不解,對此小編向小紅書客服進一步詢問了將如何評估舉報,對此客服表示無法告知。
圖源:上官正義微博截圖
此前,小紅書就曾因為風控問題深陷輿論。一年前的2024年5月21日,打拐志愿者@上官正義在其微博賬號曝光小紅書長期存在所謂送養孩子、領養孩子,販賣出生證及上戶口等違法行為。
圖源:小紅書官方對事件回應截圖
當天,小紅書針對此事進行回應表示,傳播“領養、送養孩子”屬于違法行為。已對相關評論做下架處置,平臺將持續清理站內違規內容。目前平臺已將舉報信息移交相關部門。
針對這次事件,博主“三表龍門陣”發文表示:“含有這類字眼的主貼或跟帖,是怎么做到繞開監測公開發布的?風控中心搭建一個簡單的模型就可以輕松做到甄別。說明小紅書沒有做,或者壓根就沒預料到這方面的風險。內里上,小紅書還是個小公司,在風控方面難以投入優先級更高的資源,和其他幾個大廠比不了。按我的觀察,抖音風控部門會做前置處理,也會做瞬時監測,同時還會將線索提供給強力部門,進行線下打擊。”
在“南風窗”2024年7月5日發布的文章《揭秘小紅書:那些看不見的“守門人”》一文中,邀請了小紅書風險研判和應急處置的團隊的曉東進行分享。
據悉,小紅書針對風險的治理方式有兩種:
1、常態化治理。
如色情、暴力等內容,通過收集相關數據建立機器模型,建立識別機制,并配合人審進行持續攔截和阻斷。
2、對于較為復雜的風險,便需要引入專項治理。
如小紅書專項打擊“戀童癖”、“公共秩序與安全出行”專項、“非法送領養”專項等。
該文章還表示,在小紅書,一篇爆款筆記能推送到用戶面前,至少要經過四道審核門檻,其中包含機審和人工審核兩種類型。
另外,據封面新聞報道,2024年8月28日,小紅書副總裁許磊在2024年中國網絡文明大會未成年人保護分論壇上介紹,“目前平臺內有近一半人力在從事治理相關工作,僅社區內容審核團隊便超過4000人。”
從小紅書對這次風控問題的反應來看,是有所回應的。如今一年過去了,小紅書在風控方面有長進嗎?
圖源:昆蟲學小魚微博截圖
圖源:昆蟲學小魚微博截圖
2025年3月28日,微博上有著300多萬粉絲的科普博主,昆蟲學小魚在發文表示:
“我小紅書賬號莫名被封了,而我最近只是發了一些昆蟲的照片。這些天一直琢磨這個平臺,得出以下幾個結論(僅代表個人觀點):
1、小紅書這個平臺的部分價值觀存在嚴重扭曲。
2、小紅書不適合傳播科普內容,尤其是昆蟲和兩爬的生物圖文。其他類目怎樣我不大清楚。
這點時間也足夠我總結出小紅書的尿性:
抓鳥玩鷹、破壞生態可以發,蛇類圖片不能發;
偽科普假宣傳的軟文可以發,昆蟲圖片不能發;
Ai生成的“可愛生物”狂推,真實物種記錄限流;
造謠內容缺乏辟謠通道,正經物種記錄直接封號。”
該博主還表示,他是被邀請入駐小紅書的,大約兩三個月賬號就被封了。在這條微博的評論區中也充斥著不少對小紅書的不滿言論。
大家對小紅書的使用體驗如何?歡迎在評論區留下您的感受。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