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次蛇年春節,兵心網老兵帶家人輾轉千里之外的鄉村,與雙親和兄嫂團聚,感受到家的氛圍之時,對農村春節再次有深刻體會啊。具體來說,兵心網老兵談談直觀感受和幾點看法:
讀此文前,麻煩您點擊右上角“關注”,既方便您進行討論與分享,又能給您帶來不一樣的參與感,感謝您的支持!
第一、鄉村現狀。兵心網老兵這次春節,所到鄉村,早已沒有小時候鄉人擁擠的熱鬧氛圍。隨著開放改革持續深入,那些當初由鄉村去城市的那些鄉村青壯男女,已經真正成為城市農民。許多人在城市買房,習慣了城市生活。每年返鄉過年,變為偶爾回農村過年。慢慢地,隨著留守老人減少,鄉村呈現空心化。特別是偏僻的鄉村,人跡罕至,漸漸有城市親人接鄉村老人到城里過年的現象。不過,有特色的鄉村或城市近鄰的鄉村,仿佛成了鄉村游的打卡地,突破了單純回村過年的氛圍。
第二、人情往來。隨著移動互聯網高度發展,各大平臺為了爭搶流量,紛紛給予小恩小惠政策給予刺激。兵心網老兵看到,鄉村不管男女老少,只要有空就在刷短視頻,樂此不疲。就這種行為方式,已經打破了人與人交往的傳統方式。春節津津樂道的,并不是人情世故,而是網絡劇情。兵心網老兵串了一次門,看到大家聊得更多的,通過網絡獲得的消息。網絡生活讓大家封閉起來,不關心人情往來,甚至是個別家庭人情冷漠,不在乎親情友情。親戚不走動,朋友不往來,變成習慣。
第三、生活變化。兵心網老兵回鄉村過春節,明顯感受到生活的變化。出行方式豐富了,有的自駕車回村,有的網約車返鄉,還有的保持傳統的乘坐火車公交等方式。網絡打破傳統的春節那些生活習俗,殺豬宰羊的不多,想吃什么,網購就行。吃的方面,力圖便捷省事,不會在家雞鴨魚肉全部上桌,有的干脆上城里飯店團聚。穿呢,更是隨意,新年不講究了,不再渴望穿新衣。雖然還有貼春聯、上墳祭祖等形式,但明顯淡化了。當下,網上拜年問候,搶紅包表祝福已經成為流行趨勢。
總之,兵心網老兵感到,隨著社會的發展,農村過春節也隨著人們行為習慣的不斷調整有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現在,我們說,春節是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由于農村人口大遷移,現在農村過春節的風俗,慢慢不會是曾經那樣的模樣了。縱觀歷史,農村春節也體現我們中國社會變化的縮影,也許它們正是傳承與創新相結合,推動我們農村從傳統農耕時代向現代文明社會過渡,讓我們求同存異,逐漸適應新生活。對此,您對農村過春節有什么看法呢?歡迎在評論區交流討論。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