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爺爺奶奶,我們來給您拍張照,洗好送給您!”7月5日,武漢交通職業學院“美美與共”實踐團的學子們,肩挎相機,行走在麻城市福田河鎮大旗山村的山間小徑與農家院落間。他們一次次輕叩農家院門,為15位留守老人們送上一份充滿溫情的心意,用鏡頭定格他們最美的瞬間。
秀美山色掩映下,大旗山村人口結構老齡化的現實也清晰地呈現在青年學子面前。村中常見老人與孫輩相依的身影,青壯年多已遠赴他鄉謀生。走訪中,一張張被歲月雕刻的面龐,在慈祥與期盼背后,那難以言說的落寞悄然觸動了隊員們的心弦。
“何不用手中鏡頭,為爺爺奶奶們定格此刻的笑容?”藝術學院學生的專業熱忱,在基層這片土壤中迅速生長為溫暖行動。相機不再僅僅是設備,它成為了連接兩代人的情感橋梁。
面對鏡頭,老人們起初的拘謹如薄霧般消散。他們鄭重地換上壓箱底的衣裳,仔細撫平每一道褶皺,梳理花白的鬢發。在熟悉的家門口、在院中蒼勁的老樹下,當快門聲響起,一張張略顯羞澀卻盛滿暖意的笑顏被永恒定格。那一刻,時光仿佛在鏡頭前駐足,將淳樸的歡欣封存。
次日清晨,當裝裱精致的照片被送到老人手中,那一瞬間的沉默無聲勝有聲。七十歲的李婆婆與老伴雙手微顫接過相框,目光久久流連于相紙之上,指尖一遍遍撫過自己的影像,笑中閃動著淚光:“真精神!好多年沒拍過這樣的照片了!”
最令人動容的畫面出現在拜訪章爺爺時。這是一位因意外失去雙手的八旬殘疾老人。當隊員王雅輝發現老人衣領稍有松散,便俯身為他仔細整理好衣衫。隊長劉子欣穩穩地托著相框,讓章爺爺得以從容凝視照片中的自己。老人久久端詳,最終哽咽道:“好,拍得好啊,謝謝孩子們!”無聲的細節關懷與老人眼中深沉的感慨交織,觸動了在場的每一位。
當團隊成員看到老人們如獲至寶般捧著照片,臉上綻放出孩童般純粹的笑靨,奔波的疲憊瞬間被一股暖流驅散。
“每當爺爺奶奶們這樣拉著我的手,關切地問’娃兒們從哪里來?’,‘大熱天跑這么遠,辛苦吧?’心頭總會暖暖的。”隊員田鐘寧說,“這份樸實的關心,讓我想起了自己的外公外婆。”基層服務的意義在他心中也愈發明晰:“值得,是因為我們實實在在地做了能讓他們開心的事。希望能有更多青年學子俯身走進鄉村角落,關愛老人,為建設美麗鄉村貢獻力量。”
隊員嚴慧對烈日下的跋涉記憶猶新:“38度高溫,日行兩萬步,腰酸背痛是真的。可當爺爺奶奶的笑容毫無保留地綻放,像山野中頑強的花——所有辛勞瞬間消散。那種純粹的喜悅,是汗水澆灌出的無可替代的成長。”
指導老師丁家豪深諳此行的精神力量:“團隊致力于投身基層服務,用熱情、活力與專業所長,為和美鄉村建設貢獻一份青春力量。
此次“光影禮物”行動,是“美美與共”踐行團深耕福田河鎮服務的縮影。作為連續兩年在此扎根的隊伍,他們早已將服務延伸至鄉村的更多角落:開設幼兒繪畫托管班,參與鄉村景觀美化;運用專業設計農產品包裝,助力增收;面向中老年人開展防詐騙宣傳,筑牢安全防線;為暑期兒童開設防溺水安全課;并積極推廣普通話和垃圾分類知識。這份扎根基層、服務多元的堅持,正是學院實踐隊“走深走實”服務理念的生動寫照。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