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kangins
2024年全年凈利29-35億,相比23年全年凈利潤58.21億,同比跌幅40-50%,近乎腰斬!
近日,中國信達(HK.01539)發布盈利預警,其24年全年凈利水平創下近十年最低!
根據公告內容:
1、截止至2024年12月31日,歸母凈利潤較2023年同期下降40%至50%;
2、凈利潤下降的原因包括三個:調整業務結構并提取相應撥備/集團房地產投資管理業務占比高的分子公司經營業績下滑/權益類資產投資收益同比下滑。
針對利潤下降的原因,康哥用簡單直白的話翻譯一下就是:
1、底層資產涉及住宅等債權、投資業務收益大幅下降乃至虧損,這跟整個房地產行業自21年9月恒大爆發流動性危機以來經過三年連續大跌有影響,屬于大環境因素,跟自身無關;
2、權益圈資產投資收益同比下滑,結合24年整個A股市場的走勢來看,投資沒跑贏23年,基本上可以確定錯過四季度大漲行情;
01 業績爆冷,中國最大的AMC怎么了
從凈利水平來看,中國信達2024年預期利潤29-35億,相比23年,近乎腰斬,而且相比巔峰2017年的170.7億的凈利潤則跌幅超八成,也遠低于2011-2023年的凈利潤平均值105.6億。
從信達資產的凈利潤的走勢來看,有兩個關鍵時間點:
1、以2017年為歷史最高點,在這之前,信達資產的凈利潤水平持續上升;
2、以2021年為第二轉折點,從2018-2021年這三年的凈利潤規模及保持在百億水平以上,且年度分布較為均勻,但是從2021年后,凈利呈現斷崖式下降且逐年走低;
哪些業務拖累了中國信達的凈利表現?康哥分析了最新的24年中期財報,主要有兩部分:
1、債轉股涉及的資產表現急轉直下。
對于資產管理公司來說,在不良資產處置中,可以進行債轉股的資產通常涉及的底層資產較為優質,通常為:
住宅、優質商業中心、上市公司股權資產等。
這類資產一個共性就是當前流動性強、未來增長潛力大。如果放在24年全年這三類資產的表現來看:
①房地產行業自恒大危機以來深入調整已有3年,目前來看,有一些企穩的跡象,但是不明顯;
②以大型房企拋售商業來現以保流動性、央國企拋售兩非資產為核心的優質商業中心短期內供應的劇增從而帶來市場價格持續的下降;
這里的債轉股數據僅僅是上半年的情況,即由利潤正向貢獻3.6億變為負的7.3億,就已經占據了預估總利潤利潤縮水近一半水平,如果還原全年來看,拖累的情況應該會更嚴重。
2、不良資產主業經營利潤大幅降低。
對比2023年上半年,2024年上半年來自不良資產經營(收購/處置)收入保持平均,但是不良資產經營的凈利潤占比卻大幅下降:
從52.7%→25.5%。
從財報數據來看,信達資產核心業務不良資產經營(收購/處置)業務的收入維持在高位,但是處置利潤大幅壓縮,這從一個方面也折射出信達資產前些年高價買入的資產包面臨大幅縮水的情況。
來自不良資產經營(收購/處置)的利潤大幅減少不單單是中國信達所面臨的情況,其它AMC也同樣面臨相似的窘境:
增收不增利!
02 AMC業績分化
▍東方資產:ROA不足2%
根據東方資產披露的最新財報顯示:2023年,其營業收入963.81億,歸母凈利潤15.25億,同比跌幅38%,相比巔峰2021年的105.54億的凈利潤則跌幅高達85.6%,也遠低于前十年的最低值24.57億。
如果按照總資產規模1.27萬億來測算平均資產回報率(ROA)的話,則僅僅為1.51%,與一年定期收益相當,遠低于銀行理財的收益。
▍中信金融資產:業績井噴
與其他家AMC相比,中信金融資產2023年業績開始扭虧為盈,根據2024年財報預估數據顯示,全年90-100億的凈利創下自2018年以來的歷史新高,同比增加超過5倍,資產總額10553.42億元,較上年末增加9%。
中信金融資產經過數年風險出清,大病初愈,各項業務開始展露霸主地位,特別是在超級大資產包的爭奪上異常兇猛:
此前,康哥在《破萬億!中信金融資產殺瘋了》一文中對其有詳細的介紹,僅僅在中國華融正式更名成中信金融資產僅不到三個月,便拿下整個超級資產包市場超50%的份額。
得益于傍上了超級金主+歷史包袱的徹底出清,中信金融資產不僅在傳統資產包領域徹底放飛,在金融資產方面也展現出頂級投資機構獨特的眼光:
參股中信股份,增持光大銀行、中國電力、昆侖能源、中國電信、大秦鐵路等
而這些投資標的在不到一年的時間里也給中信資產帶來了可觀的收益:
僅2024年上半年,其收益高達139.33億元!
在主營業務陷入增收不增利的背景下,中信金融資產是四大AMC中唯一一家凈利潤實現大幅飆升,對比其業績預告全年100億凈利水平來看,大部分要歸功于股權投資領域的收益。
在這里,不得不說,有了大金主支持后,中信金融資產在投資方面確實有其獨到眼光!
▍長城資產:傷筋動骨
長城資產凈利潤情況與中國信達類似,在2017年和2020年前后發生轉折:
1、2017年,其凈利達到歷史峰值99.41億,在2011-2017年這一區間,凈利保持穩步提升;
2、2018年開始,長城資產凈利發生斷崖式下降,在低位徘徊三年后,2021年便全面由正轉負,特別是在2022年,年虧損達到夸張的453億,是其最掙錢年份盈利水平的4倍之多;
2023年長城資產財務數據有所好轉,資產總規模3359.87億元,同比減少了近百億;全年實現營業收入175.08億,其中主營業務收入130.25 億,凈利潤 15.5億。
寫在最后
逆周期下中國存量不良資產規模已達十萬億,未來5-10年宛若一片藍海。
有人說做不良資產好似打開盲盒,有驚喜也有失望;
有一夜暴富也有血本無歸。
不良資產行業再不是“閉眼入”的蒙眼狂奔的拾金時代,未來精細地投行化運營將成為開啟新掘金歷程的秘籍。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