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阿姨多年來一直飽受反酸、燒心、上腹痛等癥狀的折磨。輾轉多次就醫,嘗試了多種內科治療方法,但病情并未得到明顯緩解,反而逐漸加重,甚至無法平臥休息。近日,她來到南京大學醫學院附屬蘇州醫院消化內科就診,經過全面檢查,終于找到了問題的根源——食管裂孔疝。食管裂孔疝是一種常見的消化系統疾病,患者通常會出現胃灼熱、反酸、胸痛、吞咽困難等癥狀。隨著年齡的增長,膈肌的肌肉力量會逐漸減弱,食管裂孔周圍的組織也會變得松弛,這增加了臟器移位的風險。肥胖人群由于腹腔內壓力較高,更容易患上食管裂孔疝。此外,長期存在腹壓增高的情況,如慢性咳嗽、長期便秘或頻繁搬運重物等,也可能促使食管裂孔疝的形成。
消化內科主任醫師史肖華在發現病情后,立即邀請普外一科主任醫師王奇進行會診。普外一科團隊對患者的病情進行了深入研究,仔細研討患者病情后決定與胸外科主任醫師謝俊協同為患者實施靜吸復合全麻腹腔鏡下食管裂孔疝補片修補術。手術進行得非常順利,術后當晚,俞阿姨反酸、燒心、腹痛的癥狀就基本消失了。在普外一科醫護團隊的精心治療和護理下,俞阿姨很快康復出院,并對此次的治療效果表示非常滿意。
王奇介紹,為了準確診斷食管裂孔疝,CT、胃鏡和上消化道造影檢查都起著重要作用。胃鏡檢查可以直接觀察食管和胃的內部情況,判斷是否存在疝入胸腔的部分,還能排查有無合并食管炎等其他問題。通過CT和上消化道造影檢查,可以看到食道的功能,胃的位置和形態,及裂孔的大小等情況,從而清晰判斷是否存在疝。因此,了解食管裂孔疝,能讓我們更好地預防它的發生,也能幫助患者更科學地應對這一病癥,重尋健康生活。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