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近代歷史上,總有那么幾件大事影響著國家發(fā)展,而說起彭德懷,就不得不提及他當年去廬山參加會議。
這場會議不僅改變了彭德懷的命運,更改變了國家的命運,是中國社會主義革命一件有著重大影響的事件。
在這件事情的整個過程中,讓我們看到了黨內政治關系史的一個變化,給人以深刻的啟迪以及無窮的教益,使人驚心動魄。
在1956年的時候,我國基本上完成了社會主義改造,人民群眾也開始迫切想要改變我國經濟,于是我國就走上了社會主義道路。
而一段時間后,各條戰(zhàn)線上都取得了不錯的成果,不少領導和毛澤東都認為形勢一片大好,完全可以放開手去做。
然而我們不知道的是,當時我國對社會主義建設還沒有多少經驗可談,這樣急于求成的做法最終犯下了大錯。
隨著“大躍進”運動和農村“人民公社化”運動的展開,很多錯誤開始出現(xiàn),比如瞎指揮、浮夸風等。
在這樣的背景下,領導們對所謂大幅度增產的假象興高采烈,其實當時有人提出過指標過高的壞處,可當時眾領導已經被假象蒙蔽了雙眼。
而在那個時候,彭德懷主要精力在軍隊建設上,原本這件事情不關他的事情,但彭總是個“人民關”,密切關心國家的經濟建設。
因此當彭總看到報紙上“大躍進”的口號時,一開始還比較認可,但隨著數據的增長,彭德懷作為農民知道不可能。
在這樣的背景下,彭總自己下鄉(xiāng)去考察,之后就發(fā)現(xiàn)了問題,于是整理成一份信發(fā)給了毛主席,認為毛澤東看完信會找他談話。
然而讓彭總沒想到的是,這份信被印發(fā),出現(xiàn)在了各領導手里,至此廬山會議開始扭轉,逐步展開了對彭德懷的批判,他的政治生涯跌入深谷。
而隨著社會的發(fā)展,發(fā)現(xiàn)當年彭德懷的這些意見都是正確的,于是在1978年底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上,彭德懷被完全恢復名譽,但已經過世四年。
彭德懷作為十大元帥,他與朱老總、聶帥、葉帥等人私交都很好,而當天被平反的時候,聶榮臻和葉劍英兩位老帥都還健在。
隨著社會的人民發(fā)起紀念彭老總的熱潮,各種書籍、紀念品也紛紛問世,尤其是1983年權威的《彭德懷傳》。
這本書籍記錄了彭德懷的一生,當年為了謹慎,出版前還曾征詢過聶榮臻的意見,他當時看了好幾遍,同意了這本書籍的面世。
但隨之而來的就是眾人對當年細節(jié)的一些評價,當年彭總在廬山上被定性為右派、反黨,并且做出拒絕檢討的舉動。
而作為彭德懷好友的聶榮臻,當時十分擔憂他的處境,曾不顧非議看望彭總,勸他要從大局考慮,也就是做出檢討。
然而彭德懷是個有原則的人,他堅決不做檢討,最終面臨了這個后果,站在現(xiàn)在的角度,可見聶帥是真心愛護彭總的。
但在后來的采訪中,聶帥卻指出彭總有一個比較大的“錯誤”,聶帥一邊講,一邊搖頭嘆息:“當年他不懂得忍耐,一些些人鉆了空子。”
當年彭德懷剛結束抗美援朝,主持中央軍委工作,大家都佩服他,而一些有野心的人勢必看不慣,找到機會就踩他。
如果彭總忍一忍,或許就不會是這個結果。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