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沈西城)
當年招振強監制《上海灘》爆紅,我跟他在《名劍風流》合作過,對他的認真工作態度印象深刻。
我在電視臺胡混了整整四年,一事無成。比起同期朋友,自愧不如。一九七九年進無線(TVB),首個劇集是《名劍風流》,改編自古龍同名小說,胡沙任劇審,我敬陪末座,負責故事,年富力強,一個星期就把故事段落寫好,呈交監制招振強過目。
那時,招振強在無線已有相當地位,由于七名老臣子“七君子”棄暗(無線)投明(佳視)之際,緊守崗位,不受利誘,高層對他十分器重。所以接得任務時,就有人來說:“沈西城,招仔很嚴格,你要小心在意。”向我提出善意的警告。沒錯,招振強做事頂認真,要求也高,卻不算苛刻。看了大綱,特意把我請到他廣播道的家去。地方不大,布置脫俗,客廳里無沙發之設,僅有軟墊,靠墻而立。客人到來,落地而坐,無拘無束,方便傾談。還有一個大紙燈籠,類似江戶文物,我嗅到了游廓(日本江戶時代政府認可的風月區)的味道,只是不見游女蹤跡,略有所失。呀,屋主愛東洋文化,真是一個解人!
招振強很客氣地說出了對大綱的看法,頻說:“不錯、不錯!”至少大部分意見契合,不用太多修改。以為安車平八路,路路皆通了,豈料橫插刺里的一句話,教我大大吃一驚。招振強說男主角會起用夏雨來飾演。一聽,幾乎暈過去。(有無搞錯?)我一向建議用鄭少秋飾演風流倜儻的俞佩玉,這一早就寫在大綱上。秋官的古裝扮相,瀟灑雋雅,實不作他人之想。當下反對,招振強卻堅持己見,寸步不讓。罷罷罷!膝頭大過髀,還有什么好說的?只好打掉牙齒和血吞。
《名劍風流》劇情不俗,收視平平,原因何在?看官們,這還用多說嗎?不言而喻唄!后來方知道起用夏雨實非招振強的意思,朝中有人好做官,夏雨乘勢成了俞佩玉。良心說話,夏雨確是個好演員,演市井人物,確系一絕,卻不宜演風流自賞的濁世佳公子。若干年后,在飯局上重遇招振強,聊起這件事,他拍著我的肩膊說:“兄弟,你應該明白的。”語重心長,能無憾焉!
《名劍風流》是我從麗的過檔跳槽無線的第一炮,炮開了,卻響不起來,于是我又沉寂了一段時期。這時,招振強接到新指令,拍攝《上海灘》,聽得這個消息,我喜從中來,整個創作組里,只有我一個人是上海人(還有王晶,上海話不靈光),講上海灘,舍我其誰?這真是美麗的誤會呵,高層派了一群廣東同事主其事,其中一個是我珠海學院同學陳翹英,出任劇審,編劇、故事嘛,都挨不到我。心中頂憋屈,上海人無緣拍《上海灘》,天理難容呀,真可恨!倒是老同學解氣,有一回跟我喝咖啡談起了上海灘,我興致勃勃地把杜月笙跟黃金榮在上海灘摸爬打滾的奮斗事跡一一說了出來,翹英聽得津津有味。
《上海灘》的故事脫胎自一部我倆看過的法國電影《Borsalino》,阿藍.德龍(阿倫狄龍\Alain Delon)、讓.保羅.貝爾蒙多(尚保羅貝蒙多\Jean-Paul Belmondo)主演,說的是難兄難弟未發跡混在一起,情義相挺,飛黃騰達之后,時勢、人事轉異,兩人遂生隙嫌、矛盾,再加上禍水紅顏,終反目成仇。故事跌宕起伏,引人入勝,我們看了多回,一直藏在肚子里,無時無刻不想把它變成電影或劇集。眼下遇到《上海灘》,聰明的陳翹英就想到無妨把這部電影掇過來一用。許文強就是阿藍.德龍,丁力變成讓.保羅.貝爾蒙多。這里面還有一段小插曲,我跟翹英提出,丁力不妨起用“賓士雄”(許紹雄),外形氣質都跟貝爾蒙多酷似,尤其是那股呆氣,有如重疊,實在太像了。滾什么蛋,后來居然選中了呂良偉,一炮而紅。人的命運,一早寫好,皆由前定,咱有什么好說的!
他媽的
在無線兩番建議受挫,我對電視編劇失去了興趣,還是乖乖的做一個稿匠吧!《上海灘》火了,周潤發、趙雅芝、呂良偉、甚至陳翹英都紅了,盡過少少綿力的稿匠,可說一無所得。我向老大哥倪匡吐苦水,沒一句窩心話,冷冷地說:“小葉,想要在電影圈、電視圈混日子,我看只有兩個職位你可以考慮,便是導演和演員。”導演,我無領導之力;演員嘛,賣相不靈,就甭想了!啥都不靈光,那咋的能在這個行業里撈一瓢水?還是乖乖做賣文郎,好好寫舊故事、老人物吧!許久許久沒見過招振強了,離婚后的他,過得怎樣?很想知道。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