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字乃是構成一個人的特定符號,倘若有重名情況,通常會以時代、籍貫或職業加以區分。當代著名花鳥畫家周璞的“璞”字頗具爭議,伴隨其藝術聲譽的遠揚,有必要予以解析說明。
周璞老師的“璞”字,是在其略有名氣之后更改的,其身份證上原是“樸”。“樸”字釋義為未經加工成器的木材或純真而無修飾的品質,二者并不沖突。周璞老師出生于農家,通過學業有成后執教于三尺講臺,長輩起名之時未曾對其有藝術成就方面的期許。
世間唯有稟賦難以預測,周璞老師從教三十余載,桃李滿天下,不乏才華出眾的學生。周璞老師當時篤實厚道地執教,無心攀附于后,閑暇之余多以書畫為樂,厚積薄發,參悟洞悉,未曾料到日后書畫之名竟掩蓋了其在教育領域的功業,憑借大寫意花鳥畫聞名于當代,獲名家稱贊,為后生追學臨摹。
藝術家必然要有一個富有藝術韻味的名字,藝術之名貴在抽象含蓄,猶如氤氳的山水,好似瀲滟的碧波,宜曲不宜直。故而,周璞老師出現了第一次“璞”字的變化,即“樸”與“樸”的轉變。
就當下的文字學而言,“樸”是“樸”字的繁體,這一由簡至繁的變化是字形改變而意涵未變。“樸”與“樸”當下的字義相同,皆有未加工的木材和篤厚之意。然而,字形的變化體現了認知的學問,“樸”字是廣為普及的大眾文字,而“樸”字則需具備一定的教育深度方能理解其含義,意同而境界有別。
近些年來,周璞老師作品款題出現了第二次“璞”字之變,即由木字旁的“樸”變為王字旁的“璞”。這一變化,讀音雖未改變,字形也頗為相近,但字義卻有了顯著變化,這是從木材到玉石的材質轉變。“璞”的基本釋義是未經琢磨的玉石,這與“樸”“樸”的釋義有所不同,但也存在共同點,即這三個字都包含自然、純真、淳樸的意思。
倘若說“樸”變“樸”只是字形之變,反映的是認知、學識、品味和格局的提升,那么“樸”變“璞”則是質地和追求的變化,不變的是“樸”字的原生態含義,抱樸守拙的處世原則,璞玉渾金的品格追求,見素抱樸的獨立思想,抱樸含真的藝術理念。
成大事者鮮少在街巷中夸夸其談,多在踐行中果斷決絕。周璞老師的藝術崛起之路,外界所知的是有名師親炙,所聞的是畫風之變,從臨古汲古到化古融古,再到形成自家筆墨語言風格的成熟之變。真正留意落款的有心人,也會敏銳察覺到“璞”字之變,從“樸”到“樸”,再到“璞”的細微變化,這看似不經意的一“pǔ”之變,也折射出周璞老師對藝術追求的方向,以及對自身前行路徑的清晰把握。
世間之事,有難有易。荀子曾言:“路雖遠行則將至,事雖難做則必成。”范梈也曾道:“夢雖遙,追則能達,愿雖艱,持則可圓。”對于藝術,從不缺少堅定的踐行者,缺的是能適時而變的探索者。
周璞老師“璞”字之變,正是對傳統藝術繼承與發展的絕佳詮釋。
部分作品: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