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叫李國豐,今年65 歲,是一名退休教師,每月退休金 8500 元 。我的第一任妻子在20多年前因病離世,留下我和兒子阿樂相依為命。15 年前,我與比小 5 歲的離異女人阿梅再婚,她帶來了一個女兒阿晴,從此組成了新的四口之家。
1
阿梅和我再婚時,我兒子阿樂上著高中,她女兒阿晴則讀著大學,兩個孩子都已經成年,因此都不是很不認可所謂的后爸和繼母。
尤其是阿晴,自從我和她母親再婚后,阿晴就有點抵觸似的,開始常年在外,一年最多只見一次面,每次見面她都叫我叔叔,從未叫過我一聲爸。
不過,這種重組家庭的隔閡,也沒有經歷太久。兒子阿樂高三那年我讓阿梅陪讀,每天照顧起居生活,和接送上下學,阿樂就慢慢接受了阿梅這個繼母。
而阿晴則晚一些,大學畢業去了大城市工作了半年后,她才開始和我融洽起來。
不過也是那種見面有點尷尬,但平時又很念我好的。
工作后,她自己有了錢,就開始給我買衣服鞋子,過年過節還會給我發紅包,有時候比我兒子阿樂還好。
每次跟她母親通電話,她都會對我關懷備至,幾聲掛念我的好,雖然很短,也沒親口跟我說過,但都讓我心里暖烘烘的。
2
說實話,我這個非親生的女兒阿晴,自從工作后不僅懂事孝順,還特別會經營這個家。原本她跟我兒子沒啥親情,見面也是直呼名字。
但自從我兒子結婚后,她這個非親生的女兒,就真成我兒子的親姐一樣,先對我兒子小兩口很好。
后面親孫出生后,她卻成了很稱職的姑姑,不停地給孩子買玩具、衣服。
孫子周歲禮上,阿晴更是送了一對從金店定制的金銀首飾。聽兒媳說,價值小一萬。
5 年前,兒子在省城買房,裝修還差十來萬。我存的錢是定期,只能贊助 10 萬,還差 3 萬多。
我本想讓老伴找阿晴周轉,阿晴聽到后,直接把錢拿給老伴,還說不用還,這是她做姐姐支持弟弟的,也不讓老伴告訴任何人,就以老伴這個繼母的名義贊助。
3
然而,這么好的女兒,運氣卻不太好。
9年前出嫁,剛嫁到婆家,沒兩年,公公去世,做婆婆的帶著孩子沒多久,又跑去給女兒的大伯哥帶娃。
最終女兒陸續生了兩個孩子,大多數時候都是自己帶,和花錢請鐘點保姆帶的。
疫情過后,阿晴所在的公司經營不善,她被裁員了,只拿到20 多萬賠償。為了給小孩一個好的讀書環境,就拿著這筆錢,和女婿一起換了好點的房子。
原以為大學生畢業的她,失業能很快找到不錯的工作,可沒想到經濟環境不好,再也沒找到之前那樣好的工作。
最終只能去干一些普通文職,掙一點是一點。
因為換了新房,又在房價比較高的時候買的,還按揭著房貸,兩個孩子一個上二年級,一個上幼兒園,費用開支很大,生活雖是過得去,但也沒了之前那樣滋潤。
4
去年秋,親家母得了重病,又花了女兒女婿十多萬,導致家里的生活更不好了。
即便如此,女兒阿晴今年還是堅持回來過年,并且像往年一樣給我和老伴各買了一身衣服,包了500 元紅包。
雖然她總是不把不好的事帶回家說,但我和老伴還是聽人了解到了她的情況。
年三十發紅包時,我原本想拿出3000 元,準備給三個孫輩一人 1000 元,最終改變主意,再拿出4000 元,湊成 7000 元,給自家親孫包了 1000 元,另外兩個外孫各包 3000 元。
我知道女兒很要強,直接貼補她肯定不要,只能用這種方式幫她。
5
我擔心這樣的差別會讓兒媳生氣,當晚就跟她說明了情況。讓我沒想到的是,兒媳非常贊成,還說過去女兒對他們家的好她都看在眼里。
第二天初一拜年時,兒媳也給女兒的兩個孩子各包了500 元。
看著孩子們如此懂事,我感到無比欣慰。在這個重組的家庭里,雖然沒有血緣關系的紐帶,但愛與理解讓我們緊緊相連,讓這個家充滿了溫暖。
結語:一個幸福的家庭,無關血緣,在乎真心。家人之間相互理解、彼此扶持,才能讓愛延續,讓家更溫暖。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