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嫁出去的女兒潑出去的水,你憑什么跟我搶房子?”
如果老年人在天有靈,看到子女為了房子傷了和氣,大打出手,想必也會十分痛心。
可惜,很多家庭還是因為一套房子鬧得四分五裂,反目成仇。
其實,"繼承權"不要再爭了!法律早已給出明確答案。
.01
房產繼承,法律說了算
這些年,因老年人因為沒有立遺囑,導致子女為爭奪房產而對簿公堂的案例,確實不少。
有數據顯示,2021年1月至今審理的家事案件中,繼承糾紛占家事涉老案件的50.4%。
而且,幾乎每半年就能可增加上百萬個繼承糾紛案件。
很多家庭都因為沒有立遺囑,上演了房產“爭奪大戰”。
老年人因為個人思想包袱重,認為生前立遺囑,寓意不好,所以都很排斥這種做法。
覺得自己就一兩個孩子,將來自己百年,房產存款都是他們的,可以一人一半。
殊不知,法律明確規定:遺囑優先。
如果沒有立遺囑,即使是獨生子女,也不可能拿到100%的繼承權。
一個真實案例:
上海老高有一套房子,一兒一女,老板去世早,自己和兩孩子相依為命,
前兩年,老高去世,沒有立遺囑,兩孩子商量著,房產就直接過到哥哥名下。
去辦理房產過戶時才得知,兩孩子不是唯一繼承人。爺爺奶奶、外婆也是繼承人,享有繼承份額。
我國《繼承法》第十條規定,遺產按照下列順序繼承:
第一順序為配偶、子女、父母。
第二順序為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
繼承開始后,第一順序繼承人繼承,第二順序繼承人不繼承。
沒有第一順序繼承人繼承的,由第二順序繼承人繼承。
也就是說,老高的房子不僅子女有份,老高父母和丈母娘也有份(老高老丈人先去世)。
最后,房產分配為:老高的兩個子女、自己的父母、丈母娘,每人得20%的房產。
所以,法律再三提醒,老人哪怕只有獨生子女,也一定要立遺囑。
因為按照規定,無論是紙質、錄音、錄像還是打印遺囑,只要合法就必須嚴格執行,而且遺囑繼承優先于法定繼承。
.02
老人的權益怎么保障
有些老人不想立遺囑,但是又擔心提前將房子過戶給了子女,未來自己行動不便,可能被掃地出門,怎么辦?
別擔心!國家新規,"居住權"是一道安全鎖。
只要賦予自己永久居住權,就算房子過戶給了子女,老人依然有權居住。
因為居住權是不隨產權變更而改變的!
另外,法律還規定,定對"不孝子女"毫不留情,不贍養老人的子女可能失去繼承權。
但如果他能夠及時改正,得到了老人的諒解,那么,繼承權才可以恢復。
另外,如果是農村房產,出現以下幾種情況,也很難繼承:
①宅基地閑置超兩年難繼承
② 違建房屋沒得繼承
③超出規定面積影響繼承
④非農村戶口宅基地無法繼承
⑤五保戶老人得到了親屬的長期照顧,親屬有繼承房產資格。
另外,不是獨生子女就一定能繼承房產,如果父母有遺囑將房子給他人,遺囑先于法定繼承,獨生子女也拿不到房子。
.03
給老人的建議
立遺囑很重要:
首先,程序要規范,簽字畫押要齊全
需要注明寫遺囑的年、月、日和地點,自己親筆簽名畫押。
其次,遺囑內容要合規。
如果在內容上出現涂改、增刪內容,請注明涂改的字數,防止別人篡改,最好在涂改的地方寫上自己的名字。
此外,見證人別找繼承人。
如果若見證人不識字,不懂遺囑所用語言或存在其他認知障礙,導致無法準確理解遺囑內容,不能擔任見證人。
遺囑中指定的繼承人或受遺贈人本人不能同時擔任該遺囑的見證人,否則遺囑可能被認定無效。
而且,見證人必須年滿18周歲,且精神正常,具備完全民事行為能力。
.04
給繼承人的提醒
首先,要趁早盡孝
趁父母還在,好好盡孝。房產雖重要,但父母的養育之恩更無價。
其次,要端正態度
別把繼承權當成與生俱來的特權。要用行動和孝心去換。
最后,要化解矛盾
繼承過程難免會遇上意見分歧,別一來就針尖對麥芒,好好溝通,互相理解,實在談不攏,再法律程序。
但是,即使如此,也不能忘了,房子是身外物,親情才最珍貴!
歲月不等人,行孝須及時,才不會留下遺憾。
你覺得呢?
聲明:文中數據都是按照現行政策整理,具體辦理時要以當地政策為準。政策會調整,建議實際辦理時再次確認。
(文中圖片來源于網絡,侵刪)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