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有房企跨界“玩車”。
房企跨界汽車領域早已不是什么新鮮事,但房企造車成功的案例卻寥寥無幾。
也許是吃一塹長一智,由于地產大佬造車失敗的案例比比皆是,綠地集團跨界汽車領域選擇了“賣車”。
春節過后,綠地集團宣布成立新能源汽車出口公司, 首個訂單成功簽約5000輛國產新能源汽車,總金額約7000萬美元。
此次出口車型包含華為問界、蔚來ET5等熱門車型,目標市場為沙特、阿聯酋等高購買力國家,預計單車利潤較國內銷售提高15%-20%。
綠地集團董事長、總裁張玉良表示,發展新能源汽車出口業務,是綠地搶抓新一輪科技和產業變革機遇,積極開拓新增長點的重要表現。
據張玉良介紹,綠地將通過整車出口、海外組裝、服務集成等多種方式,全方位打造綠地新能源汽車出口平臺,力爭在未來3年實現年出口10萬輛、年銷售規模百億元的目標。
2024年又虧了110億
新年伊始,綠地集團宣布跨界轉型,與其近年來業績持續下滑緊密相連。
不久前,綠地控股發布2024年業績預告,預計歸母凈利潤虧損110億-130億元,扣非后歸母凈利潤預計虧損112億元-92億元。
綠地控股近年來業績下滑嚴重。2021年-2023年,其營業收入連續兩年增速負增長,同期歸母凈利潤連續三年大幅下滑,2023年更是出現虧損近百億元。
2024年上半年,綠地控股實現營業收入1154.33億元,同比下降33.74%;歸母凈利潤2.1億元,同比下降91.97%。
其中, 2024年前三季度,其實現營收1599.49億元,同比下降36.93%;歸屬母公司凈利潤為2.36億元,同比下降90.40%。
由于房地產市場下行導致結轉規模、營收規模下降,2024年1-6月,綠地控股實現合同銷售金額318.37億元,比去年同期減少49.7%。
另外,綠地的基建業務同樣表現不佳。2024年1-6月,綠地控股的房屋建設總金額同比下滑34.59%,基建工程總金額同比下滑53.39%。
現金流方面,綠地控股經營活動流量凈額已連續五個季度為負值。2023年-2024年上半年,其貨幣資金分別為371.29億元、284.48億元。
而其短期借款分別為311.05億元、356.12億元,一年內到期的非流動負債分別為683.02億元、690.86億元,現金流不足以覆蓋短期負債,償債壓力巨大。
張玉良曾多次被限高
除了綠地面臨業績下滑和債務壓力,張玉良自身也是麻煩不斷。
2024年9月,張玉良曝出被法院限制高消費。 對此,綠地方面回應稱,此事涉及公司下面一個較小的工程項目的糾紛,這兩天會處理。
通過天眼查可以發現,由武漢市黃陂區人民法院于9月12日發出的針對綠地控股及張玉良的限制消費令尚未解除,案涉約1552萬元工程款糾紛。
根據相關規定,張玉良出行只能選擇火車或自駕,不能坐飛機、高鐵,也不能在星級以上賓館、酒店、夜總會、高爾夫球場等進行消費。
值得一提的是,這不是張玉良首次被法院限制高消費。此前,張玉良已經兩次被法院限制高消費,而這三次均因同一案件。
天眼查顯示,2021年10月8日,中鐵上海工程局集團有限公司向武漢市黃陂區人民法院起訴武漢綠地濱江置業有限公司、武漢申綠國展實業有限公司、綠地控股,案涉相關建設工程合同糾紛。
2022年7月4日,武漢市黃陂區人民法院首次執行,執行標的為4026.88萬元。2023年3月30日,張玉良第一次收到法院發出限制消費令。不過,僅過了一天,法院解除限制消費令,被執行人未履行金額降至2128.82萬元。
2023年7月27日,法院第二次發出限制消費令,對象是武漢綠地濱江置業有限公司及郭衛中、武漢申綠國展實業有限公司及苑虎、綠地控股及張玉良。
2023年12月5日,法院第三次發出限制消費令,對象為武漢申綠國展實業有限公司及郭衛中,這次被限制高消費的人員名單中沒有張玉良。
2024年8月13日,法院披露的執行金額為1552萬元。9月12日,法院第四次發出限制消費令,這也是張玉良第三次被“限高”。
不過,據天眼查顯示,有關張玉良的“歷史限制消費令”高達22次,但現有“限制消費令”為0。
爆雷后能否大象轉身?
曾經的房地產巨頭綠地集團,在地產行業 風光無限。
2014年,綠地取代萬科成為房地產界龍頭,2015年通過借殼金豐投資成功上市,市值最高達3000億元。
此后,綠地借助國企混改契機,收購貴州建工、江蘇建工等多家省級建工集團。
但綠地的輝煌并未持續太久。2018年,綠地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率僅為3.26%,遠低于碧桂園、恒大等同行。
2019-2020年,綠地“三條紅線”全踩,財務風險開始顯現。 2022年11月,綠地控股未能償還到期的3.62億美元高級票據的未償還本金,正式宣告爆雷。
2023年,綠地控股公告“21綠地01”“21綠地02”等兩只債券展期三年。 2023年9月,綠地全資子公司對其發行的9只境外債券共計31.6億美元進行展期征求。
進入2024年,綠地的困境仍在持續。據2024年半年度報告,上半年營業收入同比減少33.8%,歸母凈利潤大跌91.97%。
去年8月,綠地旗下子公司西安建工因資金問題,未能如期兌付“21西安建工mtn001”本息。
去年10月15日,綠地控股因拒不履行生效法律文書確定的義務,被呼和浩特市中級人民法院列為失信被執行人,涉及金額5.42億余元。
受市場環境變化和政策調控影響,綠地集團積極推進轉型,試圖在新領域尋找發展機遇。
自2015年提出“以房地產開發為主業,同時發展大基建、大金融、大消費三大板塊”戰略后,綠地曾嘗試跨境電商、電競、能源、醫療、代建等多個領域。
然而,綠地的轉型之路并非一帆風順。自提出多元化戰略以來,并未形成協同效應,反而出現巨額虧損的情況。
未來,綠地能否在新能源汽車等新領域成功立足,實現業績扭虧為盈尚未可知。
房產|樓市|企業|人物|項目
石頭侃房已入駐全媒體平臺
▇ 掃碼關注我們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