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由無冕財經(wumiancaijing)原創發布
作者:海棠葉
編輯:陳澗
設計:嵐昇
這個年,劉強東春風得意。
1月8日江蘇宿遷,特警運鈔車入場,東哥大手一揮送給父老鄉親近1500萬現金;
1月25日晚,劉強東現身京東總部參加京東物流新春家宴,攜妻子章澤天一起給員工敬酒,7億元補貼春節在崗一線員工。
大概是由于京東表現可觀。
營收上,2024年前三季度京東營收2604億元、同比增長5.1%,凈利117億元、同比大增47.8%,均超出市場預期。
資本市場方面,港股股價年內上漲了20.80%,回升到了146.7港元,雖仍與巔峰時期相去甚遠,但確實已經走出了前兩年的低谷期。
手中有糧自然不慌,甚至有點想挑戰大佬王興。
2月11日,京東外賣正式啟動“品質堂食餐飲商家”招募。
▲京東高調宣布入局外賣。
力度頗大:今年5月1日前入駐的商家,全年免傭金;已簽約商家傭金從2月11日0點起,也按照全年免傭調整。
此前網傳的是“傭金只有5%”,對比來看,據澎湃新聞報道,美團平臺的傭金比例在6%-8%之間。
結果是5%的傭金也不要,這很劉強東。
上線就叫板行業老大,東哥做外賣行不行不確定,美團就先“受傷”了一下:2月12日,美團下跌4.08%——戲份著實眼熟,抖音宣布做外賣時,美團下跌超9%。
對此,市場初有判斷:12日,京東集團開盤漲0.88%,但最終報收于1.51%的跌幅。
挖角美團高管
早在3年前,京東便放出入局外賣的風聲。
2022年6月17日,時任京東零售CEO辛利軍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京東已考慮進軍外賣業務,“至于什么時候開始做,就看我們的能力,什么時候可以組建人才隊伍了?!?/p>
但這年年末,劉強東強勢回歸,用一場“京東史上最嚴厲內部講話”的會議,掀起京東自2014年上市以來最劇烈的深度變革,同時京東進入降本增效階段,外賣一事被擱置。
直到去年,才陸續傳出更多相關信息。
據每日經濟新聞報道,年初京東引入美團前副總裁郭慶,并委以重任,讓他全面接管達達集團。此外,原美團外賣業務發展部總經理楊文杰也加入了達達,任達達秒送業務負責人。
據了解,二人都曾經在美團最關鍵的成長期把守最緊要的關隘,前者甚至因一手促成了美團酒旅業務的高速發展,曾晉升為美團最高決策層S-team的一員。
5月,原有的“京東小時達”和“京東到家”服務被整合升級為“京東秒送”,并上線京東App首頁核心位置,在流量和曝光度上給予資源傾斜;8月達達快送更名為“達達秒送”,9月上線“秒送”專區……
2024年下半年開始,京東秒送業務板塊內,瑞幸、Tims、庫迪等咖啡奶茶品類打頭陣,并不斷向外拓寬,不斷接入以漢堡王等為代表的知名連鎖餐飲品牌。
翻過年,京東首次對外承認已經進軍外賣市場。
打開京東APP的“秒送”頻道,“外賣”欄目設在第二行,涵蓋美食、咖啡、奶茶、快餐、小吃鹵味等,從配送方式來看,主要由京東旗下子公司達達負責。
筆者以廣州市客村地鐵D口為定位地址,隨機在京東、美團上選取相同的外賣餐飲商家測試后發現,不同平臺的商品標價差不多,京東平臺的配送起步價更低,但配送費普遍在5-10元之間,美團普遍采用滿額減免配送費,不過起送價要高出不少。
▲京東外賣與美團外賣點餐對比。
整體來看,兩個平臺外賣價格差異并不是很大,不過在疊加神券/紅包之后,美團外賣上餐飲商家的價格普遍低于京東外賣。
目前,京東外賣試點城市包括北京、上海、廣州、深圳、成都等,杭州、鄭州、武漢、長沙等城市尚未上線該服務。
“沒有明顯優勢”
劉強東不打無準備之仗。
相比其它同樣初涉外賣的友軍,劉強東“自配成熟隊伍”。
1月27日,達達集團公告稱已收到京東集團的初步非約束性收購要約,擬溢價42%私有化達達集團。據測算,該收購方案對達達集團的估值達5.2億美元。若該提案生效,“即時零售第一股”將被京東私有化直至退市。
截至此次公告發布前,京東對達達持續增資,持股已高達63.2%,是其絕對的控股股東。而一旦私有化完成,達達便徹底“屬于”京東。
這便是劉強東進軍外賣的底氣所在。
從業務上看,當前的達達,正在指向美團的腹地。
財報顯示,2024年二季度,達達的連鎖商戶業務,整體收入同比增長近50%,其中餐飲連鎖商戶的凈收入增長近80%,新店數量同比增長超過一倍。
“餐飲重點客戶業務,是2024年的重中之重。”達達管理層表示,餐飲、飲料、超市等按需外賣服務的需求仍在快速增長。
在零售電商行業專家莊帥看來,京東此時官宣進軍外賣,是“以攻為守”的策略:通過高頻的餐飲外賣推動即時零售業務的發展,抵御來自美團即時零售業務的競爭。
他解釋,“美團的業務邏輯是通過外賣這類高頻業務帶動低頻的電商銷售,近兩年,美團在3C數碼領域拓展也相對較快。特別是前置倉的出現,的確有很大概率搶占傳統B2C電商的市場份額。京東則是想用高頻的外賣業務帶動零售、即時零售等主業,提升整體復購率,做用戶留存?!?/p>
但對于京東而言,想要撼動市場份額,必定是一場硬仗。
首當其沖的是,達達集團凈利、營收持續承壓。
▲達達集團持續虧損。圖片來自百度股市通。
2024年前三季度,達達累計收入72.31億元,同比減少6.74%;累計虧損8.12億元,同比擴大20.20%。
其中,就第三季度來看,由于在線廣告和營銷服務收入下降,以及自去年2月起全面推出29元以上訂單免運費導致配送服務和其他收入減少,京東秒送的凈收入為9.302億元,同比下降了40%。
這意味著什么?沒卷進外賣前,京東與達達的盈利道路便道阻且長,如今“宣戰”美團、餓了么等外賣勁敵,投入只會比以前更高強度,也即盈利難度更大。
據每日經濟新聞,莊帥分析,“目前京東外賣還處于發展初期,在價格、整體運營上沒有明顯優勢”,從餐飲業態的屬性看,其配送集中度很高,因此對算法、技術、運力密度等都有很高的要求。
雷聲大雨點???
雖是數字經濟中較早涌現的業態,但外賣行業的吸引力至今不減。
根據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發布的最新數據,截至2023年12月,我國網上外賣用戶規模已達5.45億人,外賣市場的份額已突破萬億大關,且保持快速增長的態勢。外賣也從此前的送餐,拓展到送藥、送鮮花、送3C等多個品類,市場規模不斷拓展。
市場也因此一直不缺“戰事”,百度、滴滴、抖音就都曾接連下場做外賣。
更早以前,2014年,百度外賣上線,定位于中高端白領市場;2018年4月,滴滴外賣登陸無錫、南京、長沙、成都等9個城市,吹響降低抽傭、提供獎勵的號角,但最終二者都因打法失誤告別外賣行業。
2023年2月,抖音官宣殺入外賣市場,消息當天曾引發美團盤中一度跌逾9%。
外界將其視為美團重要的競爭對手,因其有備而來。
2022年8月,餓了么與抖音共同宣布達成合作,餓了么基于抖音開放平臺,以小程序為載體,助力數百萬商家為6億抖音日活用戶提供“即看、即點、即達”的本地生活服務;12月,達達快送與抖音生活服務達成戰略合作,為抖音平臺上的餐飲商家提供同城配送的解決方案。
不過,盡管來勢洶洶,抖音外賣似乎并未顯著撼動美團的護城河。
2023年初,抖音外賣定下了1000億GMV的目標,但由于 GTV和日均單量不及預期,無奈又把GMV目標下調至50億,到了年末還傳出減速、收縮的消息。
抖音外賣尚未找到新答案,而快手外賣正沿著類似路徑前行。
2024年6月,快手被曝光入局外賣,從模式上來看與抖音類似:沒有孵化自己的配送團隊,而是為商家提供外賣服務的平臺支持,包括提供團購商品的外賣展示標簽,配送下單按鈕等,但配送服務由商家獨立聯系相關團隊完成。
半年時間過去,大部分消費者吐槽體驗感一般,如在快手點外賣較為繁瑣,需要手動填寫收貨人、收貨地址、送達時間等信息,部分商家還要求用戶提前一小時電話聯系門店;第三方騎手的配送速度也比美團、餓了么慢得多。
雷聲大雨點小——市場觀點逐漸達成共識。去年抖音轟轟烈烈干外賣,不少人打趣說“來得好,美團外賣和餓了么要完了”,結果美團股價去年上漲了88.89%,跑贏港股大盤。
劉強東不信邪,抖音啃不下的硬骨頭,京東想再來努力一次。
東哥也不差錢,截至2024年9月30日,京東現金及現金等價物、受限制現金及短期投資共計1968億元。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