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哥做外賣,更像是用新業務來解決自己在電商主戰場失利的焦慮,買個好心情。
京東做外賣,和咱們吃拼好飯的有什么關系?
最近咱們東哥又整活了,要去搶美團和餓了么的生意了。先是在京東App里,也把「秒送」放到了首頁的一級入口,然后又高調招募外賣餐飲商家,打出來的噱頭是「全年免傭金」。
這個架勢,很多人可能又要拱火了,說什么打破壟斷,什么外賣界的拼多多,要把咱們吃飯的成本打下來。就連港股都很配合,在京東外賣上線當天,美團就跌掉了200億港元,算是隨了個大禮。
但要我說,東哥砸個幾億做外賣,更像是億萬富豪花點小錢,解決一下自己的競爭焦慮,買個好心情。
要是真覺得京東能掀起什么波瀾,讓外賣市場再打一次紅包大戰,那可就純屬是忽悠自己了。
01
京東卷外賣原因很簡單:主營業務增長不動了。
最近京東財報看得人直撓頭,2024年第三季度,京東營收增速只有5個點,跑輸了整個中國電商行業大盤。
而且這還是在京東的王牌品類數碼家電,吃上了「以舊換新」的政策紅利的情況下。
疊了政策的Buff,京東的營收還是漲不動。這就好比參加吃雞比賽,空投砸臉了還被伏地魔淘汰。
那怎么辦呢?
找新業務唄。
去年京東大規模進軍本地服務領域,砸下真金白銀補貼京東家政,一段時間里,在京東買個洗衣液衛生紙,都能給你送一次上門保潔服務。海鮮市場里,京東家政2小時的保潔,只要三杯瑞幸的錢。
緊隨其后,京東推了一系列的本地生活業務,什么洗衣洗鞋洗車,什么上門維修啊,什么到店團購優惠券啊。
給人的感覺就是,京東被拼多多欺負得不行了,于是怒從心頭起惡向膽邊生,抄起家伙就去搶人家美團的生意了。
好家伙,君子報仇,對象不限是吧?
偏偏,對京東來說,搶美團的生意,正好在它的舒適區里。
京東相比其他同行,有個最大的區別:
別人做平臺是開婚介所,只介紹,不負責。
比如打車平臺,可以負責撮合你和司機,但不會和司機簽勞動合同,更不會給他們交社保。
再比如電商平臺,可以引進商家在平臺上開店,但不會親自下場生產商品賣給你。
但京東偏偏都是選了最不互聯網的模式:自己招人、自己培訓、自己發工資。
京東的發家之路,就是靠重資產模式跑出來的。商品是自營的,物流倉庫是自建的,快遞小哥是要上社保的。
相比淘寶拼多多這些由第三方商家發貨,用第三方物流配送的平臺,京東的成本要高得多,但服務體驗也要好上一些。
想想看,當年京東能在淘寶天貓如日中天的時候,殺出一條血路存活下來,靠的不就是自己拉起了一支物流鐵軍,投資建立了專屬的物流體系,靠著當日達次日達的優質配送服務,實現了差異化嘛。
東哥管快遞員叫兄弟,這聲兄弟不是白叫的。是兄弟們一單單快遞,把東哥從電商大戰的尸山血海里扛出來的。
自建團隊卷服務,卷標準化,這是京東起家的法寶,吃飯的家伙。
到了要搶美團生意的時候,自然也是要拿出來秀秀肌肉的。
你美團不是號稱本地生活領域最強中間商嘛,我京東直接直接把中間商環節砍掉,服務團隊自營,跟你比服務質量。
這套打法自然是有效的,去年京東家政做得有聲有色,給了同行們很大壓力。
于是今年,嘗到了甜頭的京東,決定把這套打法復制到美團最王牌的業務:外賣上,給美團再上上強度。
02
那么,京東能在外賣上奇襲美團嗎?
大概率是不能的。
首先,像滴滴司機、外賣騎手這類服務,服務質量高低區別并不是特別大。 你吃個外賣,對外賣騎手能有什么要求呢?無非是按時送到,別撒了別涼了,送到的時候給你打個電話,沒了。
因此,把成本花在人力上,卷服務質量,其實是意義不大的。
另外,外賣是天然的中介生意,只能依靠滿大街的飯館和小外賣商家。這就和快遞不同了,京東物流改造的是整個供應鏈,連商品都是從京東倉庫里發的,當日達和三日達,用戶體驗還是差很大的。
但任你京東自營再強,也不可能自己開一個劉記云餃,開一個塔斯京漢堡,開一個蜜東冰城賣奶茶對吧?
還是得讓地推員工走街串巷,一家家小商戶去談。這些臟活累活苦活,美團餓了么當年都是做過的,京東想做外賣,自然不可能逃課。
況且,一個小商家能接入的外賣平臺是有限的。一個美團,一個餓了么就差不多了,還有余力的再接一個抖音,算是很好了。
再來個京東,還讓不讓人家專心做生意了?
現在京東招募外賣餐飲商家,打出來的噱頭是「全年免傭金」,也是很清楚自己在商戶數量上,相比競爭對手們差了幾個數量級,先慢慢補課,補完了,再去看看有沒有可能用價格戰搶一些市場份額。
所以我說,東哥做外賣,更像是用新業務來解決自己在電商主戰場失利的焦慮,買個好心情。但是做不做得起來,至少目前,更像是玩票。
至于我作為一個消費者來看,都2025年了,咱們都已經吃上國潮外賣了,喝上色素小甜水和0.1元送的快樂小烤腸了,用上透光衛生紙,毛刺筷子和黑色液體勺子了。
要是外賣再打價格戰,那送到我嘴邊的東西我可就真的不太敢吃了。
關注IC實驗室視頻號
B站:IC實驗室
微博:IC實驗室
公眾號:IC實驗室
全網同名,歡迎來撩?
商業世界的有趣就在這里。
關注大眾消費,互聯網商業和流行文化,分享拙見與觀察。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