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樂盈
短視頻時代,網紅“對抗”企業的事件時有發生。
有的網紅打贏了戰役,企業輸得心服口服;有的網紅輸了官司,反倒在輿論戰中大贏特贏,操縱大眾情緒,負面如狂風驟雨般向企業涌來……
在更懂新媒體輿論的網紅面前,被“網暴”、被造謠,讓不少企業吃啞巴虧。
個性鮮明的首富鐘睒睒都曾無奈發問:“網絡的戾氣和暴力充滿每個角落,聲嘶力竭替代心平氣和!我們怎么辦?怎么辦!”是啊,該怎么辦?
一.以“為民請命”之名造謠企業
挑起對立似乎是當下互聯網最快的漲粉利器,如今,更快的漲粉路徑出現了:那就是挑起大企業和普通民眾之間的對立。
利用普通民眾樸素的情緒,以為弱勢群體代言之名,挑動一個群體攻擊另一個群體,挑唆對立,引起爭議。
常見的“對立”話題有愛國、女權,如今對立升級,討伐企業或資本成了新的吸粉路徑,網紅們用陰謀論、仇富心理頻頻拿捏大眾。
從農夫山泉開始,打著各種旗號“炮轟企業”或者造謠企業的行為再次受到關注。
以愛國之名以悼念之名,行“暴戾”之實,那段時間鐘睒睒做什么都不對……企業商戰被上升到個人道德,企業戰略被上升到不愛國,鐘睒睒遭受了長達3個月的網暴。
最近一個靠“造謠大企業”出圈的博主是劉雯,“罵某團就有流量”,劉雯尋找到了這個足夠醒目的靶子,經此一役,她一戰成名,甚至被網友稱為“正義女俠”。
如果是基于事實的討伐,并無不可,企業的發展本來就需要各方力量的監督。但“正義女俠”真的正義嗎?在炒作獲利的過程中,劉雯使用了造謠、夸大事實、陰陽怪氣等手段……
圖|來源網絡
比如造謠,劉雯在視頻中稱“顧客支付41元配送費,到騎手只有3塊5”,經過各方查實,41元配送費的那一單里,騎手收到了38.6元。
比如夸大,短視頻上到處流傳的版本是,主持人劉雯為外賣小哥發聲被判賠償50萬,道歉30天。實際上法院判決書上清清楚楚寫的是賠償5萬,道歉5天。顯然,50萬、30天的噱頭更足。
比如“拱火式道歉:劉雯以“道歉”為由頭制作了大量視頻,甚至引領了一種“陰陽式道歉”的文風,越道歉越火。陰陽“平臺寧愿自己虧損也要補貼騎手,對不起”;陰陽法院“法院說下落不明的人會采用公告送達,那我這半年就不該生活在地球上,對不起!”
1月24日晚上,劉雯在快手的直播帶貨,一場直播吸引了42萬粉絲,觀看人數是之前的50倍。
事件過后,企業聲譽受損;法院的賬號也涌進了很多惡評。
走上“網暴企業”之路后,劉雯的粉絲量迅速竄升。去年1月,劉雯每條短視頻均贊為3000多,今年1月,已經漲到1.3萬。
此前,劉雯最初“揭黑視頻”里投訴的盒馬代購事件,經媒體證實后,也與事實有較大出入。
安徽大皖新聞曾就此事進行報道,平臺客服表示,將協調商家將上述五筆訂單中全部按照標價多收取的部分,總計14.53元退還給消費者。這一金額的公布,明顯與劉雯視頻中提及的“騙我五六十你才滿意”,“多則將近100塊錢”等細節不符。
此外,劉雯在視頻中提及支付了18元運費,但媒體援引商家說法,這是實際距離6公里左右的訂單,經商家和平臺補貼后,用戶實際僅需要支付5-8元的運費。這意味著,她并未展示實際支付的運費和商品價格。
什么吸引眼球發什么,靠發布企業不實信息漲粉,網紅捏造事實、激起輿論對立的行為造成的損失,是難以估量的。
二.把“抹黑”企業當生意
立人設,找“靶子”,發起爭議話題,掀起輿論沖突,獲得流量的爆發式增長,從而進行直播帶貨“變現”。這是一條新型網紅致富路。
不管是愛國話題、還是外賣小哥的遭遇、商家的境況,都成為了網紅們的素材和下酒菜。
在農夫山泉被“網暴“時期,不少博主聞聲而來,比如立一個超市小老板的人設,蹭熱點,靠抹黑農夫山泉快速圈粉,轉頭賣娃哈哈等產品,開啟直播賣貨生涯,靠“吃愛國飯”大賺特賺。
沒人能想到,法院判決也能成為網紅的天選素材。
在給平臺連續道歉的直播間,“劉雯”一邊強調自己“無路可退”,一邊稱“馬上就沒庫存了,還有50單就結束了”。
圖|來源網絡
新榜數據顯示,“劉雯”在抖音平臺1月的直播以及短視頻帶貨銷售額就在250萬元至500萬元之間,這一數據同比增長了近60倍。帶貨商品也從過去19元一條的內褲,變成高利潤的白酒。1月15日,劉雯一場直播預計入賬40萬。
圖|來源網絡
民眾越憤怒,網紅越漲粉。被打著“為民請命”的普通民眾生活質量有沒有變得更好不知道,但網紅劉雯們肯定是致富了,比如劉雯就被曝出已裝修了8套房。
民生產品是老百姓最容易接觸的產品,立了新聞主播、法學碩士人設的劉雯,用焦慮營銷和爭議性話題切入,通過帶貨收割。
在每個看似為大眾擔憂和著想的視頻背后,都是同樣的套路:抹黑一家企業,再推出同類產品鏈接。一條“你買的阿膠糕,真的有阿膠嗎?”,看似在科普,其實在帶貨;一條“你家廚房的生抽老抽根本就不算醬油”的視頻,底下帶著一款醬油的鏈接。
掙錢沒問題,做生意也不寒磣,但不能把一切建立在謠言之上。不僅僅是道歉視頻,劉雯帶火的產品本身,也經不起推敲。其帶的貨被曝光存在質量問題,有些商品是三無產品甚至已經發霉。
同樣是盯著企業,如果是 “職業打假人”,普通民眾只是會當一個職業看 ;但當網紅一口一個家人、一口一個為民請命之時,大眾就很容易相信網紅所言,哪怕這些網紅們的邏輯有漏洞、證據不足。
憤怒、同情是人類正常的情緒,而一旦成為輿論場上的群體性情緒,就有了價碼,可被長袖善舞的網紅們變現。
三.企業的正當權益需要被保護
短視頻時代,普羅大眾都擁有了表達權,弱勢一方集結起來將成為一股強大的力量。這股力量如果運用得當,會起到正向監督企業的作用,否則就可能給企業帶來滅頂之災。
企業需要被監督,但需要是有理有據的監督,而不是造謠、抹黑、陰謀論。
外賣平臺創業的初衷是打造一種新的生活方式。從創業那天起,外賣平臺恐怕也沒預料到如今和商家、騎手、用戶之間的矛盾。這些矛盾和問題都是在成長的過程中逐漸暴露的。
企業在發展過程中多少會出現問題,面對問題,不該是喊打喊殺的二元對立,而是給企業時間去調整,各方相互理解也需要時間。在正常監督機制下,某團做了很多領先行業、具有歷史意義的舉措,比如幫所有外賣員繳納職業傷害險,比如建立算法公開機制,比如2025年底前逐步取消騎手超時扣款等。這些良性監督,對于企業、外賣員、商戶都是有幫助的。
輿論有時候甚至會上升為對企業老板的個人攻擊。大眾出于個人道德層面去“審判”企業和企業經營者,給企業經營帶來了阻力和煩惱。雖然農夫山泉抗住了網暴,交出了漂亮的業績,但農夫山泉創始人鐘睒睒深受“網暴“困擾,并累及母親猝然離世。
商業有自己的法則,企業有自己的道德,正常的商業競爭和商戰本就是市場經濟活躍的表現。要讓商業回歸商業,并保持企業的正常運轉。
圖|來源中國人大網
《民營經濟促進法》征求意見稿第五十七條也提及,人格權益受到惡意侵害的民營經濟組織及經營者有權依法向人民法院申請采取責令行為人停止相關行為的措施。民營經濟組織及經營者的人格權益受到惡意侵害致使民營經濟組織生產經營、投資融資等活動遭受實際損失的,侵權人衣服承擔賠償責任。
雖遲必到,網絡不是法外之地,保護民營經濟,就是保護國之根本。而任何打著“為民請命”幌子獲取流量的網紅,也終將會被流量反噬。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