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雨水將至,倒春寒來襲,這5種野菜見到別手軟,御寒又健康
雨水節氣快到了,天氣也開始變得忽冷忽熱,早晚溫差大,中午又熱得像夏天。這種時候,很多人容易感冒、咳嗽,身體抵抗力下降。其實,大自然早就給我們準備好了“解藥”——野菜!春天是野菜最鮮嫩的季節,尤其是雨水前后,野菜長得特別旺盛。今天就來給大家介紹5種常見的野菜,見到千萬別手軟,趕緊挖回家,既省錢又養生,不懂可就虧大了!
1. 薺菜——春天的“百搭王”
薺菜可以說是春天野菜界的“頂流”了,幾乎人人都認識。它的味道清香,營養豐富,含有豐富的維生素C和鈣質,特別適合春天吃。薺菜的做法也特別多,可以包餃子、炒雞蛋、煮湯,甚至涼拌都行。
怎么認薺菜?
薺菜的葉子呈羽狀分裂,邊緣有鋸齒,葉子嫩綠,根部帶點白色。挖的時候要注意,薺菜喜歡長在田間地頭、路邊或者荒地上。
吃薺菜的好處:薺菜可以清熱消腫,特別適合春天容易上火的人。而且它還能幫助降血壓,對中老年人特別友好。
2. 蒲公英——野菜中的“消炎藥”
蒲公英不僅是小孩子吹著玩的“小傘”,還是一種藥食兩用的野菜。它的葉子、花和根都可以吃,味道稍微有點苦,但苦中帶香,特別適合春天吃。
怎么認蒲公英?
蒲公英的葉子呈鋸齒狀,像一把小鋸子,花朵是黃色的,成熟后會變成白色的“小傘”。它一般長在草地、田野或者路邊。
吃蒲公英的好處:蒲公英特別適合春天容易嗓子疼、口腔潰瘍的人。它還能幫助消化,緩解便秘,簡直是腸胃的“清道夫”。
3. 馬齒莧——野菜中的“長壽菜”
馬齒莧是一種特別常見的野菜,葉子肥厚,口感滑嫩,吃起來有點酸酸的味道。它的生命力特別頑強,哪怕是在干旱的地方也能長得很好。
怎么認馬齒莧?
馬齒莧的葉子是橢圓形的,莖是紅色的,葉子對生,整體看起來有點像多肉植物。它一般長在菜園、田邊或者荒地。
吃馬齒莧的好處:
馬齒莧含有豐富的Omega-3脂肪酸,對心臟特別好。它還能清熱解毒,特別適合春天容易上火、長痘痘的人。
4. 蕨菜——野菜中的“山珍”
蕨菜是春天山里最常見的野菜之一,它的嫩芽特別受歡迎,口感脆嫩,味道清香。蕨菜的做法也很多,可以炒肉、涼拌,或者做成蕨菜干。
怎么認蕨菜?
蕨菜的嫩芽是卷曲的,像一個小拳頭,葉子展開后呈羽狀。它一般長在山坡、林間或者草叢中。
吃蕨菜的好處:蕨菜特別適合春天容易便秘的人。不過要注意,蕨菜含有一定的毒素,吃之前一定要用開水焯一下,去掉毒素。
5. 野蒜——野菜中的“天然抗生素”
野蒜也叫小根蒜,是春天特別常見的一種野菜。它的味道比普通大蒜更溫和,帶點清香,特別適合用來炒雞蛋或者做蘸料。
怎么認野蒜?
野蒜的葉子細長,像韭菜,根部有一個小蒜頭,聞起來有蒜香味。它一般長在田野、山坡或者路邊。
吃野蒜的好處:野蒜有增強免疫力的作用,特別適合春天容易感冒的人。它還能幫助消化,緩解胃脹氣,是腸胃的“好幫手”。
小貼士:挖野菜要注意什么?
認準再挖:野菜種類很多,有些長得像但有毒,挖之前一定要確認清楚,不確定的千萬別吃。
選對地方:挖野菜要選擇沒有污染的地方,比如遠離工廠、馬路邊的田野或者山坡。
清洗干凈:野菜挖回家后一定要用清水多洗幾遍,最好用鹽水泡一下,去掉雜質和蟲卵。
適量食用:野菜雖然好吃,但也不能貪多,尤其是腸胃不好的人,吃多了容易拉肚子。
雨水節氣前后,天氣變化大,身體容易出問題,這時候多吃點野菜,既能補充營養,又能清熱解毒,簡直是一舉兩得!薺菜、蒲公英、馬齒莧、蕨菜、野蒜這5種野菜,見到千萬別手軟,趕緊挖回家嘗嘗鮮。不過,挖野菜也要注意安全,認準了再挖,洗干凈再吃,這樣才能吃得健康又放心!
春天是吃野菜的最佳季節,錯過了可就虧大了!趕緊帶上小鏟子,去田野里尋找這些“春天的味道”吧!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