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結節是指肺部影像上直徑≤3cm的局造性、類圓形、密度增高影。
按數量可以分為:孤立性肺結節:單個病灶;多發性肺結節:2個及以上的病灶。
按大小可以分為:微小結節:直徑<5mm;小結節:直徑為5~10mm;肺結節:直徑≤30mm。
按持續時間可以分為:一過性結節,持續性結節。
按密度可以分為:純磨玻璃結節,混合磨玻璃結節(或部分實性結節),實性結節。
肺結節到底是不是肺癌?
95%以上的肺結節都是良性的。
直徑<5mm的結節,惡性概率<1%;
直徑5-8mm的結節,惡性概率2-6%;
直徑8-20mm的結節,惡性概率18%左右;
直徑>20mm的結節,惡性概率>50%
發現肺結節,應該如何處理?
國內外指導肺結節隨訪的指南很多,也很復雜,綜合NCCN、ACCP、Fleischner、亞洲共識及中國專家共識,對首次發現的肺結節隨訪時間可簡單總結如下:
純磨玻璃結節:
- <8mm,6-12個月隨訪
- ≥8mm,3-6個月隨訪
混合磨玻璃結節:
- <8mm,3-6個月隨訪
- ≥8mm,3個月隨訪
實性結節:
- <8mm,無肺癌危險因素,6-12個月隨訪;有肺癌危險因素,3-6個月隨訪
- ≥8mm,無肺癌危險因素,3-6個月隨訪;有肺癌危險因素,高度懷疑肺癌者,手術切除
到底哪些肺結節需要手術?
《肺結節多學科微創診療中國專家共識》中指出,外科手術是處理疑似早期非小細胞肺癌肺結節的首選手段。其中,共識17(2A類證據,II級推薦),明確指出下列情況應該考慮手術,具體如下:
- 對直徑≥15mm的持續性純磨玻璃結節,直徑≥8mm的實性結節或實性成分≥5mm的持續性混合磨玻璃結節,高度疑似惡性者。
- 影像學形態如毛刺、分葉、胸膜改變(胸膜牽拉、胸膜皺縮、胸膜附著、胸膜回陷)、空泡征、血管征(扭曲/擴張/僵硬)及囊腔型等惡性征象者。
- 動態隨訪后穩定或增長(結節最大徑或實性成分最大徑增長≥2mm)者。
然而,具體到每一個肺結節的治療策略,需要專科醫生根據結節直徑、密度、有無高危因素以及結節影像學形態綜合評判。
另外,需要特別關注的是,肺結節的隨訪,建議在同一就診醫院進行,便于醫生進行前后對比。如有外院CT,最好攜帶電子版光盤或二維碼進行復查。
醫生介紹:吳崢嶸,北京中醫藥大學東方醫院副主任醫師,畢業于北京中醫藥大學,現任職于北京中醫藥大學東方醫院,師從于北京市名老中醫何明教授。長期從事呼吸、結節疾病與危重癥以及老年病的臨床診治工作。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