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國剛成立的時候,我們的國家非常落后,而隨著近年來的發展,我們的國家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各個領域都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就。
但我們都知道,這背后都是老一輩的付出,沒有老前輩打江山,中國不會變成這個樣子,我們永遠都不能忘記他們。
如今隨著國家的發展,當年的老戰士們逐漸離開人世,但他們的精神我們要學習,這是他們在艱難的歲月中鑄就的。
說起長征那段歷史,想必每個人都有所了解,紅軍戰士用鮮血和生命創造了這場奇跡,最終到達陜北,重建了革命根據地。
而隨著革命的開始,我國近代歷史中出現了很多英雄人物,而隨著社會的變化,這些人也都受到了嘉獎。
但值得注意的是,因為當年的社會比較混亂,這就導致很多人與組織失去了聯系,有些人回到了家鄉,也有人當起了普通人。
然而有一位老紅軍,晚年生活卻十分的悲慘,他叫做熊國炳,曾經是我軍的一個領導,他究竟經歷過些什么呢?
說起來,熊國炳之所以能走上革命道路,源自于他救了一位受傷的紅軍戰士,那是在1932年寒冬,熊國炳下山回家遇到的。
那位受傷的戰士叫李子才,熊國炳將他帶回去治療,隨著二人的深入了解,對方介紹他加入紅軍。
其實當時熊國炳根本不懂革命是什么,他當時只聽到了幾個關鍵的詞,比如無需擔心吃喝、有學習的機會。
就憑借這幾句話,熊國炳便踏上革命之路,他在部隊中表現得很情況,很快被張國燾、徐向前等領導看中,這也奠定了他未來的道路。
沒過多久,熊國炳就擔任了一些職務,后來還當選為省委常委,但不幸的是,當地的惡霸地主得知他不在家后,就開始摧殘他的家人。
熊國炳聽到消息的時候,得知妻子已經被害死,親生母親接受不了這一切,之后也離世,只留下一個雙目失明的父親。
難過了一段時間的熊國炳,知道自己回去也無力改變什么,當下最重要的事情是改變國家,之后他將所有精力都放在了戰場上。
熊國炳從赤衛隊員開始干起,1933年被任命為川陜省臨時革委會委員,川陜省蘇維埃政府成立后,還曾被推選為主席,可見他的能力很強大。
而在熊國炳任職期間,他始終站在人民的角度思考問題,之后積極推行土地革命,做出了很多耀眼的成績。
長征開始后,熊國炳踏上了長征路,期間遇到了很多困難,但在他的領導下統統解決了,之后來到了陜西,這里是革命開始的地方。
但俗話說得好“馬有失蹄”,熊國炳在1937年的一場惡戰中,不幸被俘,面對敵人的審訊,他表現出了一副老實巴交什么都不懂的人。
更重要的是,熊國炳平時的穿著十分樸素,很多人第一次見他,絕對不會認為他會是個領導,完全是一副伙夫的樣子。
當時敵人審問熊國炳的時候,他表示自己是一個伙夫,后來敵人也相信了他,盡管他不知道什么情報,但也不會放過他。
在監獄里,敵人經常對熊國炳實行重刑,雖然不至于要了他的命,但也讓他遭受了精神和生理上的折磨。
后來隨著時間的推移,熊國炳的雙腳凍傷了,敵人也開始真的相信他不知道什么情報,后來放走了他。
然而也正是因為這個事件,熊國炳的人生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之后他感覺自己的身體遠不如之前,于是沒有回去,而是回了家鄉。
其實熊國炳之所以不回去,不是因為受傷了,而是因為害怕給組織造成一定的拖累,而在組織那邊根本不知道熊國炳還活著。
為了能更好地生存下去,熊國炳過起了隱姓埋名的生活,改名為張炳南,此后為了生存干過不少事情,賣大餅、賣鹽。
在新中國成立之后,熊國炳已經年過半百,那個時候國家對紅軍是有補助的,而當地政府也補助了他50塊銀元和4石麥子。
后來部隊考慮到熊國炳的生活,便給他安排了一個看果園和麥場的活,那段時間日子過得很平淡。
直到1959年4月,熊國斌在組織的關懷下回鄉探親,而他的出現令鄉親們非常地吃驚,因為大家都以為他犧牲了。
在這樣的背景下,村民都非常歡迎他,村民更是笑著請他去吃飯,其次也見到了瞎了眼的父親,決定留在家鄉。
當時鄉親們非常好奇熊國炳后來去哪了,為什么不找政府,熊國炳便提及當年在戰爭中的事情,戰友都死了,沒有臉去找組織。
后來盡管熊國炳想留回故鄉,但其妻子是外地人,吃不慣當地的大米,加上他們的兒子也不在這里,于是后來還是回到了酒泉。
那時候每家每戶都過得不充裕,熊國炳也是如此,但無論有多難,他始終沒有透露過自己的革命經歷。
但在1960年的時候,熊國炳實在生活不下去,之后決定找政府幫助,當時在縣門口猶豫了好久,最終還是走了進去。
面對領導,熊國炳提出想要申請救濟的想法,也表明自己是老紅軍,當年走過長征,還曾擔任過川陜省蘇維埃政府的主席。
然而讓熊國炳沒想到的時候,這位領導不僅不尊重他,甚至還嗤之以鼻地說:“你這么大的官,為什么不到北京去?”
面對這句話,熊國炳頓時語塞,原本他就不愿意說自己的過去,看到領導是這個態度,隨后懦懦地退出了辦公室。
那時候的熊國炳沒有回家,當眾人在看到他的時候,發現他倒在了一個公園外,是活活餓死的,他一定是去見他的老戰友了。
直到20多年后,熊國炳的真實身份被揭開,他是紅軍將領熊國炳,一個對國家有大貢獻的人。
這里再說一些,熊國炳的童年也是從磨難中過來的,10歲之前都未曾吃飽過,后來其父母將他給了萬源縣城的熊家。
在這里,養父對他非常好,后來還讓他學起了醫術,16歲時還給他找了老婆,只不過后來沒多久養父離世了,熊國炳走上了革命道路。
英雄終有一天會逝去,但他們的精神永遠不朽,熊國炳老人的一聲是悲壯的,他將戰友的死歸咎于自己,內疚了下半生。
想必在社會上,還有很多這樣的老前輩,他們默默無聞的生活,致敬他們!致敬老紅軍!致敬熊國炳同志!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