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2月15日下午,南京這座“世界文學之都”再次迎來了一場文學盛宴。長篇小說《年華》的第21場分享會在河西龍湖天街二樓書店隆重舉行。本次活動由全民暢讀書店主辦,江蘇雙溝酒業股份有限公司南京分公司協辦,吸引了眾多文學愛好者、專家學者以及媒體代表的參與。
分享會由江蘇著名主持人、“南京金牌主持人”岳碧東主持。他首先朗誦了中國作家協會榮譽副主席蔣子龍為《年華》撰寫的推薦語,高度評價了這部作品所展現的家國情懷與時代變遷。推薦語指出,《年華》通過主人公余統華的豐富經歷,生動描繪了蘇北農村、軍營生活以及江南社會的發展變化,展現了作者徐統存深厚的文學功底和藝術表現力。
《年華》的作者徐統存,作為一名軍轉干部,憑借其親身經歷和獨特的視角,創作了這部反映中國社會與軍隊近半個世紀變遷的長篇小說。作品自問世以來,已在南京新華書店、江蘇第十一屆讀書節(蘇州)等地成功舉辦了20場分享會,深受讀者喜愛。此次第21場分享會更是吸引了海內外數十家媒體的關注,江蘇“城市名人”微信公眾號還首次開通了現場全程直播。
《年華》的激勵與啟示
分享會上,非遺傳承人宋英明分享了一個感人故事:一名因學業壓力過大而準備放棄高考的學生,在閱讀《年華》后重新振作,最終考入了軍校。這一故事生動展現了《年華》對年輕人的激勵作用。南京工程學院材料學院原黨委書記邵文龍教授則從“大思政課”的角度,探討了《年華》對大學生修養、信仰和技能的培養意義,認為這部作品具有重要的教育價值。
作為徐統存的戰友、鄉友和文友,作家朱玉生詳細介紹了《年華》的創作過程。他透露,小說歷經多次修改,劇本更是達到了近70萬字,展現了作者徐統存的勤奮與執著。朱玉生認為,《年華》不僅是一部勵志作品,更是一部具有實操性的教科書,適合不同年齡段的讀者。
跨越時代的文學價值
金陵科技學院人文學院黨委書記吳軼軍從時代意義的角度,強調了《年華》對當代大學生的啟示作用。他分享了自己在閱讀《年華》后,幫助300多名畢業生找到工作的經歷,其中三分之一進入了“世界500強”企業,進一步凸顯了作品的正能量與現實意義。
此外,來自溫州的湯年華在高鐵上仍在閱讀《年華》,他認為這部作品在主人公形象塑造上超越了經典小說《人生》,并與《鋼鐵是怎樣煉成的》有著異曲同工之妙。任柯,一位來自“臨汾旅”的老軍人,專程從南昌趕來參加分享會。他總結了《年華》的四大特點:充滿正能量、故事接地氣、文學價值高、具有時代印記,認為這部作品不僅是文學的瑰寶,更是歷史的見證。
致敬年華,展望未來
分享會現場,江蘇省紀委駐省高檢紀檢組原組長申泰岳、南京市江寧開發區原黨工委書記魯躍東等嘉賓紛紛上臺發表感言,表達了對《年華》的贊賞與感悟。原南京軍區空軍某團政治處副主任晏朝陽還帶來了精彩的“紅歌”聯唱,為活動增添了濃厚的文化氛圍。
最后,作者徐統存以一首原創詩歌《致敬年華》表達了對到場嘉賓和讀者的感謝。分享會結束后,現場舉行了簽名贈書活動,讀者們紛紛與作者互動,氣氛熱烈。
《年華》不僅是一部文學作品,更是一面鏡子,映照出中國社會與軍隊的變遷,激勵著每一個讀者在時代的洪流中砥礪前行。這場分享會不僅讓更多人了解了《年華》的文學價值,也為南京這座文學之都增添了新的文化光彩。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