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 DeepSeek 火爆全球后,與 AI相關的企業以及概念,迅速搶占各大頭條。
圖源:廣州科技創新
然而說到人工智能,很多人會想起北上深杭。
廣州,鮮有提及。網上更有甚者認為,這座千年商都在人工智能浪潮中早已掉隊。
然而,當我們將目光投向廣州產業版圖和城市脈絡深處時,卻會看到一個截然不同的故事。
01
人工智能的最佳試驗場
與北上深杭不同,廣州的 AI 故事始終帶著實干家的那份踏實,接地氣的氣質。
如果說,其他城市是在打造 AI “樣板間”,那廣州則是建造了一座“全要素試驗場”。
一方面,廣州作為常住人口超1800萬的超級大城市,可以立足需求,提供海量數據。
另一方面,這里掌握著全國41個工業大類中的35個,從汽車制造到家電生產,從紡織服裝到食品加工……深厚的工業基底,為大模型提供強力的生產基礎以及豐富的落地場景。
譬如汽車領域,廣州是國內最早探索自動駕駛并出臺相關政策標準、發布牌照的城市,沒有之一。
全球 Robotaxi 第一股、第二股的文遠知行、小馬智行等自動駕駛車企,都是生于廣州長于廣州,并在這里完成從 L4 級測試到商業化運營的跨越。
文遠知行在納斯達克證券交易所上市 圖源:廣州科技創新
文遠知行創始人兼 CEO 韓旭在相關采訪中說到過,公司曾在廣州一個城中村進行測試,那里道路狹窄,人群熙攘,這樣的復雜場景能開放測試并不簡單,但對企業實現全無人駕駛確是極為關鍵的。
前段時間,廣汽集團也宣布其自主研發的 ADiGO SENSE 端云一體大模型,已經與 DeepSeek-R1 完成深度融合。新的大模型系統將在上半年完成上線,并逐步覆蓋昊鉑、傳祺、埃安三大品牌。
如果說汽車產業將與大模型、AI 結合爆發新的機遇,廣州大概率會是中國“智車第一城”。
還有傳統紡織行業,致景科技的 “Fashion Mind”,4秒生成設計圖,2分鐘匹配面料,讓相關企業可以摒棄“人海戰術”,升級為“智能軍團”。
Fashion Mind文生圖、圖生圖的演示 圖源:廣州科技創新
醫療領域,由中山大學中山眼科中心和華為合作研發的國產眼科人工智能大模型 ChatZOC,在去年正式發布并進入醫院使用,使服務效率提升75%。
而在琶洲實驗室的“腦機AI智慧病房”,肢體障礙患者“眨眨眼睛”,就能實現“自主翻身”。
在廣州,AI 甚至滲透到最具煙火氣的廚房里。
自2020年起,黃埔已在全區學校食堂、部分大型社會餐飲單位植入“互聯網+明廚亮灶”系統,平臺運用 AI 技術監管,預設廚師帽、口罩、吸煙、區域入侵、鼠患識別等多場景的算法識別。
當廚師沒有佩戴口罩,或是在后廚有吸煙等不規范行為時,平臺將實時抓拍,給予警告并記錄在案。
從智駕行業到醫療服務、餐飲安全,這種擁抱 AI 全域開放的姿態,離不開廣州的城市哲學:
敢為人先,包容開放。
2021年,廣州率先發布《人工智能應用場景開放清單》,首度釋放交通、醫療、教育等10大領域合計102個場景,允許企業“帶方案競標”。
政府甚至設立“容錯備案”機制,對創新應用引發的非原則性問題給予寬容。
因此,網上曾有這么一個說法:
在杭州孵化 AI 技術,到廣州尋找落地場景,再去香港對接資本。這是國內 AI 的黃金路徑。
當然,我們必須承認廣州在 AI 產業上存在不足:
例如與北京、上海相比,在人才儲備上仍有差距;與杭州、深圳PK,產業聚集勢頭稍顯薄弱。
但我想說的是,同一種產業,因每個地方“水土”不同,發展路徑自然有所區別。
廣州或許沒能走上最快的道路,卻也開辟出了最適合自己的路徑。
圖源:廣州天河發布
當其他城市的 AI 還在實驗室里“調參”時,廣州 AI 已在轟鳴的工廠里、熱鬧的生活中實戰迭代。
02
哪里會是廣州 AI 高地
實際上,廣州 AI 產業早已得到業界的蓋章認可。
據多份行業和智庫報告顯示,廣州是全國 AI 賽道的優等生。TOP3不敢說,但絕對是第一梯隊。
另據數據顯示,截至去年年底,廣州全市人工智能產業鏈相關企業總數超2000家,其中13家被評為省人工智能骨干企業,數量排名全省 NO.1!
在今年剛剛召開的高質量發展大會上,廣州官方更表態要發力 AI ,提出“12218”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將人工智能作為戰略先導產業進行重點部署。
那么,在這條賽道上,哪個板塊最先嶄露頭角?
首先提名,以琶洲為核心的海珠區。
很多人不知道,我們的琶洲可是國內第一個人工智能大模型應用示范區,目前已吸引百度飛漿、佳都科技等企業巨頭入駐,并培育出如云蝶科技、致景科技等創新企業,集聚泛人工智能企業近2000家。
我在查閱資料時,還發現了很有意思的一點——
就在前些天,廣州掛牌出讓了琶洲南區AH090405地塊,根據規劃,該地塊將建成一所國際化學校。
出讓公告顯示,該國際化學校擬主要面向港澳學生,建成后或成為廣州市海珠區人工智能大模型應用示范基地學校,配人工智能大模型實驗室。
琶洲發展 AI,看來是準備從娃娃開始抓起。
第二位上榜者,當然是擁有科韻路、五山板塊和智慧城的天河區。
這里既是廣州科創的源點,亦是精神坐標,先后走出了佳都、網易、小鵬汽車等領軍企業。
同時,天河區的“四上”企業、科技類企業數量均居全市第一,可以快速實現 AI +產業鏈的融合升級。
圖源:廣州天河發布
在今年的天河區高質量發展大會上,許多企業更是公開了擁抱AI的計劃:
佳都將推動科技服務業與先進制造業的深度融合,朝著世界級智能科技企業的目標邁進;
小鵬汽車在天河智慧城的新總部,將于8月落成,打造千億級智能網聯與新能源汽車產業園區;
網易將繼續以每年超過100億元的力度投入研發,打造世界級的技術創新和產品……
第三位,近來勢頭迅猛、有財又有才的黃埔區。
數據顯示,黃埔已掌握南網智能科技、文遠知行等人工智能企業超700家,產業規模超800億元。
而在去年,更是有21個項目成功入選2024年廣州市人工智能典型案例和“人工智能+”優秀解決方案榜單,占廣州全市約 l35.6%!
圖源:廣州黃埔發布
除此以外,其他區域如番禺、白云、南沙也都有自己的AI路徑和發展抓手,形式各異百花齊放。
當然,萬變不離其宗的,依然是那份務實。
技術的終極價值,不在于TA有多炫酷,而在于TA能否讓普通人的生活變得高效、安全、更有尊嚴。
AI不該是飄在云端的黑科技,而應該要成為提升生產效率、降低生活成本、改善城市治理的工具。
廣州,沒有錯過AI浪潮。
因為這座城市,從未將AI視為一陣需要“追逐”的風,而是將其化為一場靜水流深的城市革命。
反過來說,讓世界看見務實與創新并行不悖,見證技術以人為本,是廣州給予AI產業的特殊禮物。
注:1*部分圖片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作者。2*本文只供參照,不構成投資建議。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