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知道,昨天在北京開了一場代表了中國經濟發展方向重磅會議。大家應該也都被這個民營企業座談會刷屏了。
這個會為什么備受關注?這里面信息量非常大。
內行看門道,柏年就來給大家好好聊聊。
首先大家最關心的,仍然是哪些企業家參會了。
上一次召開同規格的民企座談會是在2018年底,關于兩次會議的參會人,柏年給大家做個詳細的對比。
有5位企業家兩次均有出席,分別是:比亞迪的王傳福、騰訊的馬化騰、小米的雷軍、正泰電器的南存輝、寧德時代的曾毓群。
重點在于變化,咱們分別來看。
2018年出席、這次沒有出席的企業家共有6位:藍思科技的周群飛、寒武紀的陳天石、通威集團的劉漢元、恒瑞醫藥的孫飄揚、商湯科技的湯曉鷗、百度的李彥宏。
2018年沒有出席、這次出席的企業家共有8位:新希望的劉永好、華為的任正非、阿里的馬云、韋爾股份的虞仁榮、宇樹科技的王興興、美團的王興、DeepSeek的梁文峰、科大訊飛的劉慶峰。
可以看出,這次的參會企業大部分都是熟面孔,但同時也有硬核科技的新勢力企業參加。
比如前不久在春晚扭秧歌的機器人——宇樹科技的王興興,坐在了第一排;另外還有春節引爆美股的DeepSeek梁文峰。
同時我們可以看出,參會企業幾乎都是跟新質生產力相關的企業,傳統企業就比較少,比如老百姓最關心的那個止跌回穩的行業,幾乎沒有。
從中我們可以看出,中國的經濟動能已經發生轉變。
如果我們以前的經濟發動機更多是燒鋼筋加水泥的基建汽油,那現在就改成喝集成電路和算法模型的硬核科技燃料。
如果從細分行業來看:
1、未來,產業和財富機會可能就藏在那些能把實驗室成果變成流水線商品的初創科技公司,科技創新已然變得非常重要。這其中雖然資歷尚淺的人工智能、機器人更是重中之重;
2、像寧德時代的曾毓群,比亞迪的王傳福穩坐釣魚臺,可以看出新能源賽道還是核心;
3、像華為的任正非、韋爾股份的虞仁榮需要繼續帶領中國芯片半導體行業奮戰前行。
總結下來就是一句話,科技是第一生產力。
今年開年以來,尤其是DeepSeek實現技術爆發以后,全球的資本都開始對中國的科技力量進行重新評估。
中國科技企業在人工智能、5G通信、半導體等領域取得的顯著進步,大家都看在眼里,于是海外資本紛紛加大對中概科技股投資力度,推動科技板塊股價上漲。
2025我們迎來的這一輪是中美權益資產再平衡,美股目前已進入調整周期,在這個過程當中,表面上看起來是股價的上漲,其實背后是全世界對2025中國經濟的信心。
接著,這兩次會議在召開的時間上也值得說道。
柏年在開頭說了,上一次召開同規格的民企座談會是在2018年底。滿打滿算差不多6年才開一次。
從這個間隔時間上來看,可以說是我們所有重要大會召開時間當中間隔期最長的一個了,這也是備受關注的一大原因。
另外,兩次會議召開時間的相比,也有很多的相似之處。
首先就是兩次會議都是在特朗普上臺以后召開的。第一次懂王上臺是2017年,這次是2025年。兩次都是處在對華關稅出臺的這么一個關鍵時期,這種沖擊對民企的影響肯定是最大的。
大家可能不知道民營企業對中國來說有多重要,我們來看幾個數據。
截至2024年9月底,全國登記在冊的民營企業數量已超過5500萬戶,貢獻了全國50%以上的稅收、60%以上的GDP、70%以上的技術創新成果和80%以上的城鎮勞動就業。另外,民營經濟在中國的企業總量中的占比超過90%,這就是我們常說的6789。
換句話來說,中國的經濟增長離不開民營企業的貢獻。
所以這個時候召開這個大會,體現了高層對民營企業的重視,同時也給大家打打氣。
其次就是兩次會議分別是在2018年11月和2025年2月召開,時間恰巧都是在重磅會議之前。
2018年那次是在年底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前召開,這次是在3月的兩會之前召開。
所以我們可以期待一下在下月初的兩會上,可能會有更多的關于民營企業的利好政策出臺。
全國兩會將于3月4、5在北京召開,后續,柏年也會給大家聊聊這次的重磅會議有哪些內容值得期待。我也會針對會議出臺的政策在私密圈子里給大家做深度解讀,歡迎感興趣的朋友加入。
感興趣的請加:tides200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