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畫南北方》刊題:顧青蛟
《書畫南北方》總編:陳太明
主編:陳太明
I 仁空視點I
巫浣素中國畫小品《童趣》賞析
國畫《童趣》作者:巫浣素
在江蘇無錫的書畫界,說起巫浣素的名字可說是人人皆知,她五十年代出生在無錫一個書香世家,三歲隨父移居北京,長大后因工作等多種緣故而重歸于文化底蘊豐厚的魚米之鄉無錫,北方人的純樸、大氣、豪放的性格特征與南方人的秀麗典雅在她的身上得到了淋漓盡致的融合。她是個熱情奔放而又特別善良的人,她把對生活的熱愛與感悟,用中國畫筆墨與極富趣味性的表達方式傳達給了觀眾,在她的筆下,無論是一花一鳥,一草一木,都賦予了生命里的特殊靈性,尤其是那趣味橫生的孩童題材的畫作,總會讓人常常念起那兒時北京孩童們玩的“打花巴掌,分拔兒砍包,拍三角,抖空竹,”還有那“轉馬,秋千,拉布玩具……”。南方兒童玩的“滾鐵環,搭洋片,翻花繩,”更有那朝夕相伴千姿百態的惠山泥人……
巫浣素老師又是一個特別陽光又會玩的人,唱歌,跳舞,指揮,無論在那一個圈子里大家總是以她為“主心骨”,有時候二兩老酒下肚也會天南地北砍的有鼻子有眼的,總之她是個非常有趣的人,“趣味”在巫老師的生命里已經“入骨”。
《童趣》局部
近觀巫浣素老師的一批中國畫小品,感觸頗深,余選其一幅具有代表性的國畫小品《童趣》,通過《仁空視點》略作解析。
《童趣》是巫浣素老師的近作,畫面構成極具陰陽互生的哲學思想,畫中孩童與白墻的處理,完全省略了墻面,無中生有,獨具心機,頗有八大山人的小品構成之樣,從內容上看,畫作所要表達的是童真趣味。
畫面中描繪了一群天真無邪的孩童和幾只可愛的小雞,給人一種質樸而純真的感覺。人物和動物的動態都十分生動,人與物仿佛在訴說著一個春天里將會發生的有趣故事,畫面雖簡,但那自然氣息與孩童性靈的表達卻是十分地貼近本真,童年的無憂無慮一覽無余,畫面運用了傳統的國畫技法,線條流暢自然,墨色濃淡相宜。尤其是對人物面部表情的刻畫,簡潔而富有神韻,寥寥幾筆的勾勒展現出了孩童的純真神態。畫面中還運用了一些色彩點綴,如藍色和黃色的墨點,為畫面增添了幾分活潑和生機,通過物象與色彩的結合讓畫面傳達出一種寧靜而溫馨又充滿浪漫的鄉村生活氣息,很容易讓人回想起自己的童年時光,一個時代的懷舊情感油然而生。
《童趣》局部
總的來說,巫浣素老師的《童趣》通過簡潔而富有表現力的筆觸,成功地捕捉到了童年的純真和樂趣,雛雞與孩童畫面的融合,增加了人與自然的和諧共存,雞又為中國民俗文化中的吉瑞物象,從某種意義來說,這幅畫不僅僅具備一定的藝術觀賞性,更重要的是傳達了一份生命里的記憶情節與文化符號。是一幅具有感染力的國畫小品。
巫浣素,女,1952年出生于書香世家,江蘇無錫人,擅長寫意花鳥畫。自幼受到父輩的開啟,酷愛書畫。其作品多次在全國大賽中獲獎并入編大典和出版專集;作品曾被中國現代文藝出版社書畫院、無錫市檔案館永久收藏;歷年來多幅作品被國際友人收藏;無錫江南晚報曾專版專題介紹過她——“只為馨香重”?,F為中國工藝美術家協會會員,國家一級工藝美術師,香港美術家協會會員,江蘇省美術家協會會員,江蘇省花鳥研究會會員,無錫新梁溪書畫研究院院長。
巫浣素中國畫作品欣賞
巫浣素作品
巫浣素作品
巫浣素作品
巫浣素作品
巫浣素作品
巫浣素作品
巫浣素作品
巫浣素作品
巫浣素作品
巫浣素作品
巫浣素作品
巫浣素作品
巫浣素作品
巫浣素作品
巫浣素作品
巫浣素作品
巫浣素作品
巫浣素作品
巫浣素作品
巫浣素作品
巫浣素作品
巫浣素作品
巫浣素作品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