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在網上看到這則某重點高中的“校訓”,不禁令人五味雜陳。
公開資料顯示,這所學校為省級四星重點高中,三個高中年級共50個班級,在校生達3000人。
50個班的高中生,想想就很壯觀,而戒除了QQ、微博、微信、貼吧、電腦、手機、ipad、wifi、網線的他們,既然達到了“百無聊賴”的目標,學習氣氛想必會十分濃厚,升學率自然也不會低,“成大器者”,自然也不在少數。
只是,這樣的“大器”,不過是先從一個有些有肉的活生生的人,轉變為一個成功的“考試機器”,走上社會后,再順理成章地成為一個按部就班、毫無自己獨立想法的“內卷機器”,然后再把自己的下一代送進這部機器中,循環往復、“子子孫孫無窮匱也”……只要隨便想一想,就感到無盡的悲哀。
當然,這種現象并非這所中學獨有,只是很多學校沒有寫出來;寫出來的,也沒有總結得這么“全面”,而是貫徹在了具體的行動中。在高考、中考的指揮棒下,所有的中學,都被迫卷入了一部巨大的內卷機器中,成為其中的一個個零部件。
只是苦了那些正處在花樣年華的孩子們,他們長期睡眠不足、健康受損就不用說了,對各種愛好的剝奪,更使他們的心靈受到極大的摧殘,“百無聊賴”的他們,被迫成為一具具行尸走肉。即便考入985、211,也已無法挽回他們逝去的美好年華和青春記憶,那樣的“大器”,又有什么用呢?
“素質教育”喊了很多年,卻始終還是“應試教育”,原因在哪?歸根結底還是各方重視不夠,不僅官方不重視,很多家長也不重視。不是有家長經常投訴學校放學太早、作業太少嗎?在望子成龍的重壓之下,犧牲的是孩子們的身心健康,有的孩子甚至被活活逼死……真不知道這些家長,到底是在愛孩子、還是在害孩子。
還是把孩子們的愛好還給他們吧,考試不是全部,工作也不是全部,生活中每一個有趣的、應該參與、值得珍視的細節,才是他們最需要的,也是他們最基本的、不應被剝奪的權利。
學校和家長,但凡有一點憐憫之下,就不該如此摧殘孩子。把他們當成“人”,而不是當成機器,真的那么難嗎?
針對此事,你怎么看?歡迎在下方留言。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